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六)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吴鞠通《医医病书》:近代叶氏医案,精详者多,粗疏者少,远胜陶,龚,李三氏等书,近日南方人多喜读之。然不读古书,不能得其要领,但袭皮毛以谓叶派。叶氏之书,本不易读,盖其书用古最多,读者不知其来路,不能领会其用意。
再古方不可不信,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
吴鞠通说叶氏医案里的好的医案很多,但也有不好的,不好的很少。比陶、龚、李三氏的书要强,这里的“陶”应该是指的陶华,明代医家,《伤寒六书》,通俗伤寒论的代表作,“龚”应该是指的龚廷贤,《万病回春》的作者,《万病回春》在明代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李”应该是指的李东垣,到底这陶、龚、李三氏指的是哪三个医家,希望大家去考证。总之,吴鞠通觉得叶氏医案还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重点提到很多南方人都喜欢读。
叶天士的书再好,如果不读之前的古书,也是不能领会到其中要领的,还是读不懂叶天士的书,就算是读懂了一点皮毛,也不能说自己是叶派。
叶天士的书很难读懂,很难领会,因为叶天士的书,引用古人的东西很多,我们后人又不知道叶天士引用古人东西的来路,所以,很难领会其中的用意。
但是,古人的用方,我们要读,读了之后,要相信,但不能全信,需要临证斟酌,对证治疗,在古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张璐的《张氏医通》医案:石顽治内兄顾九玉,颁诏假道归吴。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得虚大而濡,气口旬显滑象,此湿热泛滥于膈上也。与清暑益气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炮姜,去大枣,加枳实,一服而愈。
张璐这个医案,是在大暑天,应该是中了暑湿热了,头胀胸痞,先用了清暑益气汤用了两剂,头不胀了,但是,胸痞还在,然后又用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把姜枣去掉加了枳实,清暑益气汤应该是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西洋参5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半夏泻心汤加枳实这个组合,在古人笔下用得很多,而去大枣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第一个方子是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第二张方子是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加减。这两个方剂的跨越也是很大的。但是,这两张方剂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从中焦入手的,都是治疗湿热病证的。
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顾及了更多的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而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重点是顾及中焦气机的升降。
实际上,这个患者除了头胀和胸痞,初诊的时候,应该有全身的不舒服,用了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全身的不舒服缓解了,头不胀了,而这个病证局限了,也就是说,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治疗的病证应该是相对弥漫性的那些病证。而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病证是局限性的病证。
一个医案里面,同一个病人同一个医生,先后两张处方,用得很漂亮。
《程门雪未刊医论选集》:湿温胸闷,对泻心之辛开苦泻,尤为相宜,便不可漫用原方,因湿温之胸痞,不是误下而成,没有下利,腹中雷鸣诸症,方中干姜一味,用时尤需谨慎,一般都以厚朴代之。至于轻苦微辛法,用杏仁,蔻仁,橘皮,桔梗之轻灵流动,更可补前人之未备。
程门雪这里指的胸闷,应该是胸膈痞闷,湿温病可以用泻心汤,但是要在泻心汤中进行加减,不可以漫用原方,如何加减,第一,把温补药去掉,第二,把干姜去掉,代用厚朴,这在临床上是可行可效的。但以后需要注意的是大便干还是不干,大便干的时候,用厚朴应该稍微注意一点,如果大便不干且溏的时候,用厚朴是非常适合的。
程门雪在这个医案里又提到了杏仁,蔻仁,橘皮,桔梗,这种清苦微辛法,这是叶天士,吴鞠通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