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113:白起三次大败赵国
接演前文,在上一期我们说到,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这一路势如破竹,将齐国被燕国占领的七十几座城池全部收复。仅凭一己之力就把国家救于危难之中,这田单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只是即便如此,这齐国的实力也大不如从前了。
如果不考虑后来发生的事情,这燕国无疑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而其他国家呢也有所收获,这秦国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中原的商业中心陶地,并且将它作为相国魏冉的封邑。魏冉啊,本来就是富可敌国,这如此一来更是锦上添花。
魏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它乘机夺取了原本宋国的大部分土地,自己的国土面积也大大地增加。
∆ 乘
赵国则以廉颇为大将,攻取了齐国的阳晋。廉颇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封为上卿,后来呢,被任为大将军。
除了上面这几个获益最大的国家,那其他诸侯国也找到了很多便宜,比如楚国收回了原来被宋康王抢去的淮北之地。就连国势愈下的鲁国也趁火打劫,出兵侵占了齐国的徐州。
但是这秦国的胃口显然不仅如此,公元前283年,济西之战过后不到一年,乐毅正在和齐国是攻城拔寨,而秦国便对魏国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秦军兵出函谷关,先是攻占了魏国长城外的安城,紧接着又攻取了大梁西北的重镇北林,在那儿囤兵粮草,以准备作为进攻大梁的基地。
在这个危急关头,当年从齐国辗转来到魏国的孟尝君,他奉魏昭王之命,出使赵燕,开始向两国求援。
∆ 战争
这赵惠文王啊,一开始是不想借兵的,那孟尝君向他剖析了秦国这次用兵的意图,明确地告诉他:“王上,魏国一旦灭亡,秦国下一个目标那一定就是赵国,到时候赵国年年战乱,永无宁日。王上,您可要三思啊!”这一番话,让赵惠文王有所醒悟,于是答应借兵十万。
而燕国的燕昭王他的本意是不想救魏,于是对孟尝君说道:“先生远道而来,寡人深知先生所来之意,只是我燕国正在和齐国开战,现在又要派兵行军千里去救援魏国,这如此一来,有所为难,有所为难啊!”
这孟尝君见说服不了燕昭王,便直接开口道:“王上,此言差矣啊,如若燕国坐视不救,我魏国便会臣服于秦国,到那时魏韩联合秦赵,四国将定会出兵讨伐你,王上您要三思啊!”
如果这句话是从别的人嘴里说出来,那燕昭王一定是付之一笑。但是从孟尝君嘴里说出来,他就不得不思量。在孟尝君的影响之下,燕昭王同意借兵八万。
当燕国的八万军队和赵国的十万大军会合,秦国见势不妙,于是改变了策略,开始拉拢韩、魏,转而矛头对准了赵国。公元前282年,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之下进攻赵国,并且大败赵军,拿下了兹氏和祁两座城池。
∆ 白起
这还没给赵国喘口气的机会,第二年,白起又再次发兵攻赵,攻下了蔺和离石二城。
这还没完,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80年,白起第三次攻赵,打下了光狼城。
连续三年,连续三仗,这赵国人彻底让白起给打蒙了。
在白起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赵国名将廉颇也显得是没什么法子。这倒不是说廉颇打仗不行,那要看和谁比,只是这白起太厉害,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就算是孙武在世,也未必就能打得赢白起。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正当赵国被打得狼狈不堪之时,这秦国竟然停止了进攻,向赵国表示出想要和谈。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橄榄枝还是另外的阴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