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普照寺
一、临沂望族——王氏家族
临沂,因沂河而得名,是一座古老的城邑,别称“书城”“琅琊”。纵观历史,也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魏晋时期,临沂有一个有名的家族——王氏家族。这样说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姓王的多了去了是不是?可有一人也是后世成员比较出名的你一定知道,那就是以擅长书法闻名于世的王羲之,以及与他有关的古迹。
王氏家族当中的名人,可以追溯到汉代谏议大夫王吉。但真正让王氏显赫一时并经百年不衰的当属王祥,他曾在曹魏时为官,一度“拜太保,进爵为公”,他的政绩倒是平平,可是《二十四孝》这部书中的“卧冰求鲤”大家耳熟能详,正因此后世才会记得这位名宦!当时有诗为颂,诗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如此却也产生了临沂八景当中的一景——孝河凝冰,也是替临沂增添了几分风采。景观在临沂城北的东孝友村,这里便是王祥的故里,村南有河称孝河。
至于孝河的“卧冰处”,过去是一个谜,如今也已经解开。此地春夏秋三季无奇特之处,可冬天到来时会有几平方米的水面不结冰,于是会有人附会说这是王祥卧冰后留下的些许灵气。现在已经查明,那里水下有一处小的温泉,涌出的泉水温度太高,附近当然可以冬季不结冰。
王祥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继续在在做官,那么他家族当中是否有人留在原籍呢?答曰有!主要是其兄弟王览一支!
二、王羲之
王览,是王祥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同样也是一孝子。这里也有一个有关王览的故事:祥父去世,王祥与王览两人争毒药,不惜毒死自己以全孝道。《晋书》有载: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遂反夺之。
《晋书·王览传》对这位“友于兄弟”的王览记述并不多,可最后却有一句:“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意思是说,王氏家族之所以有名,全靠王览一支的后人!
王览有六子,其中四子王正有一个孙子,那便是有名的王羲之。
之前王羲之是否出生于临沂,又是否在这里生活存在很大争议,所以对于他的出生年月自来就有三种不同说法:(1)公元321年,东晋元帝大兴四年(2)公元307年,怀帝永嘉元年(3)公元303年,西晋太安二年。
三种说法都有历史依据,结论却不同,最终史学界先辈陈垣经过考证论证得出303年更为准确的说法。
这样,王羲之幼年简历便可勾勒出来。公元303年,他出生于临沂,是王旷的第二子;307年,随王氏全族渡江至建康,约317年,其父王旷死,一直追随王导居住,直至“起家秘书郎”,为征西将军庚亮参军,至此踏入仕途。
三、与王羲之有关的遗迹
王氏一族出于临沂,临沂当然也留下了有关王羲之的遗迹,像王氏故宅的普照寺、晒书台、洗砚池和右军祠等等,众多遗迹中最主要的怕是要数普照寺了。
普照寺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王羲之故居内,其前身为琅琊王氏旧宅。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
殆废齐居摄,专用苛政理国,知众不附,
尤狭中多忌,凡浮屠老子之居,曩日所严
奉以祈福者,一切废革。遂易天宁之号,
榜以普照。
废齐,指南宋高宗年间金国所立傀儡皇帝刘豫之国号。从此这寺一直保存至今,未曾改名。直到1928年日军侵略者占领临沂将其破坏,抗日战争前普照寺是作为第五中学校址的,当时侵略者只是将此地作为兵营,文物被洗劫一空,建筑并未遭受破坏。
1989年,当时的临沂市政府对故居进行了重建,恢复了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景观,并将故居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记:临沂八景具体是指沂水托蓝、野馆汤泉、平野晓霁、普照夕阳、泥沱月色、神峰积雪、苍山叠翠、孝河凝冰。现如今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旧貌换新颜,可王羲之和他的故居以及八景之一的普照寺必定在历史长河中留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