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生态文化半日游

岘山生态文化半日游

文/尔康

岘山既是襄阳的文化名山,也是襄阳的生态屏障,东临汉水,西至万山,北靠环山路,南抵余家湖,不奇而险峻,不高而秀雅。相传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死后葬在此地,身体化为形似大人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郊。岘山不仅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还包括羊祜山、虎头山、真武山、尖山、扁山、凤凰山、百丈山等十余座山体,向南蜿蜒起伏,呈现南北走向。岘山自然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很高的生态文化旅游价值。多年以来,襄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文化襄阳,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改建了革命烈士陵园,扩建了岘山文化广场,建设了岘山国家森林公园。

2020年9月6日,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天气怡人,适宜登山。我们乘车来到襄阳城南的环山路,先游览岘山文化广场,再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然后沿着步行绿道绕行羊祜山,穿行虎头山,最后抵达真武山,大约步行8公里。

1
岘山文化广场

岘山文化广场位于羊祜山脚下,是在原烈士陵园广场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面积为22.4万平方米,分为生态绿荫区、文化休闲区、运动健身区和湿地体验区,是集生活、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公共广场。岘山文化广场周边不仅种有柳树、栾树、槐树、香樟、银杏、水杉等树木,还植有荷花、腊梅、桂花、芦苇等花草。

历史上的响水洞是襄水分流进入护城河的闸门,因放水时发出哗啦啦的轰鸣声,故称为“响水洞”。这在清代《三郡合志》和《乾隆府志》中均有记载。岘山文化广场内的人工湖是利用原洼地阔挖而建,面积约2万平方米,与历史上的响水洞位置基本一致,引襄水注入,故命名为“响水潭”。响水潭的北边是岘山文化长廊,南边是生态体验栈道,东边是动感儿童乐园,西边是革命烈士陵园。

响水潭的黑天鹅和锦鲤由专人养殖,是游客喂食的对象,给游人提供生态旅游体验。当我们来到此地时,一只黑天鹅恰好站在响水潭南边的浅水区,不停地用红色的喙沾水梳洗自己的羽毛;另一只黑天鹅悠闲地围着它绕圈。它们又细又长的黑脖子摆出各种姿势,形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梳洗干净之后,它们结伴划水,来到人多的地方跟锦鲤抢食。

锦鲤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性鱼类,颜色多为红色、黄色、白色以及红白黑相间的杂色。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享受喂食锦鲤的乐趣。对于大人们来说,他们享受孩子成长的乐趣。由于游客好心投食,这些锦鲤只要看到游客来到水边,便会一窝蜂地赶来,似乎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当我们站在岸边伸手假装投食,这些馋嘴的锦鲤便会张开大口,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期待着我们的食物。

我们坐在树荫下,时而远观摇晃的芦苇,时而仰望头顶的蓝天,时而欣赏苍翠的山色,顿时觉得安宁的生活无比美好。稍事歇息之后,我们离开了岘山文化广场,走向了革命烈士陵园。

2
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羊祜山,由革命烈士纪念塔、牌楼、革命烈士纪念馆、上山路、烈士陵园广场组成,是为了纪念在解放襄阳的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是鄂西北地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和开展爱国教育的重要场所。革命烈士陵园不是一次性建成的,而是经过始建、重建和三次改造而成的。

1951年2月19日,襄阳地委和专署联合成立了以襄阳专员余益庵为主任的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正式开始筹建烈士陵园。在选址过程中,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考虑到羊祜山是因纪念西晋镇守襄阳的名将羊祜而得名,是襄阳人民心中的崇敬之地,环境幽静且便于祭扫,最终定址位于襄阳南郊的羊祜山。最初建成的烈士陵园包括烈士塔、牌楼、纪念堂和上山路,坐落于羊祜山山顶。初建的烈士塔呈上尖、下大的方锥体,塔基只有百余平方米,塔身有余益庵等襄阳地区领导人的题词,塔顶有一个地球仪,其上有一只象征和平的和平鸽。由于条件有限,牌楼、纪念堂和上山路只能用砖头修建。通往山顶纪念塔的山路长200米,宽1.3米。整个烈士陵园狭小且拥挤。

由于建筑材料的制约以及二十余年的风雨侵蚀,初建的烈士塔已经严重风化,破败不堪,急需维修。1975年11月,烈士塔重建工程开工。在襄阳革委会的领导下,襄阳人民齐心协力,义务劳动,贡献人力物力,克服重重困难,重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改建了革命烈士公墓,扩建了扫墓场地,拓宽了上山路。

