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葛卫东先生的推荐:《思考的艺术:52个非受迫性思考错误》|葛卫东|效应|思维

  葛卫东先生曾经在2013年发微博: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本《思考的艺术:52个非受迫性思考错误》。

  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讲到自己曾与一名美国友人分享发现——小概率事件往往具有颠覆全局的破坏力。这个美国人后来据此写了一本书成为大畅销书,此书就是《黑天鹅》,那个美国人叫纳西姆·塔勒布。于是,多贝里决定自己写一本书,这就是在德国率先超越《乔布斯传》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本书。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用这句话来描述人类为思维错误所累的情形,也十分恰当精到。思维错误、认知陷阱就像是伴生于人类,细追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之时又无迹可寻。难道人们注定就要戴着无形的“有色眼镜”看世界吗?不,人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拒绝思考被污染。

  作者博览群书,以显微镜般的观察发现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并一一列出。当明白了错误的思维是如何发生后,人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如果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那么,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什么是葛卫东先生所说的52个思考错误?

  ▍其实就是本书的目录:

  幸存偏误: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过度自信效应: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从众心理: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纠缠于沉没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确认偏误之一: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确认偏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权威偏误: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对比效应: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现成偏误: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故事偏误:为什么就连真实的故事也是骗局

  事后诸葛亮偏误:你为什么应该写日记

  司机的知识:你为什么不可以把新闻播音员说的话当真

  控制错觉: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激励过敏倾向: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

  回归均值: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

  公地悲剧 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诉诸理性

  结果偏误: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选择的悖论: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讨喜偏误: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禀赋效应: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

  奇迹: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团体迷思:共识为什么有可能是危险的

  忽视概率偏误: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零风险偏误: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稀少性谬误:为什么饼干越少越好吃

  忽视基本概率:当你在怀俄明州听到马蹄声、见到黑白条纹时……

  赌徒谬误:为什么没有一种平衡命运的力量

  锚定效应: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归纳法: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规避损失: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社会性懈怠: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指数增长: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赢家的诅咒:你愿意为100欧元付出多少钱?

  基本特征谬误: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错误的因果关系:你为什么不该相信仙鹤送子

  光环效应: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替代途径:恭喜你赢了俄罗斯轮盘赌

  预测的错觉: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关联谬误: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框架效应:言为心声

  行动偏误: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不作为偏误: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自利偏误: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享乐适应症: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自我选择偏误:请不要惊讶有你存在

  联想偏误: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新手的运气: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认知失调: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双曲贴现: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精彩摘录(概括):

  幸存偏误

  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而较少看到失败的可能。不要盲目乐观。

  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职业游泳者体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过度自信效应

  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预测能力,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保持怀疑。

  从众心理

  警惕团队压力的影响。

  纠缠于沉没成本

  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只是因为害怕矛盾,而不是真正的坚韧。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对未来的评估。

  互惠偏误

  不要轻易的接受他人的好意,因为当你接受了某一个的好意之后,接下来ta对你提的要求,自然而然的你就会很大可能选择接受,即使接受明显对你不利。因为回报他人的好意是人的天性,可是这却可能成为别人利用的切入点。

  确认偏误

  潜意识会为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并得到支撑自己观点的大量证明。不要只想着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试图证明自己的理论是错的——有意识地寻找反驳证据。

  权威偏误

  人们总是过分信任权威,面对权威的意见我们往往会比其他意见粗心的多,或者干脆不假思索的相信,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其实,权威也会出错,出错是人类的通病。

  对比效应

  人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对比可以产生思维引导。

  现成偏误

  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认为错误的也胜过没有。人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走下坡路,这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对的。如果情况意外地回升了,客户会很开心,专业人员可以将好转归功与他的能力。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是对的。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请你望着里程碑,而不是天空。

