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底有多少个“海心”?
导读
广州有了“海心桥”!
为什么叫“海心”?
珠江上有过多少个“海心沙”?
“海心沙”中又有“海心沙”么?
海心沙、海心沙……
“珠海”里的沙洲
“海心沙”
广州地区原是个古海湾。
广州市区至黄埔一带,为东西向的溺谷湾,这个古海岸地貌的海湾,东宽西狭。
珠江曾经是“小海”
古代番山现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附近临海边,在宋代,广州城下被称为“小海”,黄埔一带被称为“大海”。
在二、三千年前,海浪可直到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附近。
1973年在中山四路市文化局内发现秦汉时代造船工场遗址,经测定距今已达二千一百多年。
1919年的白鹅潭。
由于珠江流域各江河带来泥沙沉积,海湾逐渐淤小,浅海变成陆地。
河南地区,在古代系几个海岛。该岛与河北的最接近点是在现在的海幢公园。
广州老城地区江岸变迁, 由于受西北江与北部山区的流溪河,沙河,甘溪等带来泥沙沉积,受海潮的顶托,水慢沙沉,于是在珠江形成了一个个沙丘,于是就有了一个一个沙洲——“海心沙”。
清末时期波楼,前面就是“汪洋大海”。
珠江曾经叫做“珠海”
历史上,珠江早期的称谓有是或“粤江”或“珠海”。
广州城的珠江里有块石头——一块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礁石,因位于江水之中,长期受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汐的变化而似浮沉海上故得名海珠石。珠江得名就是源于这块石头: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广州府》载:“……江中有海珠石,是曰珠江,一名沉珠浦”;
清康《广州府志》载:“粤江,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发,必由于此。海珠石又名海珠洲”。
依以上文献记载可知,人们称珠江为粤江、珠海、城南江,直到后来的珠江,是因为江中的“沉珠”,即“海珠石”。
1880年黄埔水道,背景是长洲岛。
“珠海”纪事:广州的珠海大学
就是因为珠江曾被称为“珠海”,所以广州曾经有一所大学,也是广州第四所私立大学——广州私立珠海大学。
1936年陈济棠发起“六一”事变失败而退出政治舞台。抗战胜利后,陈济棠依靠旧有的影响力,联络老部下,走上了办学的道路。
1946年秋,陈济棠、黄麟书等在广州创办私立珠海中学,地址是竹丝岗二马路7号举办私立珠海中学。
珠海大学校刊发刊号。
现在的七号,是广东省话剧院大院。
接着在1947年8月16日,广州东山的竹丝岗成立了一所大学,即广州第四所私立大学——广州私立珠海大学。
珠海大学创办时,以东山竹丝岗一栋房舍为临时校舍。1947年暑假开始招生。陈济棠的儿子陈树桓曾任学校的副教授。地址是竹丝岗二马路37号珠鹰大厦
当年位于竹丝岗二马路37号的珠海大学校门。
由于竹丝岗临时校舍,十分狭窄,四周又是民房,无法拓展,1947年秋,陈济棠、余汉谋等人将自己私有的北较场路150亩的土地捐给珠海大学,作为建筑新校舍之用。珠海大学董事会接收土地后,成立校舍筹建委员会。
北较场的珠海大学,是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1948年秋,珠海大学登峰路新校舍第一期工程竣工,并加建了一座校门。当年10月,珠海大学全部迁入新址上课,原竹丝岗校舍交给珠海中学使用。
1949,该大学将所有教学资源移至香港,并在教育署署长的同意下,注册为Chu Hai学院,为学生提供中专课程。
这里也是现在香港珠海学院的源头了。
一周年校庆。
现在的珠鹰大厦,就是原来的珠海大学旧址。
