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产业链研究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水泥行业供应链概览
中国水泥行业,由上至下可分为:上游基础原材料供应商、中游水泥制造商和流通商、下游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行业应用终端用户。
图片来自网络
水泥行业产业链上游
如上图可知,中国水泥产业的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包括石灰石、粘土、煤炭、电力、其他原材料的供应商。其中,石灰石和煤炭是生产水泥的主要材料。
由于中国是基础原材料生产大国,整体上石灰石矿石资源和煤炭矿石资源储量丰富,近年由于整个水泥行业的产能放缓,使得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需求也是稳定的趋势。并且上游作为基础材料价格波动也不大。
同时电力作为生产水泥主要消耗能源,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也比较大,但是由于工业用电上涨幅度有限,基本成本是稳定的。
由此看来,水泥行业上游产业链虽然是原材料方,但是由于需求稳定,产能供给过剩,价格波动也是比较小的,所以水泥产业上游对于产业中游并没有强议价权,影响力有限。
水泥行业产业链中游
中国水泥行业产业链的中游由水泥制造商和水泥流通商构成。
2013 年,中国水泥相关制品企业数量从 5,617 家增加到 2017 年的 7,486家,年增长率为 7.4%,市场发展态势比较好。
不过水泥行业也在倡导集中化。因为水泥制造商来属于技术和资金双需求导向的企业,是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的,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国家在水泥行业导向是提升市场集中度,未来水泥制造商在上下游的影响只会进一步增大。所以作为产业链核心的水泥制造商,在价格议价上面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水泥产品单位价值低而单位重量大,运费占水泥售价的比例较高,具有明显的销售半径。中国东部沿海一带,水泥产品的销售半径可以达到 500 公里以上;而在中、西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最佳半径应在 200 公里以内。
受水泥销售市场半径限制,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范围内,中国水泥制造和流通被划分为多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市场,虽然全国水泥行业集中度较低,但在某一区域内往往出现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受各地区供需结构、竞争激烈程度、地理位置(影响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等影响,各区域间的水泥价格和利润水平有一定差异。整个水泥行业品牌逐渐形成集中化的表现,其中数家上市企业都已经销售超千亿。
水泥行业产业链下游
最后,我们来看中国水泥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行业应用领域。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 年中国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从 40,896.8 亿元增长到55,31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7.8%。在 2017 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占 22.2%和 17.4%。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需求量将不断释放,下游水泥终端用户的议价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综上水泥产业链分析可知,水泥产业链相对很多传统行业要清晰得多:主要由原材料供给方、生产销售方、产品需求方组成,各方都有稳定的需求和供应。
由于水泥的特殊物理特征,产生了区域销售的特点,供给和销售都受到区域产能的限制,所以产业链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未来整体的产业趋势是品牌集中化,产业链将逐步整合。
作为传统行业的水泥产业链,也逐渐被互联网模式改变,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水泥指数、交易撮合的互联网产品。这些平台为整个产业提供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支撑了水泥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拥抱产业互联,下周我们将给大家整理水泥行业的政策汇总,并对市场趋势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