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见心烦不宁的效方
黄连阿胶汤首见于《伤寒论》,是仲景经典方中的代表方剂。心肾二者同属于少阴经,黄连阿胶汤临床中对于调整少阴之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阿胶汤
作者/李彩云
【原文】
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汤方(苦甘咸寒法):黄连四钱,黄芩一钱,阿胶三钱,白芍一钱,鸡子黄二枚。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滓,纳胶烊尽,再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日三服。(《温病条辨》下焦篇11)
【释义】
温病邪热传下焦足少阴肾经,真阴耗损将要枯竭,而邪火仍然炽盛,症见心烦不宁,不能入睡的,用黄连阿胶汤治疗。
本条所讲的是阴液虽已亏虚,而温热实邪仍然炽盛的证候。本证出现的心烦不宁,是由于阳热实邪挟心火炽盛于上,使心脏的阴液没有存留之处,阴阳不能交通所致,故出现心中烦躁、难过不适的症状;不能入睡,是因为阳气亢盛而不能进入阴分,而阴液亏虚又不能接受阳气进入所致,因此即使想睡,怎么能够入睡呢。本证从病机角度而言,阴和阳都已产生病理变化,不能相互协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病情严重,距死亡已经不远。所以治疗用黄芩与黄连配合,通过清泻在外的实火而坚敛在内的真阴;用白芍与阿胶相配合,通过保护内在真阴而平抑亢盛于外的阳气。方名之所以称黄连阿胶汤,是取黄连性味之刚强以抗御侵扰心经的邪热,阿胶性味之柔润以保护心脏的阴液的意思。本方交通心肾、调和阴阳作用的奥妙之处,全在于用了鸡子黄这味药。前人在讲鸡子黄时都说:鸡属于八卦中的“巽”卦,与风木相应。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而木能生火,所以属于风木的鸡,便自然获得了能生心火的母气。因为它色呈红赤,所以能够入心经。前人所说的这些内容,只不过是子虚补母的道理,虽然不错,但还没有说清楚其中的奥妙所在。鸡子黄有地球的形象,属于血肉有情一类的药物,具有生生不断的特性,是安定中焦的理想药物。它具有甘草的功能而又优于甘草。因为它正中有孔,所以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安定中焦而又能通达到上焦和下焦,有类似莲子的奇妙功用。鸡子黄性味和平,能使偏亢的阳气不再炽盛,而虚弱的真阴得到恢复;其气味焦臭,所以能上补心阴;其味甘而咸,所以又能下补肾阴。此外,佛教有地上的水可被风火消灼的比喻,本证若一旦出现肝风内动的变化,则阴液必然会被完全消灼干净,而鸡子黄能镇守并安定中焦,可通达上下心肾,配合阿胶就能预防虚风内动的产生。
【临床应用】
黄连阿胶汤具有养阴泻火、益肾宁心的功效,主治少阴病不寐,证见心中烦,不得卧。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症悉平。加减:用于怔忡,加五味子敛心气之耗散,珍珠末安神定惊;不寐,更用龟板、五味子养阴敛阴;羚羊骨、珍珠末清肝镇惊,泽泻泻肝火;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盗汗,加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生地黄、枸杞子调护肝肾;浮小麦止汗。
【案例】
1.张瑞医案:赵某,女,31岁,公务员,2015年4月3日初诊。患者以“心烦不寐2月余”来诊。患者诉每入夜则久久难眠,痛苦万分,自购多种安眠药内服罔效;心悸不安,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舌生疮;二便正常,纳可;查见其面色红赤,精神萎靡,舌色红绛少苔,双脉细数。乙未之岁,湿土司天,时入初夏,君火加临,予黄连阿胶汤出入,药用:黄连15g,黄芩9g,阿胶12g(黄酒蒸后烊兑),白芍15g,鸡子黄2枚(冲服),生龙牡(各)25g(先煎)。7剂,水煎服。2015年4月10日二诊:患者服上药5剂后,即可安寐3小时。心烦心悸消失,五心热减,唯口中疮疡仍在,虚火上炎,余热未清,原方再加天门冬10g,继进7剂。2015年4月17日三诊:诸症悉愈,舌脉正常。拟予二冬膏调理善后。
2.王自立医案:患者赵某,女,65岁。头晕、心悸10余年,曾多次住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西医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近日因心情不畅致头晕、心悸加重,夜不能寐,甚则彻夜不眠,患者痛苦异常,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家人邀请王老出诊。诊其脉,脉弦、细数,观其舌,舌红少苔。中医诊断为眩晕(高血压病)。证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患者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脑,则头晕;阴不制阳,心火亢盛,热扰神明,则不寐。治则:滋阴制阳,交通心肾。处方:黄连阿胶汤合酸仁汤化裁。药物组成:黄连10g,白芍15g,酸枣仁15g,知母10g,川芎10g,阿胶(烊化)10g,鸡子黄(冲)2枚,生甘草10g。3剂,水煎分服,1剂/天。二诊:服药3剂后夜寐明显好转,头晕、心悸等症状有所减轻,血压150/110mmHg。遵上方化裁治疗,服10余剂,诸症若失,血压130/90mmHg。三诊后以丸剂续服,缓图其功。
3.王自立医案:患者张某,女,48岁。患者自述心烦易怒,失眠2年,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小时,且入寐困难,多梦。病发后每晚睡前服安定片,已由开始1片增至2片,被某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后效果不佳,遂求治于王老。症见:心烦不寐,眩晕,常伴心悸,五心烦热,手心汗出多,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不寐。证属:肾水不足,心火亢盛。患者年近五旬,肝肾渐亏,肾水不足,不能制火,心火亢盛,发为此病。治则:滋肾清火。药物组成:黄连10g,阿胶(烊化)10g,白芍15g,黄芩10g,鸡子黄(冲)2枚,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龙骨(先煎)30g,牡蛎(煎)30g。3剂,水煎服,1剂/天。并嘱患者停服西药。二诊:患者服药后每晚能睡5~6小时,且夜梦减少。上方加酸枣仁30g,继服。2周后睡眠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均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