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旅游者幸福感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I4MDYvMjI1MTU0NDg2XzFfMjAyMTA2MjgwNjAxMDgzOTU=.jpg)
文:旅游学刊
来源公众号:旅游学刊(ID:LYXK_TT)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I4MDYvMjI1MTU0NDg2XzJfMjAyMTA2MjgwNjAxMDg1OTg=.jpg)
https://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zA3ODg2MDczNV8yNjUxODAyMjM5(点击即可播放音频)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探讨源于20世纪80年代Diener关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此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这其中就包括旅游业。
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人们越来越看重旅游活动对旅游者个人的积极作用。然而,仅仅关注旅游活动客体效应的研究则存在一定局限性,简化了对旅游功能与作用的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马凌和朱竑,2018),局限了对人们参与旅游活动更深层次积极效应的挖掘。而旅游者幸福感概念的引入则是从旅游活动主体视角出发,探索旅游更深层次益处的很好尝试。
目前,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主要分为三种导向:
其一,心理领域幸福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成果已相对成熟。早先旅游学者会直接借用心理学中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内涵与测量量表,即用情感要素或生活满意度要素来测量旅游者幸福。
其二,随着心理学幸福感概念的完善和发展,部分学者为了更为全面反映幸福感,则将主观幸福感与实现主义幸福感维度和指标结合起来共同测量旅游者幸福。
其三,近几年少数旅游学者意识到直接借用心理学成熟量表的局限,开始倡导从实现主义视角探索旅游者幸福感的独特内涵。
那么,本期【专题聚焦】推荐来自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学刊》等期刊的14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以上提到的三种不同导向下的部分研究成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1
旅游与主观幸福感
1
Neal J D , Sirgy M J , Uysal M .
The role of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travel/ tourism services and experience in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life and overall lif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9, 44(3):153-163.
该文尝试利用幸福层次模型分析旅游活动满意度与总体生活满意度以及其他特定领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详见下图)。研究的定量分析发现:
(1)休闲生活领域和非休闲生活领域满意度均显著正向影响总体生活满意度。
(2)在家休闲体验满意度对休闲生活领域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3)旅游反思满意度和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对旅游体验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4)旅游各阶段服务(游前、旅途中、目的地和返程后)的满意度对旅游服务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5)旅游反思满意度对旅游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生活满意度层次模型
2
Gilbert D , Abdullah J.
Holiday taking and the sense of well-being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1):103-121.
该文旨在探讨度假活动是否对度假者主观幸福感有影响。研究分别测量了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总体生活满意度与特定生活领域满意度四个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度假活动改变了参与活动者的主观幸福感。与非度假组相比,度假组的人们在旅行后对总体生活满意度评价更高,对人际关系、自我、服务和设施、健康、国家、工作、经济状况和休闲这八个特定生活领域满意度的评价更高。人们在旅行后感受到了更多的积极情感,但其消极情感旅行前后却无显著变化。
另外,研究还发现等待度假可以提高人们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并减少人们的消极情感。从非度假组人们的两个测量阶段数据分析发现长期没有旅行活动可能会使得人们的积极情感降低。
3
Sirgy M J , Kruger P S , Lee D J , et al.
How does a travel trip affect tourists’ life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1, 50(3):261-275.
该文由两个小研究构成,
其中研究一通过定性方法挖掘出人们感知到的旅游活动对特定生活领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
研究二通过定量方法检验了研究一中总结出的旅游活动积极和消极影响与特定生活领域满意度以及总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部分旅游活动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感知显著影响人们的13个特定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如社会生活、休闲生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健康和安全、爱情生活、工作生活、精神生活、旅行生活、艺术和文化、烹饪生活和金融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整体生活满意度。
4
Nawijn J .
Happiness through vacationing: Just a temporary boost or long-term benefit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11, 12(4):651-665.
该文主要探索度假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持续时间。研究通过对3650名荷兰公民两年的追踪调查发现:
(1)在情感平衡方面,度假者比非度假者快乐很多,但两者的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
(2)出游次数和度假的天数对度假者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人们前一年度假产生的高幸福感并不能预测下一年的度假频率。研究认为,度假并不能够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幸福感,更多是积极的情感。
5
Bimonte S , Faralla V .
Happiness and outdoor vacations appreciative versus consumptive tourist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5, 54(2):179-192.
该文根据游客的环境(自然、社会和经济)参与和影响程度将自然目的地的游客分为三类:仅仅欣赏国家公园游客(PPVs)、仅仅海滩度假游客(BVs)、欣赏国家公园同时也进行海滩度假游客(PBVs)。研究发现这三种游客中,仅仅海滩度假游客(BVs)的幸福感最低。各类游客的幸福水平都受到各种各样的个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人际关系,如家庭或友谊。另外,研究发现人们与环境的关系方式也显著影响其幸福感,参与更多欣赏活动的游客通常更关心环境,更有益于所在地区,也会获得更高幸福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类游客的幸福感评分分布图
6
陈晔,张辉,董蒙露.
同行者关乎己?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旅游学刊,
2017,32(08):14-24.
该文引入社会互动理论分析了团队旅游的情境下“游客-游客”的互动行为及其结果,构建了游客间互动、社会联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团队旅游中积极的游客间互动能够促进游客的社会联结,进而提升游客的主观幸福感;而消极的游客间互动则不利于游客的社会联结、降低游客的主观幸福感。社会联结在游客间互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研究模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2
旅游与综合幸福感
7
Scott M, Sarah J.
The happiness factor in tourism: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41(4):42-65.
