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枪巨人”任伯年】:太平军旗手,鸦片烟老手,海上派圣手。
《中国梅家七十九---任伯年》
文/梅园水仙(初稿)
《任伯年像》.徐悲鸿作.
《墨梅》(传)
19世纪,海上“三枪巨人”任伯年,传奇一生,横行半世。
毫无疑问,任伯年是十九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海上画派巨擎。但是,任伯年的伟大在于他“伟大的肖像人物画”,而不是他装腔作势的“炫技花鸟画”。
任伯年“炫技花鸟画”,历朝都有,都能从任伯年的画中辩认出古人隐藏的影子。但他“无与伦比的肖像人物画”,足以让他名垂画史。
(一)三枪巨人传奇,半世海上横行。
任伯年(1840---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浙江山阴航坞山人(今杭州萧山),清末著名画家,“海上画派”巨擎。
任伯年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肖像大师。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杂揉百家,兼汲西洋速写及设色之法,形成自己丰姿多彩,“写实生动”,而又“雅俗共赏”的绘画风格。他被徐悲鸿先生赞誉为:“仇十洲(仇英)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任伯年擅长人物、花鸟,是晚清“海上画派”的首领和代表人物。他与任熊、任薰、任预合称“海上四任”;又与吴昌硕、虚谷、蒲华并称为“海上四大家”。
任伯年自幼聪颖,青春激昂。青少年时期,他即在太平天国军队中“执撑大旗”,“战时麾之,以为前驱”。后来天京沦陷,洪秀全被杀,他逃回家乡,辗转宁波,隐逸避乱……
鸦片战争后,随即五口通商,上海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十里洋场”。全国书画精英名流,齐集上海,在“十里洋场”海漂淘金。
任伯年父亲任鹤声,乃民间绘画高手,其“善画,尤善写真术”。他长期“耻以术炫,故鲜知者”,至晚年时“乃以术授任伯年”。任伯年叔伯任熊、任薰皆善画,他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扎实的写实基础。
任伯年为人耿介率直,青年气盛。1861年太平天国失败后,他转赴上海,从叔父任熊、任薰习画,卖画为生。
任伯年身怀祖传之“写真密技”。在上海,他“观人行者、走者。茶楼之喧嚣,游女之妖冶,皆能尽入其笔”。他30岁时即享画名,门庭若市。但他却长期吸食鸦片烟,提神作画,导致盛年时其元气大伤。
1864年,任伯年往宁波卖画,结识万个亭、陈朵峰等;后往苏州,又结识画家胡远、沙馥。1868年他远赴上海,住豫园三牌楼处,得“海上画派”大佬胡公寿帮助,居扇子店“古香室”,又得与虚谷、张熊、高邕等画友相识。1883年,经高邕介绍,他结识小四岁的吴昌硕,其亦师亦友,成为至交。1887年,他出版《任伯年画谱》,轰动上海滩。1895年12月19日,任伯年因误信他人受骗,导致其绍兴投资产尽失。最后,他因过渡吸食鸦片,引发肺炎,气绝身亡,享年56岁。
(二)海派精神领袖,市场风向标杆。
任伯年的绘画题材广泛。其人物、肖像、花鸟、山水无一不精,但他最终却是最杰出的人物肖像大师。
任伯年精于祖传的人物“写真术”,并且不断从泥塑、紫砂、年画等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兼学西洋和东洋日本的画法。早年,他曾在“西洋画摇篮”——上海“土山湾画馆”,学习铅笔素描及水彩的西洋画法。他的速写用3B铅笔画成,他甚至还画过裸体模特等人物写生。
任伯年的绘画:
1)---任伯年“无与伦比”的人物肖像画。
早年师法萧云从、陈老莲、任熊等;工细仕女画则学改琦、费丹旭。其夸张奇伟的师从陈老莲;街头速描则学自任薰;其中年画风汲取华嵒笔意,简逸清爽,纵横潇洒。
任伯年晚年曾游历山东,观摹武梁祠汉代画像石。其“武梁祠古增游历,金石声高出情情”,使他晚年画风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任伯年晚年“变法”。
其“钟馗系列”、“八仙人物系列”,以及“写意肖像系列”等,直接影响了近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演进;也直接导致了中央美院徐悲鸿、蒋兆和的“央美人物画体系”的形成。
任伯年的“写意人物”,还极大地影响到李可染、方增先、王子武、范曾的水墨人物画。
2)---任伯年“炫技花鸟画”。
