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伤寒论|第七讲(35.38.39) 2024-07-28 16:23:40 第七讲讲述:白发渔礁编辑:达生标蓝:原文标红:药证标绿:知识点前天看到白发伤寒论第一稿整理出来了,还挺感慨的。天使问我叫白发老师讲伤寒论怎么样?我说这个名太平淡了,去掉中间三个字就叫白发伤寒论。李白有首诗叫《侠客行》,金庸也有一本小说叫《侠客行》,一上来就引用李白这首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最后一句是白首太玄经。侠客行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两个人在侠客岛上发现了石刻武功秘籍,叫太玄经,两个人都看不懂,就召集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一起去岛上研究。每十年邀请一次,到岛上的人都如痴如醉,沉醉于武功秘籍不肯回家,但几十年来谁都研究不清楚。秘籍里说一句话,比如十步杀一人,有人这样解释有人那样解释,各种引经据典。结果小说的主角石破天,一个字都不识,一看秘籍上的字都是一个个武功招式图,直接照着练成了太玄经。许多人知识渊博反而容易陷入对字义的解读而看不懂。石破天不识字,不受字义的影响,轻松学会了。中国人陋习,喜欢把文章过度解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这是很讽刺的。我刚学伤寒的时候也发现,好多注家解释都怪怪的,有一次群里发越婢汤解释,说越是高大婢是低下,阴阳五行都套进去说了一大通,解释这个名称越婢汤。看过东汉末年文章的应该知道,越婢汤就是越国一个婢女献上的方子。越女剑就是越国一个女的使用的剑术,越婢汤也是一样,被注家解释到哪里去了。所以我解读伤寒论,相当于做伤寒论导读吧,是引导大家自己去解读伤寒论,教的不是医术,当然也会涉及到,更侧重点,是教怎么去读伤寒论。就像我跟天使讨论多了,天使也发现很多药证。包括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是附子证,后来一试果然是。白首太玄经。玄之又玄的东西,读了一辈子也研究不出来。伤寒论有点类似太玄经。两层意思,一是过度解读,容易误进去一辈子出不来。二是经典嘛,可以让人一辈子去读的。学到老,读到老。所以叫白发伤寒论。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条是伤寒论里出现痛最多的条文,出现了这么多痛。结果后世医家用麻黄汤、桂枝汤还是区分不了,还觉得麻黄汤无汗,桂枝汤有汗。这么多痛,怎么看不见。头痛发热这种很正常的太阳病,桂枝汤也能解麻黄汤也能解,但是出现了身痛腰痛,身疼比较宽泛不知道具体指哪里,腰痛就确定啦。很多人问腰痛用什么方子,其实就是麻黄。骨节疼痛也是,比如说四肢、手腕痛啊,可以用麻黄,不一定用麻黄汤。这边无汗。就是因为无汗才痛,有汗就不痛了。无汗毛孔闭合,津液想出又出不来,就挺痛的,用麻黄一开表就不痛了。恶风,恶寒我是分不清楚,恶风也好,恶寒也好,都是有表证。无汗而喘者,麻黄治喘,但喘得不是特别厉害,这里有杏仁,杏仁也治喘。把这条跟桂枝汤条文一对比,发现桂枝汤除了头痛没说别处痛,葛根汤或者桂枝加葛根汤项背强几几,可能后脖子背上有点痛,腰还没有。一般腰痛或者脖子有点痛,也不一定要用麻黄汤,葛根汤也可以。或者说带麻黄的方子都可以。麻黄桂枝各半汤条文不是说了嘛,麻黄治痒,这里治痛,治身体的表症的痛,这里也看出来,身体、腰、四肢这些都是表,是麻黄治的范围,麻黄治表治痒治痛。平时碰到感冒发烧,不一定要用麻黄汤,葛根汤也可以。怎么鉴别葛根汤,麻黄汤喘的厉害,葛根汤治的喘不会太厉害。后面的小青龙汤,是咳而微喘。另外麻黄汤隐藏的一个症状,有胸闷,胸口会感觉堵得慌。因为有桂枝没有芍药。之前桂枝去芍药汤那里说过了,单用桂枝不用芍药可以治胸闷,所以麻黄汤有胸闷,碰到没有胸闷也没有特别的喘,只是微喘或者微咳嗽,葛根汤也可以,身体有微痛葛根汤也行,小青龙汤也可以,越婢汤也可以,带麻黄的都可以。只有胸闷了,用桂枝不用芍药,又喘的厉害了,这时用麻黄汤比较稳妥。另外,麻黄汤为什么没有生姜呢?因为津液充足,所以适合麻黄汤的人,不是很弱的风一吹就倒的那种人。比如说产妇,产后各种身体疼痛,那绝对不是麻黄汤,小孩生之前可以麻黄汤,难产可以麻黄汤。生下来以后再痛就不可能是麻黄汤啦。麻黄汤是肌肉表面津液充足,就像气球吹的鼓起来快爆炸了,用麻黄开表,汗出来了痛就解了,所以不能有生姜的。体表津液本来已经过度充足啦,再用生姜补进去可能更疼啦。我这两天在想,假如桂枝汤证用了甘草干姜汤,是不是就能造出一个麻黄汤证。纯粹桂枝汤证,毛孔是开着,桂枝汤推一把就解了,如果用了甘草干姜,首先大量甘草关门,把汗孔闭起来,干姜再补充津液,本来脉浮缓的,说不定就变成脉浮紧,会不会不出汗,浑身痛。