太平沙
最早消逝的“海心沙”
在明初,城墙已到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紧挨城墙的南城濠(即玉带濠)南面已出现连片的沙洲,开始是五块沙洲,称为“五洲”。
200多年以前,太平沙所处的沙洲是这五块沙洲中的其中一块。由于这一块沙洲上树木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曾经,珠江上的五块沙洲,现在太平沙的前身。
海心沙有了新名字——“太平烟浒”
有一位来到广州的顺德人就选择在此开了一家糖水店,这家糖水店的绿豆沙等做得挺好吃,即使是交通不便,却吸引了许多顾客来光顾。当时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陈恭尹,他打算退休以后到广州来安享晚年,于是就派人到广州,在现在北京路禺山市那个地方买了块地,盖了房子。
陈恭尹到广州居住以后,听说这沙洲上的绿豆沙十分出名,就到那里品尝。谁知道吃过以后,陈恭尹一发不可收拾,成了这糖水店的铁杆粉丝,一天如果吃不上这糖水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久而久之,就跟那老板混熟了,老板知道他是个名人,就趁机向他索要墨宝。
五块沙洲逐渐扩大。
陈恭尹觉得他生活在那个年代天下还算太平,他环顾四周,看见周围长得茂盛的柳树,就题了“太平烟浒”四字。老板立即把这个题字拿去镶嵌画框,然后挂在店铺门前招揽顾客。
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的炮火祸及这里,把那个牌匾炸开了两半,“烟浒”那部分就丢失了。直到近代,人们从那些零散的史料中知道那一段历史,就把这里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太平沙”,以致扩大到其周边地方。
太平沙财记成为广州美食的组成部分。
1990年,几块“海心沙”慢慢变成一整块陆地。
第六沙叫做“增沙”
清代诗人张维屏有诗赞云:“连云第宅太平沙,别出心裁第一家”。可见,太平沙的名字在清代已经流传 。
增沙和太平沙一样,是大自然雕塑的结果。江中泥沙不断堆积,使边滩发育,太平沙的西部不断延伸增大,所以就叫“增沙”了。鸦片战争前,这里已经是水上居民聚居之处。
1888年的地图上的“增沙”。
第七沙叫做“新沙”
增沙街之西,即今天海珠广场的华厦大酒店一带原来叫新沙,它实际是太平沙和增沙的继续延伸,所以名为“新”。半个世纪前的地图上,这里还有新沙上街、新沙下街和新沙水埠等街道 。
就这样,从当年的五洲,到太平沙,到增沙,到新沙,这一带由珠江当年的河道或沙洲变成了广州珠江北岸的街区。
1937年,地图上至少有四个和“新沙”有关的地名:新沙西街,新沙通津、新沙上街、新沙下街。这些街道随着日军的轰炸而消失,成为现在海珠广场的一部分。
筑(竹)横沙
从海印石到海印大桥
沿着珠江北岸向东,就会遇到另外一个已经消失了的“海心沙”——筑横沙。
与建材有关的“竹横沙”
有人把筑横沙写作“竹横沙”,《番禺县志》则称“筑横沙”。
它南临珠江,北为波罗水道。古波罗水道分为两支,北支形成东较场以南的河涌及前鉴街、紫来街的池塘;南支即筑横沙北水道,即今天的新河浦涌。
筑横沙的杂木、杉木店铺最多,是一个很兴旺的木材市场。
广州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除了四面砖墙与屋顶的瓦面之外,几乎全是用木材建成的了,从梁、檩、椽、柱、门、窗,到屋里的板障(间隔)、阁仔(阁楼)、家具等,都需要大量木材。
无论贫与富,他们的房屋基本结构,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只是面积大小,用料的等次而已。所有房屋的天面横梁和“金字架”,都是用杉木做的,所以杉木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1885年的时候,筑横沙还是独立(此图,筑横沙的位置有些不准确)。
