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哲学】:读千卷书之第5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哲学】:读千卷书之第53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分享轴心时代的系列哲学书籍。自大约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200年,在世界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希腊等地区,延绵不断抚育着人类文明的伟大传统开始形成——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

今天分享第一本轴心时代的哲学著作:《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

作者基于“轴心时代”这一重要命题,着眼于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这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对它们哺育出的人类宗教和哲学传统的开端作出了精彩的评述。轴心时代是产生精神天才的时代,我们则生活在一个产生科技天才的时代,但我们的精神教育往往是欠发达的。

一、神圣“精神”。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所称的“轴心时代”(the Axial Age)给予我们的启示,因为它对于人类的精神发展颇为关键。自大约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200年,在世界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延绵不断抚育着人类文明的伟大传统开始形成——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这是佛陀、苏格拉底、孔子,以及耶利米、《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者、孟子和欧里庇得斯生活的时代。

每一种思想传统都发展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金规则”(Golden Rule)的独特程式。就轴心时代的贤哲而言,尊重一切生命的神圣权利——而非正统的信条——即是宗教。如若人们怀着善意行事,对其同伴宽大为怀,则有可能拯救这个世界。

古代宗教依赖于人们所称的永恒哲学,因为它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大部分前现代文化之中。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或每一种体验都是复制品——是神圣世界在现实中一个暗淡的影像

人类、神灵、动物、植物以及自然力,都是同一神圣“精神”的表现形式,阿维斯陀语将它称作“mainyu”,而梵语则称其为“manya”。这种精神鼓舞、支持着雅利安人,并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二、梵、神谕和礼。吠陀时代后期,雅利安人发展出“梵”(brahman)的理念,意为至高的实在。“梵”并非一个迪弗,但却是比神灵更高、更深,且更基本的力量,是将宇宙中所有完全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并阻止其分裂的力量。“梵”是能够使一切事物强大并扩张的根本原则。它是生命本身。

与其他大多神庙不同,德尔斐不属于一个城邦,它孤立在陡峭的山峰上,远离耕地。它是独立的,因此是基于精神而非政治权力的宗教中心。德尔斐没有自己的政治意图,于是成为一片“空地”,在这里请愿者和朝圣者可以聚集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和他们所发现的、由大多城邦共享的思想观念。德尔斐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开始的新拓殖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殖民者在离家之前往往会请教皮提亚,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决定。

鲁国的礼仪专家和文牍人员逐步发展了《礼经》,成为第六部中国经典著作。鲁国的礼仪专家阐明了两条重要原则:第一,礼仪的功效依赖于其中每一个动作的完美演绎;第二,只有当所有参与者从总体上充分认识到礼仪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尽善尽美才可能实现。公元前6世纪晚期,一位鲁国的礼仪专家开启了中国的轴心时代,以这两条原则为出发点,他将揭示这种貌似追求私利和荒谬的修炼中蕴藏的精神力量。

三、佛陀、惠子、亚里士多德。一天,一位婆罗门发现佛陀坐在一棵树下,对他眼前呈现出的佛陀的安详、沉静和自律充满了敬畏。佛陀使他想起了长有长牙的大象,两者令他产生同样的感觉:巨大的力量和潜能被控制住并被引入一种非凡的宁静。这个婆罗门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仁者当非天耶?”他问道,“仁者当非乾闼婆耶?……仁者当非夜叉耶?”不是,佛陀回答。他只是揭示了人性中一种新的潜能。在这个痛苦的世界中,处于平和的状态和控制之中,并与其同胞和睦相处是可能的。一旦人们切断了自尊自大的根源,他们就生活在其能量的顶点,并会激活通常处于隐匿状态的那些生命要素。这个婆罗门该怎样描述他呢?佛陀对他说:“我是觉者。

惠子想要证明,人们很容易受到语言词汇的误导,因为词汇赋予事物一种虚幻的持久性和可靠性。他说:“今日适越而昔来。”时间完全是相对的:今天的“昨天”乃是昨天的“今天”,今天的“今天”乃是明天的“昨天”。

亚里士多德是伟大天才们的先驱。他几乎独自一人为西方的科学、逻辑学和哲学奠定了基础。令人遗憾的是,他也为西方的基督教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自从欧洲人在公元12世纪发现他的著作以来,许多人迷恋于他对“动的原动者”的理性证明——实际上这是他的次要成就。

亚里士多德的神并没有宗教意义,不符合轴心时代的本质。轴心时代强调,终极实在是不可言喻、难以形容和无法领悟的——不过有些东西是人类能够体验的,尽管不是通过理性。然而,亚里士多德将西方固定在其科学的轨道上。在第一轴心时代过去近两千年之后,科学将推动第二次“大转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