天使有一个案例,我们都觉得应该用桂枝加厚朴杏仁之类的,结果她意外给的是甘草干姜汤,服了之后出现全身痛疼,后来活动开了自己解了。张仲景说的症状都是从外能观察到的,跟里面内脏没什么特别关系,比如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都是从外能指定的。包括胃,心下,腹中,小腹,都是能够很精确地确定下来的客观位置。可能是故意去避开心肝脾肺肾这些概念。所以有些注解家,觉得伤寒论里没有这个,他的发挥空间来了就大肆讲,很多都这样,其实是扭曲仲景原意的。咱们就看仲景说什么,读懂就行了,其它的解释不要加到伤寒论上。就像石破天一样,不识字反而能练成武功。38.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主之。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这两条都是大青龙汤的条文,胡老认为,大青龙汤是越婢汤和麻黄汤的合方。38条是侧重于麻黄汤的范畴,去解表。39条更侧重于越婢汤的范畴。大青龙汤是伤寒论里用麻黄最大的方子之一,大青龙越婢汤都是六两,大青龙也是挺微危险的,有用大青龙后死掉的。陆渊雷的弟子,给人家用大青龙,没有加生姜大枣,死掉了。还有郝万山伤寒论讲座里也讲到一例,吃了一付挺好,到了晚上又复发。结果又喝了一副,就汗出不止,最后死了。那个人得了大青龙证,用了大青龙一剂,汗出烧退了,然后又发烧了,因为已经出过汗了,就是桂枝汤证。如果再用大青龙,就汗出不止,甚至四肢厥逆,心慌,这种状态用四逆汤。用大量炙甘草,把窍穴封起来,用干姜补充津液,用附子保护住器官不至于衰竭,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用四逆汤,而是选择西医的输液,不知道为什么。38、39条,有一个有争议的地方,38条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为什么用大青龙呢?脉浮紧是对的,太阳中风不对。39条,伤寒是麻黄汤证,又写脉浮缓。搞不清怎么回事。有的人说应该调换一下,就是太阳中风脉浮缓、伤寒脉浮紧,这才像话。其实我们对比麻黄汤和大青龙,发现麻黄汤里没有生姜,大青龙有生姜,说明大青龙证是需要补体液的,麻黄汤不需要,所以大青龙汤证的人,应该要比麻黄汤证的人的弱一点,所以条文才说太阳中风。而且麻黄汤是无汗而喘者,大青龙是不汗出而烦躁者。还看药物组成,大青龙里也有杏仁,也可以有喘。同样大青龙里有桂枝没有芍药,可以有胸闷。没有胸闷的话,用葛根汤就行了。脉呢,太阳中风,又说脉浮缓,说明大青龙的脉不一定非要像麻黄汤那样脉浮紧,不一定是津液很充足的那种,39条也说身不疼但重,而38条只说一个身疼。没有像麻黄汤那样强调,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所以大青龙证可以疼也可以不疼,不像麻黄汤疼得那么厉害,也就是津液不是太充沛。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葛根汤证的人,用了桂枝汤,没能发出汗,变成了不汗出而烦躁。本来用葛根汤能好,误认为了太阳中风。所以我在讲桂枝汤的时候,说桂枝汤风险要比葛根汤大,桂枝汤喝了以后可能变成28条,也可能变成大青龙汤证,葛根汤更稳妥一点。张飞来了用麻黄汤很正常,弱一点的刘备来了,给他用桂枝汤,结果他毛孔是封住的,喝了桂枝汤以后,没发出汗来。为什么这里说不汗出而烦躁者,不说无汗呀?麻黄汤直接说无汗而喘。不汗出说明是发过汗没发出来,所以说不汗出。用什么发汗呢?不是用麻黄汤,肯定用的就是桂枝汤,为什么?前面说太阳中风,所以太阳中风以后,隐藏了一点,就是他喝了桂枝汤,不汗出,结果更烦躁,这时候脉浮紧,是喝了桂桂枝以后出现的脉浮紧,这时候是大青龙汤证。只有一些弱弱的人,出现了麻黄汤证,喝大青龙才会危险。如果碰到张飞这种强人,喝了大青龙不会危险。特别弱的人,只能喝一剂,不能喝多了。一剂开窍了,再喝就催命了。39条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我给别人用大青龙,没有这么用过,只是自己尝试过,我麻黄用到了36克,只有一点心慌,也没有什么大事,正常人用大青龙,也问题不大。身不疼但重,身体感觉重,是饮在体表,饮在四肢,用麻黄去发一下,应该就好了。这条应该还有其它的症状,比如脉浮紧,趋势应该是想表解。如果是脉沉,或者腹痛,就是真武汤,下解。主要是看它的趋势是什么。 需要康平本伤寒论电子版,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康平本”。 一起学经方 经方医案,经方资料,经方医论。