河源、新丰一带杉木来到这里
粤东河源、新丰、龙门一带是杉木的出产地。在珠江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地的农民和行商放“杉排”(把杉木扎成一大排如船状),利用潮水涨退,顺流而下,运到广州出售,“杉排”大部分从东濠泊岸。
日久天长,大沙头筑横沙附近形成了一个卖杉木、杂木、竹子市场,木器业也很发达,并分成木器、锯木、木料等专业店铺,光木器店就有几十家,多为加工出售盆桶、家具、寿器等。
人们习惯于把卖原杉的店铺称作“戙企铺”,因为他们都是把杉木竖立排放在店内,供客选购的。另一种叫“开鎅铺”,顾名思义,就是把木材剖开为木板出售的。
最为出名的有专营杉木的罗近记杉铺,店主罗近是番禺石壁人;兼营杉木和杂木的锦源祥杉铺,店主何锐也是番禺石壁人;贞盛、和利、永兴隆等都是有名气的店铺。在白云路上(原广九火车站旁)有一家兆昌商号,是香港人开的,专营东南亚国家的木材,十分畅销,销量傲视同行。
十九世纪的筑横沙。
从海印石到东炮台
谈筑横沙,就必须要谈到“海印石”。
海印石也就是古时广州珠江中的一块巨型礁石,由红色砂岩和砂砾岩构成,形似印章而得名海印石。
明朝万历年间在海印石上建海印阁,清朝嘉庆时改建为京观楼,供游人登楼观赏珠江景色。清同治年间在海印石上改建为炮台,叫做东炮台,是广州江防重地。
民国时期,东炮台成为省内的一个水运码头,东炮台成为连接广州到东莞中堂、增城石滩、惠州、博罗等地的主要码头。
东炮台,这就是前海印石的位置。
筑横沙与陆地连伟一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炮台向东扩展,而筑横沙不断向南向西延生,两者逐渐靠近。
与此同时,东濠口要不断向东向南延伸,1871年后在东濠口建长堤,伸入东炮台侧面,旧称“东鬼基”,也即现在的东濠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始兴建广九铁路,于是开辟马路填河道,东炮台(海印石)、筑横沙与陆地连成一片。
它的原地名早已从地图上消失了,唯一留下的遗痕,就是白云路北侧的筑南大街(新街、直街)、筑北下街。
1911年的广州地图,筑横沙与陆地已经连成一片。
永胜上沙 永胜中沙 永胜下沙
从崩口塘到东湖公园
如果沿着珠江沿岸继续向东走,就会出现连续的“永胜三兄弟”:即永胜上沙、永胜中沙、永胜下沙。
历史上的“崩口塘”
新中国成立前,永胜三沙一带被统称为“崩口塘”。
“崩口”的本意是一般指瓷器器件因碰撞而造成口边崩缺,也就是不规则的凹凸状。当时在荒芜的沼泽地形成了不规则的水塘,人们就形象的把最大的一个水塘叫做崩口塘。
抗战八年,广州伤痕累累。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广东省再次把这个地方纳入管理范畴。
于是从1946年8月起,就出现了“整顿崩口塘乱搭乱建”的事件。
1947年的永胜上沙和永胜中沙。
1947年崩口塘这里居住着35户居民
第一步是对这里的建筑物和居民状况进行调查。1947年,广东省农林处对这个地区的建筑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就是有门牌号、屋主姓名、建筑年限以及面积等几项。
比如100号的房屋的业主叫做刘胜,建筑于民国16年(1937年),面积的2井;111号冯蕴,备注说该用户外出打工,家里暂时没有人居住;而88号梁连,今年刚刚建设,建筑面积是2井,还有耕地4分,水塘一口面积3分。调查表说9号梁秋,建筑面积是5井,该住户还有一个养鸭场,占地6井,一共有11井。
这个调查表一共列举了35户居民。那就是说,1947年前后崩口塘这里居住着35户居民。
这就是所谓的“崩口塘”!