  故事偏误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后诸葛亮偏误为什么这么危险呢?因为它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很好的预言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这会导致我们傲慢,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建议更多是来自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请你记日记。请你写下你的预测——有关政治、事业、体重、股市等。请你不时地拿你的记载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你会惊讶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测家。

  司机的知识

  请你不要信任司机的知识。请你不要将公司新闻发言人、爱出风头的人、新闻播音员、唠叨鬼、花言巧语者、爱说闲话的人与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搞混。认清自己能力范围的界限。

  控制错觉

  相信自己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将注意力集中于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

  激励过敏倾向

  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回归均值

  不要将自然波动和回归归功于自己的干预。

  公地悲剧

  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当资源限制达到极限时,个人的趋利会导致集体的恶化。

  结果偏误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定决定——而不是做决定的过程。仔细研究这样做决定的原因,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去吐槽一个被证明错误的决定,毕竟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不是结果,而是由那个做决定的背景而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否理性,或许基于那样的背景下所做的这个决定已经是最好的了,尽管它是失败的。

  选择的悖论

  你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是的,在生活伴侣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只有最好的才适合你吗?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情况恰恰相反: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讨喜偏误

  不要因为对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决定。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奇迹

  所谓的奇迹,基本都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它发生了才被我们所知晓和放大。

  团体迷思

  团体迷思是团体盲思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者是遭到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坏的决定。部分成员即使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团体迷思的影响下,也会顺从团体。

  忽视概率偏误

  人们普遍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特别是无法理性地看待和处理不同概率的风险。

  零风险偏误

  99%和1%的风险同样会让人不安,人们只信任零风险,并愿意为从1%到0的改善而花费巨大的代价。

  稀少性谬误

  物以稀为贵,失去的更有魅力。

  忽视基本概率

  精确具体的描述可能会误导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基本的统计真相。不要让思维一下陷入特殊情况中,从最普遍的情况开始考虑。

  赌徒谬误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在统计意义的独立事件上,请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不要被之前的历史所影响。

  锚定效应

  在估计未知的东西时,我们会倾向于选取一个已知的东西作为参照物,而不是随便估计。可惜的是这个参照物常常是错误的,并且很容易被人影响。

  归纳法

  归纳法并不一定都生效,总会发生意外。

  规避损失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的想法强烈。

  社会性懈怠

  在团队中,个人可能会倾向于减少出力和责任,分担风险。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指数增长

  人很容易理解线性增长,但对指数增长不敏感。在关系到百分比增长时,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赢家的诅咒

  拍卖的赢家常常系统性地支付过多。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以及高昂的退出代价。

  基本特征谬误

  我们会主观上过多地关注他人的个体而不是情境。

  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会影响我们对本质的判断。请排除一些过于醒目的基本特征。

  替代途径

  比起通过无惊险的平凡途径获得的成功,通过冒险的替代途径获得相同的成功代价太大。

  预测的错觉

  预测错误时没有“坏处”,但如果预测正确,就会获得关注和收益。预测的泛滥在于预测错误的代价太小。

  关联谬误效应

  描述1比描述2更让人觉得可信,是因为描述1中的内容更有关联起来的故事性,其实描述2完全包含描述1,比描述1成立的可能性要大。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可大多数情况下,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

  框架效应

  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行动偏误

  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从而让心理得到一些安慰、但大多数时候事与愿违。请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能更好地分析形势,要克制自己。

  不作为偏误

  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从主观看来更无害。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自利偏误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是不对的。

  享乐适应症

  外部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享受,对人幸福感的影响,从时间跨度看是很有限的。

  自我选择偏误

  当我们本身是样本的一部分时,认知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影响。

  联想偏误

  联想,或条件反射,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知识。

  新手的运气

  最开始的时候,一直输的人会退出游戏,而一直赢的人则会觉得自己是被眷顾的天才。而在概率“正常化”的时候,新手的运气就会消失。

  认知失调

  事后作出别的解释,可以让自己心理好过一点。

  双曲贴现

  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及时行乐还是延迟满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