6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东汉末年 仲景经方的学习,运用和宣传78篇原创内容公众号附大青龙医案两例案一:1927年春假,随族人同舟由沪至屏风山。有雷某之子,年20岁,患病甚重。其父代诉:“初因劳作往返,抵家热甚,遂用井水沐浴,拂晓即发寒热。年事方壮,不以为意,三天犹不退,虽经治乃日甚一日。”是时,其妻携扶出室,为之易衣,但病人云冷甚,坚拒去被,语气高亢,欲饮冷茶。又见患者虽萎顿,但面色缘缘正赤,目光炯炯有神,唇周焦燥破裂,上有血迹。问:“衄乎?”其妻答:“齿鼻均有血,前天才开始,量并不多。”试令张口,腥热之气喷人,龈间亦有血迹,舌质色红,苔灰白干燥。脉浮数,一息六至以上,按其胸腹,皮肤干燥,抚之热如炙,腹柔软,遍寻无痛处,脾可触及。小溲赤热,六天来大便共两次,色黄不黑。腹诊之顷,时时蜷缩,口亦为噤。问:“曾有过汗否?”曰:“病至今日,从未出汗,故乘热给药,希能出些汗把热退去,但吃药后只觉烦热难过,汗则丝毫没有。”余始为大青龙汤证,然患者有衄血一症,是否血热?继思之:舌质不绛,神识不昏,未见斑疹,加以大渴喜冷饮,显然邪尚在气而未入血。既未入血,则致衄之由,仍系《伤寒论》所谓:“剧者必衄”者“阳气重”。乃书案云:热为寒困,欲透未解,愈郁愈炽,阳气重故衄。大渴引饮喜冷,神清舌不绛,未涉营血分,犹可辛温透汗。盖表之严寒不解,里之炽热不除也,然气热已经弥漫,焦头烂额堪虞,势非略参辛凉不可。大青龙汤主之:麻黄六钱(18g),桂枝二钱(6g),生石膏八钱(24g),杏仁五钱(15g),甘草二钱(6g)。1剂。书毕觉病情虽然延续1周,但正年壮,病机与方药无间,其效可必。乃嘱其父曰:“服后能得汗,则热亦当随之而退。”此时舟人催行,遂匆匆告别。不日束装返沪,亦未及问其后果。抵校,将所录脉案就教于陆师渊雷,讵料陆师阅后谓:“病固大青龙汤证,但所用者究系何方?从药量比例,或可云仿之大青龙,但所列药物则非,称之为麻杏甘石加桂枝,亦可称之为麻黄汤加石膏,诚非马非驴汤。”余谓:“姜枣在本方非属必要,故舍而未用。”师对此语,大为不然,曰:“仲景方不特药量之比严谨之至,即一药之取舍,效若天渊,《伤寒论》中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当时虽唯唯,然内心实不折服。遂又质之章师次公,并告己意。章先生云:“陆君之言诚然!余所欲知者,乃药后以何方继?”对曰:“未也。”章师曰:“对如此重病,投如此峻剂,而不预谋善后,安危难卜,非万全策。”陡闻此教,顿觉冷水灌顶,虽欲亟知其果而不能。暑假再返,遂偕造雷家。其父曰:服药一煎,不久即出汗很多,怕冷怕热,口渴难过,病好了一大半,深夜服二煎,但汗不如白天之多,不过热未退清。家人以药虽贱却验,又赎1剂。服后,汗较昨天更多,且一直不止,热虽退清,但怕冷更甚;继而四肢亦冷,浑身如冰,四肢抽筋,依次神识昏迷,话也不能说,如此一昼夜,延至深夜而亡。”含泪唏嘘,惨不忍闻,余心为之碎,实无言可慰。——《医林误案》案二: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前辈,在好些年前就跟我说,你是讲《伤寒论》的,在讲《伤寒论》中的大青龙汤证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大家只要出了一次汗了,就不要再给他用大青龙汤。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南方行医。 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发烧、身痛、胸闷、烦躁,请他去看病,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就开了一会大青龙汤,而且特别告诉他,吃完了出了汗就不要再吃了。这是上午看的病,下午,因为那时候个体行医总是要出诊嘛,出诊回来以后,路过那个亲戚的家门口,看到那个亲戚坐着藤椅,在房子外面乘凉,说你怎么样啊,烧退了没有?他说你了你的药真好,出了一大身汗,现在胸也不怎么闷了,心也不烦了,好像也不怎么发烧了,你放心吧。他说,那你就不要再吃第二次了,说我已经把药渣倒掉了,这是正午的事,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个医生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把他吵醒了。开门一看,是那个病人的妻子,那个病人的妻子非常的惊慌,说你快去看看吧。怎么回事啊?他到了晚上又有点发烧,又有点心烦,特别可惜把那个药倒掉了。然后他非得让我拿着这个药方到镇上去抓药,我到那个药店抓药,那个药店的人说,你瞧,这不是上午王先生的方子,已经抓了吗,王先生只说一付,没有他的签字,那我不能给你抓药。那时候,药店是对病人负责,没有医生的签字,就不能再给它抓药,不像现在,想办法让你多抓。