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完美瞬间 | 布列松的影响
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1932年
影艺家按:泰茹·科莱(Teju Cole)是一名作家、艺术史学家、摄影批评家与摄影师。他任教于巴德学院,并为《纽约时报》(与英国国宝级作家杰夫·戴尔同为“论摄影”栏目)撰写文章。他已经出版四本书并斩获众多大奖,其中《盲点》(Blind Spot)被评为2017年最佳摄影书,它是一本摄影散文集,通过将150多张彩色照片与诗意的语言相结合,表达对环境、风景、生命与家庭的思考。
在本文中,科莱以马丁·芒卡西、布列松、艾历克斯·韦伯等街头摄影师为例,鞭辟入里地论述街头摄影中常见的问题,并细致入微地分析数张作品,(以“决定性瞬间”为核心概念)勾勒了受布列松影响至今的街头摄影简史。
不经意的完美瞬间
文 | 泰茹·科莱
译 | 赵倩男
利比里亚的三个男孩
20年后(1952年),布列松出版的画册《决定性瞬间》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书之一。书中收录了布列松最著名也是最优秀的作品: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从螺旋楼梯下面斜切而过,孩子们在塞维利亚破败的城区里玩耍,还有周日在马恩河岸野餐的人们。他在前言中写到,这些照片的目的是要“将画面精确组织以给予事件最恰当的表达”。这里“精确组织”一词和这本书的英文版标题意思相符,也就是“决定性瞬间”。而法文原版标题则是《偷窥的影像》(Images à la Sauvette),有快速偷拍的意思。这个标题不那么吸引人,但揭示了布列松摄影的另一种真相。
伊埃雷,1932年
塞维利亚,1933年
塞纳河边,1938年
同是玛格南成员的艾历克斯·韦伯(Alex Webb)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表达摄影瞬间的方式,即当一名街头摄影师与大千世界巧遇时,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神秘可能,这似乎更接近布列松的摄影美学。韦伯曾说“是照片来找我的!”他也曾告诉我,是布列松让他看到“特定场景里往往存在着多个可能的瞬间,而不同摄影师捕捉不同的瞬间”。
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正如摄影无定式。布列松每一张成功的作品,都是因时因地,他遇到那个情景时,对环境和事件元素作出的第一时间的排布和整合。比如,1949年他在上海苏州河拍摄的这张鲜为人知的照片:成捆的竹木两端散开、站立的船夫以及独木舟弯曲的船首,画面中每个元素在千变万化的独立中又构成了惊人的一致性。那些长竹竿在较大矩形里形成新的小矩形构成画面框架,而这些小矩形近似于方形,前景中的一个方形画框正好框住了一个沉思的人。布列松许多照片中的和谐感,正是来源于他对原场景中重复图形和姿态超凡的观察和捕捉能力。
苏州河
布列松的摄影实践在报道性和美学上都为后来的摄影记者奠定了基础。比如,玛吉·斯蒂伯(Maggie Steber)认为布列松给了她一种思考风格、内容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方法。然而,正如很多成熟的艺术家都会走的道路,斯蒂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视觉语言。1987年,她拍摄的海地太子港葬礼照片,通过颜色的精确选择进一步加强了构图的平衡感,浅蓝、深蓝和棕色使画面和谐统一。穿黑色西装的哀悼者是画面中心,他伸出的强有力的手臂与身后的十字架相互呼应。
这幅照片的结构同样是由交叉线条构成。男人的头和左臂形成了一条对角线,这条线延伸的方向囊括了照片主要的事件动作,他的背后是大大小小重复出现的十字架,就连街灯也是半个十字架的形状,它们就像同一主体旋律下的每一个独立的乐器。画面左侧的屋顶强调了对角线结构,而事件的第二主人公从右下角看向屋顶,与之呼应。还有这些穿着白色T恤的人们,他们成辐射状扛起穿黑色外套的主悼者,而他弯曲的左右手臂又像个“括号”,将这群人包裹在一起。
一名年轻的海地男子在太子港为母亲举办葬礼
初学摄影时,我们习惯将摄影简化为严格的规则:比如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平均分为三个平行的横向区域和纵向区域,画面的兴趣点必须压在交叉线上。更复杂的构图还有黄金分割,因为这个比例在自然界中很普遍,所以被认为是许多令人愉悦的视觉图像背后的数学逻辑,比如某些花瓣、软体动物的壳或者螺旋星系。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去观看,但实际上,成功的照片通常包含着更多即兴而灵活的数学逻辑。
1986年一个明朗的下午,韦伯正在海地西北部城镇邦巴多波利斯的街道上行走。那一天距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而韦伯那天所拍摄的照片却留存了下来。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戴红色头巾的女人站在街上,她的脸附近漂浮着一根巨大的香烟——前景一个站在深黑阴影里的男人正在抽烟。中景部分是驴的两只耳朵和身体的一部分,远景里还有一个男孩。所有元素被一根纵向立着的竹竿和另一侧彩绘墙构建的框架整齐地排布起来。远处的男孩只有个剪影,但他似乎在看着摄影师韦伯。照片中还有其他人:左侧是一个男人的轮廓,远处还有个小男孩,只能看见脑袋,他蹲在剪影男孩身边偷看;一个穿红蓝花纹裙子的女人站在门口,背对我们。右侧墙面的墙灰剥落,露出棱角分明墙体,形状就跟驴的耳朵一样。
海地
在斯蒂伯的葬礼照片中,有神奇的行动统一性。她向我描述了这张是如何产生的:“就像一个管弦乐队演奏一部充满戏剧性的交响乐,一切都要在同一时间被强调。她的儿子在葬礼上,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站起来痛哭哀嚎,跟母亲做最后的告别,这就像最后一缕阳光照在他脸上一样让人叹息。”而在韦伯的照片中,恰恰相反,没有一个统一的事件高潮,甚至没有一个人看向另一个人。唯一的交流是那两个男孩正看向观众,看向画面之外。然而,这张摄于80年代,海地小镇炎热午后,有点混乱的照片,却展示了一种不可思议、难以磨灭、精确的形式意义。
太子港,1979年
海地,1987年
海地,1987年
韦伯的作品也许不是布列松最喜欢的,因为他对彩色照片和浓重的阴影持怀疑态度。但对韦伯来说,一切都是可以平等入画的:色彩、阴影、轮廓、墙壁、香烟、驴耳朵、马鞍子,还是一个指示牌,一只手在这里,另一个脑袋在那里。看似绝对自由,但一切又都在它该在的位置上。注意到画面里细长矩形的反复出现了吗?木门、门口的形状、墙的侧面,还有窗户的下边缘。在主要人物的周围还暗含了很多多边形:男孩的剪影,带红头巾的女人,还有驴耳朵。一个或几个细长矩形,与多边形巧妙呼应。可以说,整个画面中,各种尺寸的几何图形,以各种伪装的形式在画面里排布,看似不经意,实际有内在的秩序。
有些伟大的作品会让观众爆粗口,“该死的!怎么能拍出这样的照片!”实际上,这需要长期的直觉训练和一点好运气。芒卡西、布列松、斯蒂伯、韦伯,他们在拍摄这些照片的瞬间,有没有考虑如此多元的复杂性呢?毫无疑问,他们思考了。但是在按下快门的时候,他们是否关注了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呢?不大可能!他们需要先开始拍摄,调整再调整,去沟通,取得参加家庭葬礼的许可,在街上跟着一个男人和一头驴走一段路,剩下的才是运气。
专栏作者 __ 赵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