沈从文晚年凄凉,妻子至死未去看他,道:爱你是真,不原谅也是真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湘行散记》

张兆和在书信里问自己的丈夫沈从文:“你几时开始爱我的呢?”,沈从文在回信中,以这篇短诗作为对妻子的回答。文人的浪漫,最动人心扉也莫过于此了。

可是张兆和却没想到,很久很久以后,那一句“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成为了一句伤人最深的谎言。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在校园中开始。沈从文是个不太起眼的老师,却偏偏爱上了自己异样耀眼的女学生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名门,父亲张吉友是安徽名士,张家可是说是“往来无白丁”,张吉友膝下四位千金,个个才华横溢,知书达理,名噪一时,被人们称为“张家四姐妹”,张兆和是其中的老三。

张吉友思想开明,注重教育,鼓励四个女儿读书学习,并把四个女儿都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才貌双全,自然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而沈从文相比之下就逊色太多。

沈从文生在湖南小县城,家境贫寒,从小辍学,为了混口饭吃,甚至跑去当过兵。然而沈从文偏偏对于文学有着很高的兴趣,而且也确实天赋惊人,因此,二十来岁的沈从文孤注一掷跑到了遥远的北平,虽然出身与文化都不高,但凭借过人的努力和天赋,沈从文的文字迅速成名,让他进入了一直向往的北平文学圈。

当时的北平文人群星璀璨,徐志摩、胡适……都是后来文坛的泰山北斗。和众人成为好友的沈从文又一次表露了自己工作难有着落的困境,热心的胡适看他才华横溢,便破例推荐他到中国公学做文学教师,就是在这里,沈从文遇见了当时还是学生的张兆和。

美丽聪慧的张兆和让沈从文一见钟情,可张兆和当时根本无心恋爱,再说沈从文本身性格内向,貌不出众,还比张兆和大了八岁,在众多追求者里也排不上号。当时张兆和将自己的追求者们编为“青蛙一号、青蛙二号……”,而沈从文的位置处在“青蛙十三号”。

但沈从文爱上一个人之后便是一根筋的追求,这两个人便玩起来了追逐战,一个拼命写情书追求,一个拼命拒绝,连当时的校长胡适都惊动了,胡适对张兆和说:“他十分顽固的爱你。”,张兆和气得跺脚:“我十分顽固的不爱他!”

但是,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追求让态度坚定的张兆和也不免动容,她开始不再那么坚定拒绝了。她看着沈从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不得不承认,沈从文,确实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四年的不懈追求,终于让张兆和敞开了心扉,张兆和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不起眼”的追求者,也终于看到了沈从文惊人的才华和炽热真诚的爱情,张兆和终于也放下顾忌,开始和沈从文谈起了恋爱,并最终结为夫妻,这段故事在当时也传为佳话。

结婚之后,浪漫体贴的沈从文和张兆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可是张兆和很快发现,和恋爱比起来,婚姻中的柴米油盐实在是消磨爱情的利器。沈从文一心扑在写作上,根本不知道怎么照顾家庭,富家小姐张兆和不得不做起家庭主妇,这让张兆和心中不免委屈。

婚后的两个人陷入了痛苦,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一旦回到现实就会发现,沈从文不完全是个浪漫才子,张兆和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两个人婚前对于对方的美丽幻想全都破碎了。

压死这段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沈从文的不忠,最终,那个当时说着“一生一世”的男人背叛了自己的诺言,投入了另一个红颜知己的怀抱。

1938年,张兆和来到昆明和沈从文团聚,却撞见了早已和沈从文同居的高青子。此前关于沈从文出轨的流言,张兆和一直不愿意相信,但这一次,确实不得不信。

骄傲的张兆和并没有哭闹,听完沈从文的坦白,张兆和当即决定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张兆和的干脆让沈从文傻了眼,他对张兆和仍然是有感情的,为了弥补,沈从文不断写信哀求,但现在的张兆和,不是用几封情书就能打动的小女孩了。

几年后,沈从文遭到迫害,精神饱受摧残,几度自杀未遂。这时的沈从文极度思念张兆和,也有不少人劝张兆和,沈从文如今的身体奄奄一息,人之将死,不如夫妻两个就握手言和吧。可是,张兆和的尊严不允许她这样做。

直到最后,沈从文并没有等到张兆和,孤独的死去了。沈从文过世之后,张兆和处理沈从文的身后事,不由泪如雨下。对于这个曾经的丈夫,要说不爱,是不可能的,但她却也无法原谅他。爱他是情不自禁,不原谅是对自己人格和爱情的尊重。

故事早已结束,但我们却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人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婚姻意味着两个人共度余生,接受对方的缺点,忍受生活中不够浪漫的部分,这说起来容易,其实是很艰难的。我们在恋爱阶段享受爱情时就要考虑清楚,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共度余生的准备,不要冲动的选择婚姻。

另外,爱情不易,但尊严也同样重要。面对一份已经出现裂痕的爱,其实没有必要强做挽留。爱情之所以可贵,正在与双方的坦诚吸引,互相尊重。一份遭受背叛的爱情,失去了相爱过程中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便没有挽回的必要了。张兆和的选择,虽然有人说心狠,但站在张兆和本人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

缘分来之不易,白头到老更是难得,希望沈从文的张兆和的婚姻悲剧不再重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