重建的烈士塔是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为样本,呈碑形,高28米,采用花岗岩建成。烈士塔的基座刻有碑文,宽11米,两侧为浮雕。烈士塔的塔身正面有著名书法家王树人书写的魏碑“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朝向城区,由原来的正北方向调整为现在的东北方向。每逢清明节,襄阳市直机关及部分襄阳市民便会来到羊祜山脚下,沿上山路登至山顶,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革命烈士之墓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表达哀思。

革命烈士公墓也是采用花岗岩改建而成,长10米,宽6.8米,高1.6米。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有在解放襄阳的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03名及大革命时期牺牲的部分老前辈的遗骨。烈士骨灰堂安放有五十多位在不同时期为襄阳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经扩建后,革命烈士公墓面前的扫墓场地长60米,宽30米,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能够容纳更多游客前来扫墓。上山路扩宽到14米,有598个梯级,中间有平台,两边有栏杆。

改革开放以来,襄阳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革命烈士陵园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襄阳人民的需求,而且不再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因此,革命烈士陵园基础设施改造被襄阳市政府纳入重点项目工程,分三期实施。1998年1月,襄阳市委、市政府投资564.46万元兴建了烈士陵园广场,着力提升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外部环境。2001年,襄阳市委、市政府又投资650万元在羊祜山脚下兴建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2011年4月,市委、市政府再次投资1000万元改造烈士塔主道台阶和护坡。改造后的烈士塔梯道总长400多米,宽14米,有28个平台和643个梯道,宽敞庄重,古朴典雅,焕然一新。崭新的升旗平台和飘扬的五星红旗给革命烈士陵园增添了新时代的蓬勃活力。

3
羊祜山景区

羊祜,字叔子,山东泰山人,乃西晋初期名将,是曹魏时期夏侯霸的女婿、大将军司马师的妻弟,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文韬武略,德才兼备,深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和重用。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为吞并东吴实现统一大业,晋武帝任命羊祜担任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当时,西晋与东吴在荆州地区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由于吴军经常骚扰边境,襄阳百姓苦不堪言。在镇守襄阳十年期间,羊祜领军屯田,兴办教育,以德怀柔,兴修水利,训练士兵,远征近抚,深得戍边抗吴将士的好感,使得边境逐步得到安定。羊祜多次向晋武帝陈述伐吴主张,谋划统一方略。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接替自己继续伐吴。襄阳百姓在集市之日听闻羊祜死讯,罢市痛哭,响彻街巷。为了纪念羊祜镇守襄阳的功德,襄阳百姓将襄阳城南的这座青山命名为羊祜山,并在他经常游憩的岘首山建祠立碑。襄阳历史名人辈出,比如战国辞赋家宋玉、东汉政治家刘秀、东汉文学家王粲、三国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等。但是,羊祜山是襄阳唯一一座以历史名人命名的青山。

我们没有沿宽阔的上山路直接登顶羊祜山,而是沿革命烈士纪念馆与羊祜山之间的绿道徐步登山。当我们一路步行时,一座座孤坟零星散布于羊祜山的半山坡,像孤寡老人留守于穷乡僻壤。或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羊祜山公墓门可罗雀,格外宁静。为了保护羊祜山景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襄阳市政府要求市民文明祭扫,禁止市民随意安葬。防火保林不仅是林业部门的职责,也是观光游客的义务。

经过四十分钟的步行,我们来到了三间房。此处建有一间亭子、一间商店和一间厕所,故称为“三间房”。游客可以在此补水充饥,还能在此休息方便。三条不同方向的绿道在此处交会,其一沿西南方向至虎头山;其二沿正北方向至岘山文化广场;其三沿东北方向至革命烈士纪念馆。因此,三间房是羊祜山景区游客最为聚集的地方。同时,游客可以从三间房出发,沿羊祜山西南面的狭窄山路攀登至山顶,感受一下羊祜山的秀雅和险峻。另外,此处还建有一块空气质量告示牌,实时向游客公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负氧离子、温度和湿度三项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展现襄阳岘山生态旅游的优良品质。

我们在三间房的亭子内休息了片刻,补充了一些水分,然后沿西南方向的绿道向虎头山前行。在苍翠的羊祜山中穿行时,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的凉爽的绿荫,多次看见地面茂盛生长的爬山虎顺着粗壮的树干向上攀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大量的槐树、栾树、松柏、水杉、香樟、女贞等常青树木给庄严的羊祜山披上了厚重的绿色。此时,一个可爱的告示牌立在路边,友情提示我们步行了1000米,消耗了能量47.25千卡。这个微小的细节彰显了襄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岘山生态文化旅游的良苦用心。

