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人是怎么改变自己的》

点击加载图片

所以,“我”绝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各种看法和观念所支配的自己,被各种看法和观念所替代了的自己。看法和观念就像是手机和电脑里已经设定好的程序,一个人只能在这种程序设定好的范围之内,去体验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个被身边的亲朋好友评价为一个有翻天覆地改变的人,对于“人怎么改变自己”这样一个话题,确实拥有一些很切肤的体会。

不过,自己的“改变”其实还在改变之中,没有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某方面的改变,觉得自己的改变,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种真实的体会,又让我对“改变自己”这个语境充满了敬畏之心。

前阵子与一些朋友们聊天,我说了一句:“现在再也不敢说什么事情已经彻底想清楚了,不再变了……”,这话引得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自己也跟着一起大笑,证明自己过去确实说过太多这种类似的话,他们笑我,我笑自己。

所以,今天这个“人是怎么改变自己的”的话题,仍然本着尽量讲述原理,少说道理的原则,希望不要误导了自己,更不能误导他人。

一、

最近自己开始在心智和行为习惯中清除掉“我”这个字,希望自己能够逐渐抵达无我的境地。

说说自己的真实体会,自己以“我”这个主体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想无我,这感觉就跟愚公移山一样,“我”就是生长在自己心里的一座大山,里面根深蒂固生长着:我的生活,我的看法和观念,我的过去和将来,我的快乐和痛苦,我的得到和失去,我的满足和遗憾……这些更像是一座座难以撼动的大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我突然就想为什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直接就被称之为“愚公”呢,难道天下真有“愚”这个姓氏,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愚者有福,天神也被“愚公”所感动,帮他把山给移开了。

自己现在来重新理解这个故事,甚至说是来真实地体验这个故事,感到多出了那么一点禅意:自助者天助,愚到了极致,变成愚公,似乎就是智慧。

以上像是在说“道理”了,打住,说原理。

一个人的自我改变,通常是这样子开始的:

首先是改变了对世界、对事物、对自己的某种看法,然后再以新的看法,促使自己产生了新的行为,不断重复的新行为培养出了新的习惯。于是,改变就真的发生了。

无论是往好的方向改变,或是往坏的方向改变,新的看法和新的习惯皆缺一不可。

以上的原理概括为:改变认知,改变习惯。

这两点达成,人就可以改变自己。

点击加载图片

二、

什么是认知?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会逐渐固定下来,慢慢变成自己的个性,人依着自己的个性去行动,就会形成无数与个性相关的行为习惯。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逐渐固定下来变成自己人生的追求,所谓追求,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会演变成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智习惯,这个心智习惯决定着哪些事情会带给自己成就感和失败感。

我们对亲人和各种人际关系的看法,会逐渐变成自己的情感,情感会固定成一个人的情感模式,情感模式通过心智习惯左右着一个人的情绪变化。一个人的情感模式决定着这个人的幸福感,决定着一个人从这个世上,为自己挑选了一些什么,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通过以上的分析,有没有感到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怎么去过这一生,实在是非常重要,我们通过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看法,从大千世界中给自己挑选出一个符合自己看法的世界,只能在这个世界里,成为自己。

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成为自己,区别在于:有些人只能成为一亩三分地的自己,只能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收成上去得到快乐;而有些人可以成为“天为帐幕地为毡”的自己,以天地之大美为收成,以万物之丰盛为快乐。

区别只在于:前者,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看世界;后者,以宇宙天地来看自己。

有些人认为,人生在世能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照顾好就不错了。殊不知,也正是这样的角度,带给自己的可能是到死的时候,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这一亩三分地,若能换上另一种角度,人早就可以尽情享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了。

这不是一个道德高不高尚的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看法问题,心智习惯的问题,一个人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决定着他将以怎样的方式和内容,去享受这个世界。

认知即看法,看法即观念,观念即行为,行为即习惯,习惯即个性,个性即命运,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如此运行的,可以说,这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的原理。

你对身体健康是怎么看的,将决定你能活多少岁,将以怎样的方式死去;

你对毒品怎么看的,将决定你是否会成为瘾君子;

你对爱怎么看的,将决定你能拥有怎样的爱人和组建怎样的家庭;

………

点击加载图片

关于认知,有几点是必须要强调的:

