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古黄河故道

江苏为什么会有条“废黄河”?
打开今天的江苏地形图,你就会发现在今天的淮安、徐州与宿迁等地有一条河流被标注为“废黄河”,或许大家总是心生好奇,为何流经河南与山东的黄河会出现在江苏呢?这一切要从黄河历史上的几次大改道说起。
一、黄河改道的国家战略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多泥沙的河流,先秦时这里有“浊河”之称,到了1世纪左右,文献记载:“河水重浊”。在唐之前河字作为专名,只是指今天的黄河,到了唐代黄河开始成为其固定的称呼。
历史上的黄河就有“善淤、善徙、善决”的特点,因为黄河的含沙量较大,导致每一次决口给沿线的百姓带来重大的自然灾害,所以每当黄河出现大决口时,改道并且统一河道,就成为治理黄河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据文献资料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有近一千五百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的改道。
从10世纪开始,黄河下游的决堤更是愈演愈烈,因此,让黄河改道就成为当时国家必然的选择。 
▲历史上黄河的改道情况
而荒诞的是,宋代黄河改道江苏入海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因为黄河下游经常决堤这么简单。南宋建炎一年(公元1127年),刚刚灭掉辽的金人背弃了与宋的盟约,举兵南下。
不久就攻破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宋徽宗与宋钦宗一并被金人虏走,宋代黄河沿岸的根基尽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宋代残余的皇室势力为了躲避金兵的追逐不得不举国南迁。
就在靖康之难发生的第二年(公元1128年),宋代守将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就在今天河南滑县的李固渡扒开河堤,以期能够通过人为的制造黄河决口,来阻止金兵进一步南进的步伐。
一百多年后当蒙古人南下灭金时,金国也如法炮制了当年宋阻止金兵南下的措施,扒开黄河口,这些事件是不是和抗战时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南下扒开花园口做法如出一辙。
人为决口的后果就是促使黄河东决,决口的黄河经鲁西南与苏北,汇泗入海。从此黄河东流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河南浚县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年时间里以东南流入淮河为常,这是黄河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到了元明时期,黄河决口的趋势更加严重,每次决口黄河都会侵占淮河的支流水系,而此时治河已经成为摆在统治者与地方官员面前的主要问题。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代的水利专家贾鲁开始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整治。贾鲁采用疏塞并举,先疏后塞的方法多次对黄河故道进行治理,最后形成了一条河南封丘至徐州夺淮入海的黄河故道,史称“贾鲁河”
二、废黄河的形成
明代,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苏湖熟,天下足”江南贡赋成为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关键,而保证贡赋顺利的重点就是京杭大运河畅通。由于明代京杭大运河有很长一段是与黄河相连的,从此治河的主要目的就变成了保运
到了16世纪中叶为了对黄河进行彻底的治理,明政府派水利专家潘季驯主持治理河道,潘季驯在今天江苏洪泽湖一带修筑高家堰,抬高了洪泽湖的水位,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法,对洪泽湖下游的泥沙进行冲积,将淤塞的黄河泥沙排入大海。
潘季驯对河流治理另外的一个贡献就是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固定为单一的河道,因为在这前黄河每次出现决堤时,黄河会从原本一条河流,变为好几条河流,迭为主次,极为混乱,所以对黄河河道的统一就成为了治河重点之一,而这条单一的河道就成为了上文中提到的“废黄河”的前世,但为什么称之为“废黄河”,还要从清代中晚期黄河决口说起。