任伯年极端重视“写生”。他的“写实”技巧极高,穷尽“逼真”;几乎把花鸟“写实”逼入绝境。
任伯年不仅精于“写实”,他还善于“用水”,巧施“撞色”与“撞粉”。
他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古艳肥厚,近似陈老莲。其后汲取恽南田之“沒骨法;兼融白阳、青藤、石涛、八大“大写意”;最后再借鉴“扬州八怪”华嵒之法,兼工带写,简逸清爽。
他笔下的花鸟,造型精准,细腻工致。其写意处笔墨生动,点花赋彩处常施“撞色”、“撞粉”等独门绝技,画面华丽生动,妖艳妩媚……
但是,任伯年的“炫技花鸟画”,过份强调“写实逼真”,过份突出笔墨“色彩炫技”,过份彰显了“构图张力”。以致他所有的花鸟画都特别粉艳,特别甜俗,千篇一律;似有“装腔作势”之嫌,让人品读,“过目即忘”……
3)---任伯年的山水画。
任伯年山水,早年师法石涛;中年后则取法吴门沈周,以及浙派蓝瑛。他上追元四家,其山水画以简逸萧索,恣意劲真的笔法见长。
“海上画派”画家多达60余人之巨。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画家和画法,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各领风骚。但任伯年始终坚守“写实”与“通俗”的风格,他是“雅俗共赏”画风最有力开拓者、领袖和捍卫者。
任伯年早年得上海滩书画大佬胡公寿提携,在“古香室”安身求生;后又得大银行家陶浚宣、大商人章敬天、九华堂老板黄锦赏的鼎力支持,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混得风声水起。
他40岁不到,即到达“海上画派”一线画家的润格,比肩张子样、胡公寿、扬伯润等海派元老,成立“海上画派”的市场标杆。
风头正劲的任伯年,他的绘画在“十里洋场”上海滩,甚至出现求画者“户限欲折”,“洛阳纸贵”的繁荣盛况。
(三)人物“巨匠大师”,花鸟“卖弄炫技”。
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艺木创作鼎盛时期。
其间,他创作了《以诚小像》、《为石农小像》、《高邕小像》,以及绘画史上永垂不朽的——“吴昌硕系列肖像”。
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前无古人,后难来者。他能达到“如镜取影”,“妙得传神”的至高境界。
任伯年早期人物画,师法明代萧云从、陈老莲,奇奥古艳;后期造型则取法西洋素描及色彩,富于质感。其衣纹服饰以书法入画,如行云流水,纵横迭宕;人物造型,虚实结合,巧夺天工。
任伯年人物肖像画的线条,经历了必然王国的“方硬勾勒”;过渡到“钉头鼠尾”与“浏漓顿挫”;最后到达自由王国之“纵逸书写”的三大历程。
任伯年人物肖像画题材内容:
1)古---描绘“历史故实”。取自历史典故、人物传奇、文化名人、鬼神侠客,以及民间神话、风俗故事等。
2)今---描绘“写真记实”。“写真术”来源于民间,艺人们衣钵传承,秘而不宣。“写真术”在明清盛行,以“莆田派”(墨骨派)为主流,以陈老莲、金农、罗聘为代表,薪火相传。“江南派”(色彩派),则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性流传。
任伯年初学于任熊、任薰,上追陈老莲、金农、罗聘。他将民间写真与文人画法相融合,兼取西洋人物写生技法,形成了“勾勒取神,不假渲染”的画法,既能“写真”,又能“传神”。
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为“海上画派”之一绝,他也因此被称为“曾波臣后第一手”。
3)雅---描写“风雅生活”。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多描绘文人雅趣。或静坐纳凉,或茗茶品泉,或抚琴弄梅;他也画童子游乐、高士摘花,以及淑女闺阁清闲,风月诗书。
4)俗---描绘“民俗祥瑞”。此类题材多以《福禄寿喜》、《加官进爵》、《麻姑献寿》、《岁朝清供》、《二十四孝》,以及《钟馗捉鬼》、《风尘三侠》等,反映民间风俗,祈福呈样。
与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先生的观点不同。
我以为:任伯年“炫技花鸟画”,其构图过度“装腔作势”;其用色多以西洋“水彩”(兼有撞色、撞粉、撞水等技法)方式居多。其花鸟画的笔墨,虽取法于白阳、青藤、石涛、八大等文人画大师,但任伯年的所有花鸟画,都能从画面中找到前辈大师们的影子,并未构成自己的独门绝技。以致使所有的品读者,每见任氏“炫技花鸟画”,总感似曾相识,如遇他人;过目即忘,并无独特的艺术气质。