每井租金为一万元
紧接着1947年8月9日广东省农林处处长刘禹轮签署政令,在崩口塘地区张贴了一张题为《东山崩口塘屋租从九月起每井租金为一万元》的公告。公告设这样写的:
崩口塘在沦陷期间,被市民私自占用并建设房屋。广州光复后,本来应该彻底清除,但是考虑到市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改为收屋租的方式,以便保留建筑物的存在。参照目前的的物价的最低消费指数,从本年度的九月份起,每井的租价为1万元,望各个租户于九月前带上租约到本处办理手续。以日前本处实际核查和登记的资料为准。所以要求现有住户不能在增加新的建筑物,加盖新屋。一经发现,立即拆除。”
按照1井等于约11平方米、当时理一次发2万元来比较,这个租金确实也不高。
1936年永胜下沙的大火报道。
1949年后崩口塘仍然是“贫民窟”
时代变迁太快,广州不久就解放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仍然是一片泥塘,面积有上百亩。塘基上排满密密麻麻的木屋。
基围外面就是通向珠江的小河涌。塘里的水发绿,塘内杂草丛 生,污水横流。每当珠江潮落,露出淤泥,就更加腥秽不堪。
居民中有一部分是船民,一部分是小商小贩和城市贫民。在解放后的几年里,尽管装一了电灯,居住条件也有所改善,但是居住在这里的都是收入较低的人群。
1949年的崩口塘。
装卸粪便的码头
建国初期是化肥缺乏的年代里,郊区的农民习惯性的进城私自清公厕里粪便给农田施肥。但是进城后的农民随处装卸粪便,给广州城的卫生问题带来很多不便。
于是在1957 年 8、9月之间广州市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市容卫生大整顿中,其中重点整顿的一项就是加强规范入市清粪、倒尿的农民的行为。
一是加强在晚间出动巡逻检查,遇有强清粪便行为,即加以说服制止。另一方面为逐步纠正农民在珠江河沿岸到处卸粪下船的不良现象,在全市指定四个地方为粪便下卸码头,其中就有一个是崩口塘。
其实崩口塘本身就是一个码头。民国初年住在东山的那些权贵人士去广州城的交通线,主要是水路和陆路两种。水路就是在今长堤坐小船沿江东行,到东山崩口塘或新河浦上岸。
所以随着崩口塘这里“味道”的改变,由原来的东山富贵人登陆的码头变成了一个装卸粪便的码头。
0
拆迁房屋889幢 整治崩口塘
现在的广州人都记得前几年的“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运动。
在1958年5 月,广州市也提出过”苦战三年,改变广州面貌”的口号。当时公布的五大工程之一就是越秀东湖工程,就是要在崩口塘地区修建一个人工湖。
于是,第一项任务就是征地。
那个年代征地就是一道命令而已,不用那么多废话。一共征用土地355亩,其中农田185亩,果菜园75亩,鱼塘95亩,拆迁房屋889幢,涉及到1099户、4412人、10250平方米的建筑。
1958年,广东省委的干部在东湖北面挖塘泥的场景。
东湖里的半岛叫做“崩口塘半岛”
当年广州市政府告提出号召:要求所有的广州人,不管是普通群众、国家干部,还是大中小学校学生及教职员工、手工业工人,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自愿参加劳动一天。
经广州群众一年多的义务劳动, 建成面积33多公顷、其中湖水面积20.9公顷的人工湖。湖的南北岸和中心各建16米宽长堤,湖中建5个半岛,湖内有一个湖心岛。
当年这个最大的半岛还定名为“崩口塘半岛”。
泥塘里挖出来的淤泥由驻广州陆海空军部队的官兵们送到附近的人民公社积肥。
从1958年4月8日开始动工,到1959年5月1日建成两个水闸——新河浦水闸和船闸开始放水,并向游客开放。
1959年10月正式命名为东山湖公园。东山湖公园北门,到九曲桥南边的湖面,也就是现在公园的核心湖区,就是元崩口塘的核心位置。
人工湖的建设,一来根除过去东区百子涌、中山路、农林下路一带在两季洪峰到来时,往往受到水淹的威胁;同时也彻底改变过去新河涌、百子涌污泥沉积、孑孓孳生、臭气四溢的现象。
根据《广州旧闻》的一位读者“东山大少”介绍说:
“我小时候住在龟岗,向南步行大约一里路就到达崩口塘,有个蓝底白字的路牌,就是写着“崩口塘”三个字,那里一片泡在水里的杉木排,每到暑假,我们住在东山的孩子们都喜欢到这里游泳玩水,亲眼目睹安全事故,比如从船上卸沙子的父母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活埋了孩子,大声疾呼救命的场景。”
