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堵点助推消费内循环
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消费是很重要的环节。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消费整体表现疲弱,消费信心指数反弹相对有限。2021年,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消费内循环,必须打通消费堵点、痛点,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找准消费堵点、痛点
实际上,中国的消费增速下行在疫情前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制约我国消费的一些堵点、痛点还存在。在业界专家看来,主要集中在消费环境不完善、供给能力不足、消费潜力未充分挖掘以及居民收入提高较缓慢等方面。
在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看来,消费领域阻碍国内大循环的堵点、痛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市场主体普遍小、散、乱,专业性差,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居民消费的持续扩大和升级。一部分居民对境外高质量消费品需求旺盛,造成国内消费外流。
二是消费市场环境需进一步规范。当前,我国国内市场消费环境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产品质量体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体制机制建设能力相对滞后。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不够、消费者合理诉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满足,消费者维权渠道不通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正在建设。
三是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尚需挖掘。近年来,随着一二线城市消费量日渐饱和,由三四五线城市及县镇农村构成的下沉市场里的“小镇青年”成为提升消费的主力军。但乡村与城市流通体系差距较大,城乡流通不平衡,流通渠道衔接不畅通。
四是流通领域智能化水平不高。互联网减少了流通环节,扩大了流通半径,提高了流通效率。但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流通领域信息化水平不高,流通信息不通畅。具体体现为农村宽带普及率不高、商业智能设施不足、电商与物流发展不协调、线上线下规则不统一、商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侵权假冒行为时有发生、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曹立认为,从目前看,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核心堵点就是消费能力。因此,需求侧改革的内核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减轻住房、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从而进一步释放国民消费潜力。
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针对消费领域这些堵点、痛点,业内专家给出了建议。洪勇建议,一是大力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掌握知识产权,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是持续完善消费市场环境,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环境。加大对侵权假冒、无证无照经营、虚假交易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消费者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
三是着力建设农村消费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优化快递服务和互联网接入,培训农村电商人才,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扩大农村消费。
四是加快推进“智能+流通”。提升流通信息化程度,强化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提高行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居民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建议,要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减少居民谨慎性储蓄动机。同时通过完善要素市场、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革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杨子健认为,目前我国低收入人群主要是农民工或无固定职业者。因此,除了完善低收入人群在就业、收入方面的制度之外,还应加强职业教育补贴支持,不断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如杜绝欠薪等问题。
以重点消费为抓手
我国有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消费潜力,只有形成最终消费,让经济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逐步恢复,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2021年,要推动消费内循环,应该以哪些方面为抓手呢?
从商务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2021年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二是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三是提振餐饮消费;四是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
除了政策关注的大宗消费和重点消费,洪勇认为,应该从四方面入手推动消费内循环:一是加快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持续发挥步行街示范效应。加快发展消费升级新业态,优化和升级具有本地特色的商业业态。依托数字赋能,推动老旧商圈改造,建设智慧商圈。
二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高的城市进行示范试点,集聚全球优质产品,吸引海内外消费者,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形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三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引导企业提高夜经济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夜间旅游、文化体育、亲子活动等供给,作为餐饮和休闲娱乐的有效补充。利用互联网平台,挖掘餐饮外卖、网约车、直播等夜经济新模式,激发线上夜间消费潜力。
四是健全农村流通体系。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推进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