▲铜瓦厢决口后黄河的变化

18世纪中叶黄河水患日益加剧,由于长期的泥沙堆积,在今天开封一线形成了“地上悬河”的景观,1843年黄河再一次在河南中牟的九堡决口,黄河从今贾鲁河夺颍河、涡河入淮,这成为了我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水患,这次水患也成为了黄河第六次大改道的前奏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黄河在今天开封兰考一带的铜瓦厢再次决口,但这次黄河的决口方向是沿着山东的大清河而上,穿过运河夺大清河入海,最终在今天山东东营市的利津与垦利县之间入海,并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黄河入海口,至此,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才算结束。
铜瓦厢决口后,清政府因忙于对付太平天国起义,所以没有经费与经历修筑决口的黄河,在之后数十年的时间里黄河呈现出水势散漫,摇摆不定的情况。直到1876年黄河沿线的河堤才得以固定下来,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黄河河道。
巧合的是,原来那条潘季驯所修筑的那条单一的黄河,并没有因为黄河的改道而被淤塞,后来人们为了区分现今黄河和夺淮入海时黄河的区别,故起名为“废黄河”
三、黄河改道的后遗症
黄河的再次改道虽然结束了几百年来黄河淮入海的历史,但是这一次改道直接摧毁了淮河流域的经济。
首先,黄河在每次泛滥时,会将大量的泥沙带出黄河沿岸周边的土地上,当水退去时沙土便留在了当地,由于黄河中泥沙沙质过粗,再加上长期的排水不畅,从而引起了土地盐碱化的加速,促使农田土地的肥力降低,这直接给当地农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此外,河流改道以后,留下了许多枯河床和自然堤、人工堤上沙质沉积物,在长期风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沙堤,吞噬了大片农田、房屋,破坏了城市、交通道路,留下了沙荒。
黄河曾大小改道决口达一千五百多次,其中几次大改道,对黄淮平原沉积物的影响最为明显。各次的改道,均在黄淮平原形成微度高起的岗地。平行于岗地间有明显的槽状洼地以及附近大面积的沙丘堆积
黄河的决口也直接改变了黄淮平原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这一区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水系与湖泊,这些湖泊大有通航与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地区的水流流量与改善当地的小气候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经过黄河一次次泛滥与袭夺河流与湖泊多断流或者变为平地。少了这些可以调节水源的湖泊与河流,让黄河更是进入了一个经常决口的恶性循环。
黄河的改道与决口带来的另外重大问题就是因决口而产生洪涝灾害,历史上黄河每次决口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田园,夺取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在黄河流域的历史上制造了无数的悲剧。
从黄河夺淮的时期,黄河决口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黄河决口而造成的洪涝灾害,有增无减。以清代为例,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编的《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的资料反映,在1736-1855年这120年时间里黄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总计有2800余次,其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的1571次洪涝灾害,这些洪涝绝大部分是由黄河决溢所造成的。
铜瓦厢决口后,黄河的决口次数反而增多,虽然此时黄河已经远离淮河,但淮河流域地区却经常受到黄河洪水的波及,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豫东、鲁西南、皖北与苏北各县,在晚清至民国这段时间都有受到过黄河决口带来的影响。
最后就是黄河改道与决口对运河的影响。从元代开始,大运河的漕运便成为了国家财政交通线的命脉,元代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改道,将原来经过河南的大运河,改到为经今天苏北与山东。
这次改道也促使黄河成为了苏北至鲁西南一带大运河的主要水源补给,所以黄河的稳定直接影响了运河漕运的畅通。因为运河的改道,促使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崛起了一批如济宁、淮阴、高邮等商业城市。
而这些运河城市,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败,清末时黄河的不断决口,运河的畅通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淮河水系的颍河、涡河等均受到黄河的长期袭夺,致使这些淮河水系被泥沙淤浅,而没有了航运的便利。
虽然济宁到江南段的运河因为水源充足,还能勉强维持,但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不久随着津浦铁路(从天津至南京浦口区)的修通,火车很快代替了漕运成为了南北物资来往主要通道,再加上津浦铁路的路线不再经淮安,而是改走了安徽,至此以淮安为中心的运河城市彻底衰落。由于交通的不便,直到去年淮安地区才修通了直通南京等地的高铁。
▲今天的苏北灌溉总渠
黄淮平原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地区。但是宋代黄河夺淮入海之后,特别是从明清开始,黄河每一次的决堤都会给黄淮平原带来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立体的,首先因为黄河改道和决口会引起大规模的洪涝灾害,这些洪涝灾害会破坏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洪涝次数的叠加会促使本地区土壤盐碱化,甚至是加速运河水系的淤废,即使黄河的决口在一定时期被抑制住了,但是这些次生灾害带来的影响仍然会长期存在。
今天废黄河静静的流淌在江苏的土地上,但在废黄河平静的背后却是一段艰辛的黄河治理史。

参考文献

1.满志敏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5年。

2.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4.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长水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宿迁之行早晚前后的时间,只是匆匆地走了一下古黄河故道的部分地区,才深深感觉到项王故里宿迁市不仅仅有沿途所见美丽的林荫大道,更有以古黄河为主题的生态廊道,不愧为乾隆皇帝盛赞的“第一江山春好处”,乃至于六下江南五驻于此。难得的晨雾,更让楚楚宿迁如处仙境一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