曾经的崩口塘,曾经的永胜下沙。
大沙头
曾经也叫“海心沙”
其实,东山湖公园是包括永胜中沙的一部分和永胜下沙,另外一部分就是大沙头了。
大沙头开辟为商业区
《番禺县续志》里这样记载大沙头:
“大沙头在东门外三里,沙田纵横10余顷,道光年间称海心沙,俗称大沙头。”
其实,至迟在清初,大沙头就已有人居住,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广九铁路兴工,广州东濠口修建了东堤铁桥,珠江北岸于是与大沙头相通。
广九铁路起自广州,终至香港九龙,其中广州到深圳段被称为华段,其余称为英段。宣统三年(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大沙头一带作为广九铁路的起点,开始发展起来。
1913年,就要规划开辟大沙头。
1932年,广东官方准备将大沙头开辟为商业区。当时的工务局技师胡栋朝认为,大沙头邻近市区,背山面水,交通方便,“日见规划为商业区或住宅区之必要”。
1933年春天,官方开始动工,沿岸砌石,划定马路界线。为了商业区的交通,官方还扩建了直通大沙头的干线东山马路,从原定的7.35米宽扩为18.288米宽。
1935年,南华体育会还申请借用大沙头的一段,想在堤旁建筑一所临时游泳场。南华体育会的游泳场原本设在广三铁路石围塘车站海滩,但是这个地方离市区远,交通不便,地方狭小,而学习游泳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南华体育会一直在寻求扩充或择地迁移,看中的地点就在大沙头。
当时,大沙头正在招投变卖土地,但官方认为游泳场不在投变土地范围内,所以允许暂时借给南华体育会,条件是如果有人出价承买,这块地方就必须交还。
1914年的招商说明和规划图。
大沙头最终与陆地相连
如今,人们印象中的大沙头不再是个岛,那是由于自然和人工的原因,大沙头已经与陆地相连。
在大沙头和筑横沙之间还有一条河涌,它就是大沙头涌,也即大沙头岛的北支水道。20世纪30年代,河面还有近70米宽。
20世纪50年代,大沙头涌的西段被填平成陆地,成为如今的大沙头二马路,东段则进行开挖修筑,形成了而今人们所熟悉的东山湖公园。
1949年规划中的大沙头。
二沙头
“海心沙”中有“海心沙”
大沙头的东南有一个“兄弟”:二沙头,也就是现在的二沙岛。
二沙岛最早的名字也叫“海心沙”。更奇特的是,这个“海心沙”中还包含一个“海心沙”。
二沙头的“丫”字水
“二沙头”与周边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从同治十年(1871)《番禺县志》看出一点点端倪:
“二沙之间水狭如港,船多泊焉。二沙之北水东流迳寺右村。沙河水自东北来注之,沙河水源出大沙河,自沙河汛分派西南流竹横沙,入二沙北水,二沙北水东流迳簸箕村(即杨箕村)南”。
据民国23年(1934)岭南社会研究所的《沙南疍民调查报告》称:
“二沙头在广州之东南,长约二华里,宽约一里”。“岛之四面,围以基石,中间为养鱼塘,茨菇田”。“沙北、沙西、沙南三部分各自独立,不相连接”。
1925年,二沙头的“丫”头部分与其他两部分是有水道相同的。
二沙头三部分“凤凰沙”“扩城沙”“海心沙”
沙尾隔一小河,生成一小岛,沙北、沙西、沙南共成一岛,但有小溪相隔,各自不相连接。
南部称“沙南”,又称“凤凰沙”;
西部称“扩城沙”;
北部称“海心沙”;
二沙头的三部分。
最初有三个自然村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的资料:“疍民最初在沙南伐木建水棚于岸旁居住,也有喜欢在艇上居住的,还有一种住所是'筏'跟艇不同,其结构有一半相类似,是用木条或竹紧缚成长方形的木排浮于水面。
初期形成沙北、沙南、沙尾三个自然村;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沙北村改为下源村;沙南村改为南溪村;沙尾村改为贤滘村。
以后南溪和下源之间填高地面,形成一个自然村为沙地街。
正在开发中的二沙头。
“二沙头”改名为“二沙岛”
1989年10月,市地名委员会将二沙头改称为二沙岛。“二沙头”正式改名为“二沙岛”。
到1990年代前后,有文章描述到:“二沙岛的自然环境更是令人向往,'丫’字形河流贯穿全岛,形成岛上有岛,河中有河”。
1989年5月,为拆迁而建的“幸福村”改名为“二沙新村”,即为岛上5个自然村的588户居民、农民的搬迁,兴建了耗资4800万元的新型小区——二沙新村。
