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均,再没有和...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均,再没有和朱自清打招呼的情况下,私自拿走了朱自清的工资,为此,父子俩反目成仇。直到1925年,朱自清收到了父亲的求和信,朱自清才想起父亲曾为他做的一切,于是写下《背影》。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是一名官人,也是一位封建传统的人,因为家底厚实而且官运亨通,他擅自安排好了朱自清的一切。

1912年,朱鸿均给14岁的朱自清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扬州名医的独家女武仲谦。1916年,朱自清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父亲便催促他早点回家结婚。

可朱自清刚结婚不久,朱鸿均便被调到徐州任职,接连纳了好几房太太,其中一个姨太太潘氏听闻,便跑到徐州大闹,场面弄得一度尴尬。

无奈之下,朱鸿均只好给姨太太们钱,把她们都打发走了。而他也被上头怪罪,工作也丢了,这一大家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变得愈发拮据。

朱自清虽然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但也无能为力,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从北大提前毕业,随后回到母校任职。

一开始,朱自清每个月会将工资的一半拿回家里养活家人,而另外一半,则用在自己的小家庭上。

不久后,朱自清便升官了,收入相较之前也有所提高,可朱鸿均却不满意,他觉得朱自清赚的还是太少了。

可没过多久,朱自清的妻子再次怀孕,他也不得不把收入更多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这样一来,朱鸿均就更为不满了。

于是,朱鸿均再没有通知朱自清的情况下,私下联合朱自清学校的校长,由学校统一将薪水交给朱鸿均。

本来,由于家道中落,朱鸿均的脾气就变得更叫狂躁,动不动就会骂人,而武仲谦是个爱笑的女子,对此,朱鸿均曾说她:“家里都这样了,你还笑得出来。”

为此,武仲谦受气后变得郁郁寡欢,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朱自清知道后,便以此为素材为妻子写下了《笑的历史》。

朱鸿均一看到这部小说,勃然大怒,本来被父亲支走薪水的朱自清就有一股怨气,加上妻子受气,他一起之下带着妻子孩子辞职前往宁波。

这也意味着,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彻 底闹僵了,虽然中间有过一次和解的机会,却更加加深了父子俩的矛盾。

1922年,朱自清想要缓和和父亲的关系,便带着妻儿回到老家,可朱鸿均还是不能咽下这口气,便不让朱自清进门。

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朱鸿均虽然同意朱自清进门,可是却不搭理朱自清,一句话都不和他说,朱自清在家待了几天后,只能返程。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到家中,父子俩便谈论起朱自清的工资应该怎么支配,朱鸿均觉得自己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还说到,让朱自清好好管管那个爱笑的妻子。

这一次,父子俩多年积蓄的恩怨再次爆发得不可收拾,正式决裂。虽然离开家之后几年,朱自清还是会按时寄钱给父亲,但他和父亲再也没有联络过。

1925年,朱自清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信,信里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收到父亲的信后,朱自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回忆起此前,他离开南京去北京读书,父亲执意要去浦口火车站送别的情景,悲从中来,他写下了《背影》,开头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而朱鸿均看到这篇文章时,手不止的颤抖,眼睛就像会放光一样。父子俩的矛盾也在这一刻终于冰释前嫌。

@张粒粒

朱自清父子矛盾的背后源于父亲的独断专横,但可能也是他爱朱自清爱的过深,在朱自清出生之前,他前面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了。所以,朱鸿均把很多心血都倾注在了朱自清身上。

晚年,朱鸿均没落了,他只能从儿子身上获取依靠,可是朱自清并不顺从他的意愿,父子俩的关系只能恶化。

好在,随着时间流逝,矛盾终于被化解,朱自清也终于读懂父亲,与父亲和解,没有造成遗憾。

曾经看到一句话:人过30,回家叫声父母,还有人应答,就是这个世上成年人最幸福的事情。

珍惜身边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