1、二十岁以前,我们的多数看法都不是自己原生的,都是家庭、学校、社会灌输给自己的;三十几岁,我们才会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开始总结和反省,逐渐产生一些自己原生的领悟,但这些领悟在自己的已有观念里,仍然只占很小的部分,这种趋势要到四十岁以后才能彻底扭转。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多,看见和听见的多,推理和想象的多,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却很少,真正去实践过的东西,很少很少。

所以,人生经历才是王道。

任何人一生的认知,都是经过这样的轨迹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中年之前的人生,更像别人想要我们去过的人生,中年之后,人会发现这个世界与自己过去想的不一样;自己与过去以为的自己不一样;生活与自己过去认为的生活不一样,多数人这时都会面临着一个觉醒期,把握住这种机缘的人,才真正开启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2、任何认知都是会变的,我们十几岁的看法,二十几岁就会大变,二十几岁的看法,三十几岁又会大变,别在三十岁以前,因为某一个暂时的看法,就给自己盖棺定论,就放弃掉自己的人生,甚至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3、人生一辈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

整个人类仍然处于认识自己,认识宇宙的过程之中,这足以说明,任何年龄段的人,仍然需要去认识自己和更新自己,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仍然有无数的可能性。

三、改变认知。

我们的大脑里对于任何一种认知,任何一个看法和观念,少则也用了五年十年的,多则用了几十年的。

成年人用“我”这个字去与自己相处,去与这个世界和别人打交道,“我”这个字,就是一个人各种看法和观念的集合体。

所以,“我”绝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各种看法和观念所支配的自己,被各种看法和观念所替代了的自己。

看法和观念就像是手机和电脑里已经设定好的程序,一个人只能在这种程序设定好的范围之内,去体验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的人生。

比如,我前面讲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形成这个人的个性。如果他觉得自己的性格是内向的,不擅长社交的,那么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内向的没有社交的生活,并且还会通过什么星座、八字、血型等等,去加持对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定义为天生就是这样的,以后的一生也必将是这样子的。即使是偶尔遇见一个人很对自己口味的人,或是在某种环境之下,自己也表现出了外向和善于沟通的一面,也不会因为这种全新的表现去重新认识自己,而是把这样的表现,归于遇对了人,或是遇对了环境,归于外因而非内因,人就是这样把自己关进笼子的。

点击加载图片

虽然所有的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艺术,都在讲:去认识你自己。

但是真正主动去认识自己,不断去反省自己的看法和观念的人,几乎没有。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成年人,想要彻底改变某一种认知其实是很难的。

往往是需要在自己的身上出现一个很重大的机缘,人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原来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错误。

成年人很少能主动觉察到自己身上的错误,看见的往往是世界的错,社会的错,别人的错,即使是自己犯了什么错,也觉得不过是小过错而已。

为了更直观地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每个人都存在的另一个通病。

人身体得了大病,绝大多数都是开始犯病剧烈疼痛时才发现的,甚至多数已经是病入膏肓。

小病小痛每个人都视其为:不足为患。

事实上,还没步入老年而生病死掉的人,都是这样子死去的。

连“死亡”这样的事情都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别说人们在人生的过程之中所发生的无伤大雅的“小过错”了。

说得再直接一点,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大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大病发生在自己身上,等待着一个重大的机缘,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想要改变自己。

就像经常酒驾的人,总是要等到出了大事故,或是被警察抓到关上几天,才能彻底不再酒驾一样,几次私下处理的小擦挂都不行。

所以,一个人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重大机缘,必须得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必须得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第二是必须一定要是大事件。

就像人得了大病一定会去求医一样,人要自己感到自己的人生出了重大问题,才会去求人生智慧。

回头看自己,若是自己没有在六年前遇见重大的一系例变故,是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智慧的。

我们听说一件事,听懂一个道理,与这一件事和这个道理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人只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得到领悟,产生人生智慧。

别给没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人讲解正确,人在没有体会到自己是错误的时候,根本无法提前去理解什么是正确。

这也是智者慎言的一个原因,世上从未有过口若悬河的智者,所谓“苦口婆心”本来就是贬义词。当一个人意识到错误的时候,他自己也离正确不远了。 谁也改变不了人生=体验+领悟 这样的事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