二沙新村彻底改善了这些居民、农民的居住条件与环境。新村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8幢,小学、幼儿园各一座,电房、文化站、居委、卫生所、粮店、煤店等商业服务网点2200平方米。
改名“二沙岛”。
海心沙
从农田到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
历史上,珠江中的沙洲有很多。随着和人类的关系密切程度,这些沙洲被赋予了一个一个新的名字。
而“海心沙”实际上是历史上对一些无名的“沙洲”统称而已。
“海心沙”这个名字最后落脚到二沙岛东端的另外一个小沙洲身上,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给她赋予一个新的含义,2000年前后,随着亚运会主会场确定在这个小小的沙洲上举办的时候,“海心沙”这个名字就永远定格在这里了。
早期的沙洲通称为“海心沙”。
海心沙“四兄弟”
当代广州人对“大沙头”“二沙岛”地名很熟悉。不过“二沙岛”的原名叫做“二沙头”,是“大沙头”的“细佬”。它们俩还有一个“大佬”,即“筑横沙”(又名“竹横沙”)。
1870年同治年间的广州地图,三个沙头依次排。不过当时除了筑横沙外,大沙头和二沙头都没有名字,统统叫做“海心沙”。而现在真正的海心沙还没有被纳入视野范围。
沙洲兄弟们。
珠江为什么会这个地段
形成这一系列的“沙”呢?
历史上的东濠长两万五千余英尺,容纳水量面积二千五百余亩。每到雨季,山洪咆哮,水势如万马奔腾,夹带大量泥沙冲出濠口,涌向珠江。
当水流从狭窄水道转向宽阔的河道时,水流分散,冲力大减,形成低压,于是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淤积,年复一年,越积越多,在江心形成江心洲。
每到雨季,东濠长山洪咆哮,水势如万马奔腾。
大沙河与之配合“默契”
如果说单单一个东濠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在东濠口的东边还有一个“兄弟”,那就是大沙河,又叫做“沙河涌”。
大沙河源头也是白云山,不过路径是在白云山和瘦狗岭之间一直向南。
如果说东濠让广州城内的市民们经常感受到水祸的话,那么大沙河则是真正的福泽沿线的两岸村民,也养育了广州东部地区的大批农田:用大沙河水制作的沙河粉闻名全国,大沙河水流经林和村、天河村、杨箕村、寺右村、猎德村,让那些从宋、明就从北方逃难来的人在这里扎根,形成了广州早期的原住民。
东濠和大沙河两条水流,一东一西相互“夹击”,让古代宽阔的珠江北岸逐渐南移,同时在河口形成了几大沙洲——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以及现在广州亚运会主会场建于其上的海心沙。
大沙河。
海心沙的身份变迁
1885年,地图上不见“海心沙”。
1913年,海心沙开始出现。
民国早期的海心沙。
1936年的海心沙。
民国晚期的海心沙。
海心沙位于猎德村南,呈榄状。南部为珠江主航道。
50年代面积约120亩,随着历年珠江水流量减少,海心沙岛不断填江扩展。
至2004年,已经达到240亩,50年来面积扩展了一倍。建国前,该岛一向属猎德村。
1991年航拍的海心沙。
1952年土地改革分田时,将海心沙划归广州园艺场。
1958年公社化时,猎德村将河南(海珠区)的龙母宫围、联合围(面积700亩)换回海心沙。
1958年将今河南(海珠区)珠江边的龙母宫围、联合围700亩(珠江啤酒厂位置)划出换回海心沙。
1976年,海心沙由广州港务局征用。当年作为条件,在猎德村招工名额120个,村民争着去做工人。随后又转给部队。
2010年前的海心沙。(黄亦民摄)
岛上曾有广州海丰鞋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1988年11月22日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达937万美元,具有11条成型生产流水线。
厂房面积26060平方米,职工人数最多时超过6000人。
2000年底,因广州城市规划发展需要,公司搬迁,全部资产转移至新注册成立的广东海丰鞋业有限公司。
2005年海心沙上工厂的正门。
在珠江新城建设方案中,海心沙将建设为旅游公园。2010年俯瞰海心沙。
2021年2月25日,广州第一个跨江人行桥被定名为“海心桥”!与隔壁的“海心沙”呼应。
你好,海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