4
虎头山景区

虎头山的由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此山原本有老虎、狮子等猛兽,还有猴子、飞鸟等动物。由于猎人经常在此狩猎,逼得老虎、狮子等不会爬、不会飞的猛兽逃至深山老林避难。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于是,猴子们肆意妄为,四处与其他动物抢食,逼迫它们供应食物,害得它们纷纷逃离此地。猴子们霸占了此山,经过几代繁殖,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山中的食物供不应求,猴子们索性跑到附近的村庄破坏庄稼和偷食骚扰,破坏了当地百姓平静祥和的生活。村民们迫于无奈,只好烧香祈求玉皇大帝惩罚这些害人的猴子。于是,玉皇大帝从天庭派来一只神虎下凡,看住那些猴子,使其不得胡作非为。时隔不久,玉皇大帝担心神虎兽心大发祸害百姓,就用手指将神虎的身子按入地下,露出虎头。顿时,虎头化作石头,镇守山中野兽。从此,这座山被襄阳百姓称为“虎头山”。

我们沿着绿道一路前行,来到了钓鱼洼。雨季过后,钓鱼洼水库的水位上涨不少,快要淹没东西两侧的栈道。钓鱼洼水库水平如镜,一池绿水,四面环山,山色青翠,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虎头山中。电视塔坐落于钓鱼洼西边的虎头山顶峰;翠屏山庄坐落于钓鱼洼堤坝之下;绿道环绕于钓鱼洼四周。像三间房一样,钓鱼洼也是游客休息的地方,也竖立了一块空气质量告示牌。

我们在钓鱼洼短暂休息之后,沿着绿道向北边的真武山前行。钓鱼洼至真武山的绿道宽敞不少,方便驾车旅行。同时,绿道两侧间隔设置了一些文化宣传牌,其上张贴着唐宋文人的著名诗句,颇具人文气息。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代诗人李白来襄阳游玩,结识了襄州刺史韩朝宗,并写有《与韩荆州书》《襄阳曲四首》等诗。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此诗是《襄阳曲四首》中的第三首。《襄阳曲四首》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赞美襄阳的迷人景色。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颠。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回棹》。当时,杜甫官场失意,顺汉水南下,乘船返家,途径襄阳,写下此诗。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代诗人王维时任殿中侍御史,因办理公务前往南方,途经襄阳并短暂停留。他在乘船欣赏汉江景色时,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西晋时期名士。永嘉三年(公元309年),他出任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他爱好嬉游山水,喜欢在习家池陈设酒宴,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诗中,王维表达了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还幻想与西晋名士山简共醉一场。

若是评价描写岘山秀丽风光和历史古迹的诗人,襄阳孟浩然首屈一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就是孟浩然的著名诗篇《与诸子登岘山》。早年,孟浩然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与诸位文友登临岘山,凭吊羊祜,怀古伤今。于是,此诗应运而生,流传至今。

我们从山中林木的间隙中向北远望,恰好看见红墙金顶的道观稳稳地坐落于真武山峰顶。根据《襄阳府志》记载,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降谕修建武当山宫观。满载管运武当山琉璃诸物的船队停泊在襄阳龟山脚下的汉江岸边。忽然,狂风席卷,碧浪滔天,水天一色,祥云乍现。众人声称真武大帝显灵,决定先在此山修建玄武真宫。于是,襄阳的龟山更名为真武山。原来的真武庙是由明朝宣德年间襄阳人萧旭募建的,早已坍毁。如今的真武山道观是仿照武当山祖师殿建筑的。

当我们走到真武山脚下时,一座砖瓦砌筑的牌楼屹立在我们眼前,中间悬挂着一个红色牌匾,上面题有“湖北岘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个大字。1992年,经湖北省林业厅批准,省级张公祠森林公园在此建立,拥有林地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3%。之前,牌楼的题字为“张公祠森林公园”。2010年,岘山森林公园开工建设,规划面积约65平方公里,包括羊祜山、虎头山、真武山、凤凰山、尖山、扁山等19座山峰,万山除外。如今,岘山国家森林公园分为六大景区:羊祜山—虎头山—真武山景区、岘首山景区、习家池景区、龙井湖景区、扁山景区和岘西乡村风情区。我们游玩的羊祜山—虎头山—真武山景区是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点景区。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丰,一是锻炼了身体,二是观赏了风景,三是亲近了自然,四是温习了唐诗。岘山生态文化半日游让人倍感充实,舒心惬意。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尔康读诗会”文艺沙龙(微信群)是民间文艺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和共享平台,分为诗歌、绘画、书法、朗诵和茶艺五大版块。欢迎具有这些才艺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尔康读诗会,分享交流,共同成长。

个人声明

尔康读诗会是个人自媒体平台,凡是以“尔康”署名公开发表的诗歌、诗评、游记、杂文等各类文章均系本人原创,《草根文艺》栏目公开发表的作品除外,禁止他人抄袭或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有合作,欢迎约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