反观“海上画派”先驱巨匠赵之谦,画从金石出,色从陶火来。其刀劈钢錾之笔法,千锤百练之色墨,与任伯年之画(法)从西洋来,色随华嵒出的“炫技花鸟画”相比较,高下立判,伯仲分明。
任伯年生前常说:“山水人物,今不如古;花卉翎毛,古不及今”。其实,这是当时上海滩特有的历史背景,以及任伯年的个人性情,与审美取向的差异使然。
与“岭南画派”鼻祖二居相比,任伯年“装腔作势”的“炫技花鸟画”,更多地是受到“西方水彩”与东洋日本“改良风格”的影响。
而任伯年“无与伦比的人物肖像画”,则登上近现代中国人物绘画的最高峰。
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直接影响了央美“徐蒋写实体系”的建立。他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物画坛的方增先、王子武、范曾及李可染晚年的水墨人物等。
“三枪巨人”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至今都无人能完整地超越,更奈狂人尔尔。
(四)海上“三枪巨人”,人物“风华绝代”。
(且与徐悲鸿、李可染、范曾等人物画比较)
“三枪巨人”任伯年,这位曾经的太平天国的“旗手”;嗜烟如命的海上画仙;人物肖像画的巨匠大师;在他生命逝去的1895年,另一位影响中国人物绘画的的巨匠大师徐悲鸿又诞生了。
有趣的是,与任伯年出身相似,寿命相近,审美趣味及天赋也极为相似的徐悲鸿,竟然成了任伯年的“后世知己”。
徐悲鸿对任伯年推崇备至。徐悲鸿的父亲也是一位民间画家,还曾经临摹过任伯年的人物作品。留学法国学习绘画的徐悲鸿,曾有缘结识任伯年女婿之孙吴仲熊,并获赠不少任伯年的遗作画稿,以及任伯年49岁时所拍攝的照片。依据照片,徐悲鸿创作了油画《任伯年》。
1950年,徐悲鸿著《任伯年评传》,称赞任伯年:“伯年先生天才豪迈,工力绝人”,其“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为极致”。最后,徐悲鸿不忘盛赞任伯年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徐悲鸿曾将任伯年的绘画送给法国导师达仰,达仰先生惊叹不已。达仰先生把“任氏没骨花鸟”当作西方“水彩”,他惊叹于任伯年清新艳丽、中西融合的技法,并且首肯任伯年是一位真正的色彩大师。
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相若,在十九世纪中为最具创造性的宗师”。
……
任伯年作画,“疾起捉笔,淋漓挥洒”。其“疾风如雨”的写意特点,构成了“任氏炫技花鸟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任氏炫技人物”,少量如“钟馗”、“八仙”及部分“人像写真”用粗笔大墨完成以外,其余作品则皆以“精工”或“小写”完成。这种现象恰好印证了任伯年大胆落笔,细心经营,精工入微的绘画特点。
任伯年绘画,他能“入范围而又能出范围,(其人物肖像画)有自家面目,能独树一帜”。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较之陈老莲的表情一律,任薰的“古怪妖艳”,他更加精于“写生传神”,简逸清雅。任伯年的绘画,“比之曾鲸只知面部,不解衣纹;禹之鼎离不开大量道具,而任伯年则迈出崭新的一步”。
清代《申报》总主笔黄协埙,在其《淞南梦影录》中盛赞任伯年的绘画:“芳誉遥驰,几穿户限,屠沽俗子,得其片纸以为荣”。
任伯年“性疏傲,且嗜鸦片烟,发常长寸许,每懒于濡毫”。他作画前,常吸食鸦片烟,执笔挥洒,迅疾作画,瞬时乃成。
光绪二十年(1894年),55岁的任伯年,他打算把自己历年卖画所积攒的三万金,交与他的表姐夫,委托其在故乡绍兴购置田产。岂料此人乃一赌徒,他不但将钱全部输光,还做了张假田契欺骗任伯年。经此一遭,任伯年卧病不起,烟枪不离手,精神一蹶不振……
吴昌硕比任伯年小四岁,他们亦师亦友,非同寻常,吴昌硕尊老师任伯年为“画圣”。他曾刻“画奴”印章送与任伯年,并在其边款刻有:“伯年先生画得奇趣,求者踵接,无片刻暇,改号【画奴】,善自比也”。
任伯年与虚谷过从甚密。1895年,任伯年有“一日谈笑间,索虚谷写照毕,自题诗于其上,末章有【今将拱手谢时辈,万里云山寻旧师】之句,不数月而卒。去留之际,似有先觉。
先生仙逝,弟子吴昌硕急忙从苏州赶来奔丧,悲从中来。吴昌硕哭挽:
画笔千秋名,汉石随泥同不朽;
临风百回哭,水痕墨气失知音。
……
虚谷闻知己西去,失声痛哭,其含泪挽云:
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也;
天夺斯人,谁能继起,吾道其衰乎。
同年,虚谷也追任伯年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