后来她没有办法,托一个亲戚走后门,到另外一个药店抓了一付药,回去煮上吃,吃完了就没有想到大汗淋漓不止,到现在手脚也凉了,眼睛也不睁了,话也不能说了,快去看看。我们这位年轻的大夫,心里知道大事不好。那个时候大概是30年代,输液的技术传入中国没多久,他自己还不会,他自己的一个朋友是学西医的,会输液,赶快把那个朋友半夜又把他叫起来,两人一起带着输液瓶子,到病人家里。到那里一看,脉也摸不到了,然后输液,血管也全瘪了,亡阴脱水啊,血压下降啊,流体就没输进去。他们两个也不会静脉血管切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静脉血管切开这个技术,病人就这样死掉了。所以我们这位老前辈就以这个例子告诉我,真正的是大青龙汤证,吃了一次,出了汗了,即使病情有所反复,也不要再用大青龙汤。——《郝万山讲伤寒论》 赞 (0) 相关推荐 《伤寒论》太阳病上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上篇 伤寒论的第一篇,太阳篇占整个伤寒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五运六气,十二个时辰分六个气,病情恶化会传经,往内传,则是由太阳进入阳明或少阳:若进入阳明则不再传,停在阳明:若是进入少阳 ... 连载丨《伤寒辅行录》(1) ◆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发热恶寒,如疟状者,麻黄桂枝汤主之,桂枝麻黄汤亦主之. ◆伤寒表未解,干呕发热而咳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外证已,仍咳而呕渴 ...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七、感冒、发烧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感冒.发烧 [辩证诊断] 1.脉浮数.发热恶寒: (1)风寒:数为阳虚,头项痛.身痛.骨节痛.腰脊痛:呕逆. (2)痈疡:数为实热,痛为一处:饮食如常. 2.(1)内伤发热,时热时止 ... 白发伤寒论|第七十讲(389.390) 第七十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回逆汤主之. 和上面一条相互看.又是又 ... 白发伤寒论|第七十一讲(173) 第七十一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就是这个人本来吐利的,然后给他发一下汗,解掉了.脉平 ... 白发伤寒论|第七十二讲(395.396.397.398) 第七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这个散没用过,方子里面有很多海产品,牡蛎.海藻啊 ... 白发伤寒论|第六讲(34) 第六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新出来两个药黄芩和黄连.这条文什么意思 ... 白发伤寒论|第四讲(31) 第四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今天早上起床,一开窗,闻到一股桂花的香味儿.大概小区里桂树比较多,现在桂花开了,一整天都有点暗香浮动.桂花很 ... 白发伤寒论|第八讲(40.41) 第八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 白发伤寒论|第十讲(46.48.55.67) 第十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麻黄汤主之. 这条比宋本 ... 白发伤寒论|第十一讲(68.69.70.71) 我们的目的不是更合理的解释,我们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应用,一个观点,如果能指导临床,那我们就保留,如果不能,那我们就抛弃. 白发渔樵 现在大部分伤寒论讲解都是向外求,五运六气也好,脏腑经络也好,六经八纲也 ... 白发伤寒论|第十七讲(96)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注疏<伤寒论>的已有四百多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毫无依傍地直接阅读原文,从白文下功夫,反复研读,才能辨出<伤寒论>的真味道来,这样才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