该文首次尝试将特定生活领域满意度、情感幸福感、总体生活满意度、实现主义幸福感、自尊和韧性多个量表共27个维度汇总为综合的主观幸福感量表。
研究发现对低收入人群(社会旅游者),旅行可以提高他们的特定生活领域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实现主义幸福感的某些方面以及自尊和韧性,但对情感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认为社会旅游者不同于一般旅游者,前者生活中有更多的不利环境和问题,而他们自身所面临的一些环境和问题(例如精神健康和失业等)会减弱旅行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8
Chen Y , Li X R .
Does a happy destination bring you happiness? Evidence from Swiss inboun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8, 65:256-266.
该文旨在考察旅游目的地属性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在幸福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目的地旅游者幸福模型,该模型以目的地形象和服务质量为前因变量,以旅游者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主义幸福感和正负向情感为结果变量。
研究利用2015年瑞士1048名入境游客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地形象与生活满意度、实现主义幸福感、正负向情感呈显著正相关;没有发现服务质量对生活满意度和负向情感有显著影响;旅游者满意度中介了目的地属性(目的地形象和服务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实现主义幸福感、正向情感之间的关系;生活满意度中介了目的地属性(目的地形象和服务质量)与实现主义幸福感、正向情感之间的关系,
此外,生活满意度还中介了游客满意度与实现主义幸福感、正负向情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在旅游中,前因变量对负向情感的影响虽然显著,但影响效果很弱,这表明游客不愿意将他们的旅游经历与负向情感联系起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研究假设关系模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03
旅游与实现主义幸福感
9
张天问,吴明远.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
旅游学刊,
2014,29(10):51-60.
该文以旅游博客的博主为研究对象,利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身心感受的变化。研究发现:
旅游者从居住地世俗生活状态进入旅游环境,通过休闲、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过程,达到消遣、逃逸、认知、审美和移情的目的;享受从生理感知、心理变化和灵性提升不同层级的生命状态,获得深刻的人生经历,再回到居住地惯常环境的历程,实现从世俗到“神圣”再归于平凡的生命状态转换。旅游前美好期待体验、旅游中福乐体验、旅游后温馨回忆体验,成为旅游幸福感的时间构成;享受闲适生活、获得旅游福乐体验、提升积极情绪、减弱不良情绪、感受人际美好,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旅游幸福感的重要内容构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旅游者幸福感构成模型
10
Alexandra C.
Tourism and health: Using positive psychology principles to maximise participants’ wellbeing outcomes – a design concept for charity challeng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5, 23(3): 382-400.
该篇概念性的论文围绕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研究探讨幸福旅游体验活动如何设计。研究通过回顾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总结出了五个可以指导慈善挑战活动改善参与者的幸福感的设计原则,即(1)有意义的活动,(2)目标设定和成就,(3)激活积极特质,(4)积极情绪的表达,以及(5)分享积极事件。研究认为将这五项原则纳入活动设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旅行的健康效益,并有可能促进参与者健康的生活方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旅游体验设计的概念模型
11
Melanie K S, Anya D.
Tourism and wellbeing[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66(9):1-13.
该文探讨了不同幸福感概念与旅游的关系,研究认为幸福感与旅游关系是复杂的,涉及一系列的体验,大多数人在假期中需要一个逃离、放松和休养的机会,偶尔的快乐和享乐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也会出现一个更长期、自我发展或转型的积极结果。在此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个能概括不同幸福感概念和幸福旅游体验间关系的整合模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幸福旅游体验的整合模型
12
Matteucci X, Filep S.
Eudaimonic tourist experiences: the case of flamenco[J].
Leisure Studies,
2017, 36(1): 39-52.
该文通过分析游客的弗拉门戈艺术旅游体验,探索旅游者实现主义幸福感的构成要素。研究利用扎根理论抽离出游客在弗拉门戈艺术旅游体验中的四个关键范畴:
第一,社会和物理环境,指的是塞维利亚的弗拉门戈空间,以及游客与教练和同伴的互动;
第二,挑战的经历,以追求弗拉门戈的艰辛与牺牲为特征。
第三,唤醒,与游客的强烈情感状态有关,如超越感。
第四,自我实现,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自我实现的动机。研究认为对游客弗拉门戈艺术实现主义体验维度的新洞察,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有很高的价值。
13
Uli K, Kirsten R, Rob A.
Experience, Emotion, and Eudaimonia: A Consideration of Tourist Experiences and well-being[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17, 56(5): 651–662.
该文通过调查三种不同的消费情境(漂流、跳伞和观鲸旅游)中游客对同一活动的体验,探讨个人旅游体验的本质,特别是个人旅游体验的结果、情感与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人们参与同一活动,并将这些体验统一描述为难忘、非凡或特殊体验,但他们体验的具体表现却不同。虽然有许多共同因素促成了游客的体验,但这些体验在情感和个人意义方面的个人影响却有很大的不同。游客在旅游中可能会获得一些享乐之外的积极效应。
14
张晓, 刘明, 白长虹.
自然主义视角下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研究[J].
旅游学刊,
2020, 35(5): 37-51.
该文借助哲学领域幸福论思辨,结合开放式问卷文本的质性分析,对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旅游者幸福感是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中对其体验到的外在和内在对象经过内在认知反省后获得的积极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由主体满足要素和主体实现要素两部分组成。旅游者幸福感是一个多维构念,具体由愉悦感、抽离感、临场感、获得感、满足感、能动感和仪式感7个维度构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结语 Epilogue
无论是主观幸福感还是实现主义幸福感,学者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的探索从未停止,幸福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有效地界定将影响到未来旅游者幸福感关系研究的推进。旅游者幸福感研究虽出现了从主观视角向实现主义视角的转向,但现有实现主义视角研究尚处于定性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本期专题笔者希望这几篇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本文是笔者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类和撰写而成,如有分类和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还希望各位作者或读者批评指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