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花道,妙在精神,意于物者
香日香花香伊人,一载相思,只得一夕绣语。见面惹情系,未罄离怀愁夜短,牛郎织女鹊桥会,寄情脉脉与迢迢,相守情缘年牵轮。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伊人禧聚缘来,玥心通意花诉情。
一花一世界/妙在精神/意于物者
鲜有人知,人们所熟悉的日本花道,最早源于中国隋唐时代的“佛堂供花”。先秦时代已有男女互赠花束以表达思念的风尚。“维士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经》)后兴于隋唐,举国以花会友,寄情花木之风,也是日本传统花艺萌芽时期。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随之盛于宋朝,遍于民间,形式多样,技艺精湛,意境深邃,成为“生活四艺”之一。继而相承于元明,更多则成为文人雅趣的一部分,在技艺和理论上走向了成熟。而后衰于清末,复苏于近现代。
明代(15世纪)厅堂中立式瓶花 元代(13世纪)瓶花
中国花艺发展数千年来始终与中国文学、绘画、雕刻、造器等艺术门类交融互动,天人合一,信奉物我本属一体,妙在精神,意于物者。
盘花
瓶花
筒花
碗花
中国人爱花,如是自古有之。
宋人四雅:点茶 焚香 插花 挂画
杜甫移居成都后,第一件事便是向朋友讨要花种,细心地将草堂变成花堂;白居易在出任忠州刺史时,凭借一腔对花的热情,亲自上山栽种花树,誓将忠州变作花城;古代登科的进士「探花」与其他进士比拼在城内遍寻名花,若有人采得比探花郎更快更好,探花郎便要被罚酒;唐穆宗在花开之时,总要围着花栏布下重重帐篷,并且专门设置「惜春御史」来负责,号曰括香(将花香封锁起来),不至于随风而逝;遇到大型的赏花宴游,通常每家每户都会倾巢出动。
一生相思为一人/落花有意/此生不渝
古今长情从来都不缺少月下浪漫软语,忠渝爱情为世人所追溯。昙花又叫韦陀花,原是花神,每天都会开花,四季灿烂无比。因为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被玉帝得知,而被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并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韦陀已彻忘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韦陀。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的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的默默绽放,可最终韦陀始终都没有记起她。
有道是:晓月徘徊逝,繁星清冷闻。悄从春暮说离分。等却隔年心事,一现为逢君。谢似相思雨,开如寂寞云。人间有梦自纷纭。刹那温柔,刹那了无痕,刹那芳华遗世,纪爱恋成群。
香日禧玥:禧缘聚居/玥花诉情
新东方雅致生活
坐落在繁华都市中的清境栖居—上海徐家汇禧玥酒店,结合了新中式居舍的极限主义和古典东方意境之美,以其缓缓流淌的新东方雅致气韵香彻骨与皮。一抹素雅的色彩,简练的线条,一石一木一砖一瓦,勾勒出无限想象。清雅玥居,满室风雅清香。
禧玥雅致“玥生活”时有墨道黑白之境、香道红袖绣语、花道寄情于物、食道臻味品茗邀君共赴玥居,闲云野鹤,静享高雅精致。七夕则引花道表露情思,花开一刻为伊人。
七夕恋人们将在禧玥花艺匠人的帮助下,香花叶瓣丝丝弄轻柔,以爱为名,赠之以花卉,寄情于物。一花一世界,一生相思只为一人,金风玉露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有人说“花道其实不是在作品中添加了什么,而是你从中去除了什么。” 花道经由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寻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寄语其中,讲求意境、崇尚本真,一叶一枝都具有高度概括力,富于画意又不露人工斧痕,极简致爱。
温馨而细腻,或热烈而含蓄。中式插花遵循既有形式却又不拘于形式,自然秀丽,清雅脱俗,富有诗情画意。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之下,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七夕移步禧玥,以花为媒,品雅居之茗,阅玲珑清境,读浓浓情谊。
上海徐家汇禧玥酒店
上海市徐汇区蒲汇塘路118号
021-3368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