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V&A博物馆对话艺术家洪浩:用影像观察自身
◣ 洪浩作品展览现场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档案式生活记录:我的消费
扫描自己的消费,让我看到自己其实也是被消费人群中的一员。
“我的东西”这一系列作品是一个档案式项目。我从2001年开始,一直做到2012年,一共做了12年。12年在中国属相的概念里正好是一个轮回,就像一个生命的周期。《我的东西之一》创作于2001年,亦是该系列的首件作品。
2000年,电脑已经在中国普及,相关的硬件设备,比如打印机、扫描仪,也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我想或许可以用扫描仪进行创作。和照相机不同,你无法把扫描仪带到街头,去捕捉社会的流动或风景,扫描仪大多时候只能在室内使用,尤其当时的台式机还很厚重,我的创作就这样被限制在了室内。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越来越国际化,这种与国际的接轨不仅在经济和贸易的层面,还包括生活方式。面对城市的巨大变化,以及消费主义和现代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开始转向对自身生活的观察。
◣ 洪浩,《我的东西1号》作品细节,扫描拼贴,2001,博物馆编号FE.10-2016 © Hong Hao
为观众提供一个切入现实的角度
我的创作并不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很难做到。但它可以给观众提供一个切入现实的角度。如果没有艺术,人们也就失去了一次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机会。
我创作的观念是在创作过程中慢慢发展、完善起来的。最初我并不是打算扫描每一天的消费物,只是当时扫描仪刚被推行,我对它呈现的视觉效果比较好奇而已;另外我的创作是一种对自我和现实的观察,去发现我们是怎么生活的,我们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反”摄影的过程
实物扫描这种获取影像的途径吸引我的是一种“反摄影”的呈现,因为我觉得这是对摄影概念的颠覆,它拓展了我对摄影的认识。
《我的东西》系列是通过扫描仪扫描实物完成的。摄影与扫描的差异之一是人与被摄取物的关系:扫描仪的工作方式要求人的身体与扫描物必须在一种零距离的接触中完成,“触”的过程会有感受与态度的发生。所以作品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自己亲手拿过和放过的,拿起放下也是我们每天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动作,工作与生活在这里保持了一种一致性。但照相机获取图像过程却会让我们失去了对对象的“体验”。在观看上,扫描仪工作时镜头与人眼看到的视觉正好相反,我们不能同时看到一件物品的同一部分。在摄影中,摄影师必须和被摄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扫描时,创作者必须去触碰物品。也就是说“我的东西”系列中所有被扫描的物品都是我身体触摸过的,由此产生了一种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凝聚力。同时,扫描仪是等比例还原的,比起人们常说的摄影的客观性,扫描的客观性更加绝对,它甚至有一种证据感。扫描我们的消费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证据。
◣ 洪浩,《我的东西1号》作品细节,扫描拼贴,2001,博物馆编号FE.10-2016 © Hong Hao
◣ 洪浩作品于V&A博物馆中国展厅展出
V&A博物馆
跨越时间维度的展示
V&A博物馆收藏的丰富性以及开放性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局限于古代艺术品的收藏,还包括很多当代的设计,可以说是把最古老的和最时髦的混搭在一起。
古代和当代、高雅和流行也可以在一起,不一定是对立的。博物馆跨越时间的维度,把古代与当代并置,让观众既能看到我们的过去,也看到我们今天。
V&A博物馆
期待与你相遇
洪浩
生于1965年,中国北京
洪浩1989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北京。自三十年前的成名作“藏经”系列开始,洪浩以敏锐的艺术直觉与恰当的距离感保持着对当代社会的冷静观察。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员,洪浩的艺术探索与时代价值体系的变化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在认识与表达层面与社会变化保持实时的共振。无论是洪浩早期作品中针对全球格局下本土文化价值及身份认同的思考,还是自 2001 年延续至今的对于消费社会的档案学式的研究,均反映出洪浩冷静而节制的美学趣味背后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介入愿望,并在持续三十年的创作探索中构建出一套稳定而自洽的价值认定系统及视觉系统。洪浩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即频繁地在国内外重要展览中亮相。洪浩的作品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广泛收藏,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美国洛杉矶保罗盖蒂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