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二十或三十岁时就死了,余生只变了自己的影子

上学那会儿,酷爱读书,且喜在笔记本上,抄下漂亮的句子。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自传体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有这样一段话,至今犹记: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时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说腔走板。”

许是二十岁的列车,距离终点相距无几之故,近一段日子,对自身和光同尘的批判,愈加苛责;对己身随波逐流的忧虑,越发焦灼。

倘若真可假装,朝拾雨露、暮伴云归,表面忙碌、实而苟且,却仍能安心泰然,也就罢了。然而,认同大多数人所谓“正确”的轨道,全无意识地听命于那永恒的无常,潦潦草草走完这不复返的一生,又与我骨子里的血液,实难调和。

好友总劝我,别太较真儿,苍茫人生,匆匆岁月,何必太难为自己呢。你看,同学Z现在不过得挺好么?名校硕士毕业的她,学生时代就在翻译圈小有名气,却放弃了外企光鲜亮丽的高薪职位,一毕业,就嫁给了一位资产千万的生意人,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前段时间见到,身段曼妙,妆容精致,生活可谓如鱼得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问道。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好友调皮地眨眼。

我没再应声。

鲁迅先生笔下,有一类人物形象,文学评论家统称为“觉醒者”,如《伤逝》中的子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他们是封建社会中最早觉醒的那批人,自觉担任起启蒙大众的职责,自觉肩负起社会改革的重任,但在一个世代相传、吃人与被吃的社会里,无力对抗,人生理想被现实击碎,生命力一点点消磨,痛苦而孤独。

但他们的痛苦,是“人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痛苦;他们的孤独,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独。

在物质急速膨胀、精神日益萎顿的当下,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年轻人,我相信,夜深人静、卧床难寐之时,肯定都曾在扪心自问之时,幡然醒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然后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迈出左脚右脚跟上机械而重复的生活。”

然后,第二天,闹铃响起,阳光缱绻,你从被窝里慢腾腾爬出来,无意识地刷完牙洗完脸,睡眼惺忪就挤进了地铁。一天也是在这般无意识中流走了。

夜幕降临,你竟回忆不起,白天究竟做了什么,要不是手里如影随形的手机散发着温热,可能甚至忘了,自己还活着。于是,你又开始为自己的庸庸碌碌、蹉跎岁月而悔恨不已。

当下的时代,早已远去了金戈铁马、鼓角争鸣,我们都是一群基本生活在自我“小忧伤”里的人,最大的痛苦,决然不是魏连殳般,为着改革社会,“觉醒了,却无路可走”;我们最大的悲哀,来源于“清醒了,却下不了决心去改变”,根源于缺少了那份遇河搭桥、遇山开路的勇气。

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缅怀鲁迅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如今,太多人,过了二十岁,确乎肉体活着,精神已经死了。

因为铭记罗曼.罗兰的话语,不想在二十或三十岁后,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2017年,我便认真在记事本上,写下一直想做但却始终没有迈出步子去做的事儿。重拾瑜伽,便是其中之一。

周末,去寓所附近的健身房,上了一次瑜伽体验课。教练老师一露面,我的脑海里,便闪过一句诗来,“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她面色红润,身姿曼妙,声音清脆,轻盈地在前方的垫上落座。

那是我上过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体验课了。整堂课,老师并没有带我们进行瑜伽练习,而是娓娓而谈,分享起修心养性的凡此种种来。

当了解到,老师已经65岁,我实在不能相信。她的精神活力,最多只看得出三十五六岁的模样。当再知晓,老师还患过乳腺癌,做过乳房切割,我就真是震惊了。

老师说,美丽地活着,是她一生的信仰。43岁那年,查出乳腺癌,切割乳房后,也曾异常苦痛,意志消沉。但看着为自己担忧的子女,便很快走出了阴郁绝望的状态,开始每天用心记录身体的各种变化,包括情绪变化,然后适时调整饮食作息。

就这样,术后半年,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在这之后,她开始学习跳舞、练习瑜伽、修习国画。经过5年多的坚持,50岁那年,她提前辞去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开始兼职做瑜伽教练和国画老师。

我问她,“是否有舞蹈绘画基础呢?”

老师说,“打年轻就感兴趣,但一直没学,都是零基础。”

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能去做某件事的年龄,只有不想做它的人。人,永远不要为自己设限。”

老师用这句话,结束了体验课。

今早,还没从周末的疲倦中苏醒过来,我就坐上了班车。习惯性打开BBC英语新闻阅读,就读到了这位叫做罗伯特.马尚的法国老头儿的故事。

BBC报道,105岁的罗伯特·马尚(Robert Marchand)在单车骑行中,创造了这一最新年龄段组的纪录。在巴黎附近的Saint-Quentin-en-Yvelines自行车赛车馆,他骑出了一小时22.5公里的成绩。据他本人说,其实还可以骑得更快一些。

以105岁的高龄,依然活跃在自行车室内赛车场上,马尚是全世界唯一接受如此挑战的百岁老人。“我每天都骑10到20公里,但我不会在野外训练,我怕感冒。”参加过二战的马尚,自1943年丧偶以来,一直独居,78岁时,开始认真地进行自行车赛车训练。

自此以后,这位身高1米52、目前体重50公斤的老爷爷,每一次投入的出场,都会令观众们兴奋鼓舞。而且,高龄的他,不仅是赛车能手,还经常参加各种其它体育项目。90岁之后,他再次遇到新爱。

读完后,我赶紧伸直佝偻的身子,深为汗颜。

诸如那位65岁的瑜伽“姐姐”、这位105岁的骑行“哥哥”般,让人咂舌的励志老人,实则并不少见,他们的勇气与活力,往往令我们这些所谓的“年轻人”自叹不如。

相信很多朋友,都一定读过德国旅美散文家塞缪尔.厄尔曼的那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年轻》。

这篇曾被麦克阿瑟将军在二战中经常引用,以便鼓舞士气的短文,当初在美国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轰动;后来传到日本,文中观点成为诸多日本人生活哲学的基础。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多年来,《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此文译本很多,而我独爱王佐良先生的译文,全文如下: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如若你读罢此文,内心依旧如死水般,激不起半点涟漪,那么,我需要提醒你,亲爱的朋友,或许你才年方二十,实则确垂垂老矣。

人生最好的状态,在我看来,就是不放弃希望,不停止成长。而要不停止成长,就得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而不努力,不学习,不思考,还总爱抱怨发牢骚,却是如今我们中许多人的通病。

前一段时间,华为副总裁任正非在一次演讲中,就尖锐指出了当今年轻人被“朋友圈”绑架的事实。但任老对80、90后的年轻人仍然寄予厚望,呼吁年轻人减少无益的朋友圈,不要在朋友圈中消耗人生和青春,青春要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无益地去消耗。

怎样让青春变得更加美好?

任老援引美国西点军校训练士兵的例子,建议年轻人要不断强健体魄,以坚强的意志、不折的毅力、乐观的精神,顽强地学习,积极地奉献。

保持学习思考的状态,人就会拥有精神气,有了精神气,也才会茁壮成长。有些朋友一听,每天保持成长,多可怕的一件事?

成长,并不是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成长包含在你每一份坚持里。你若每天睡前都能读完10页书,这就是一种成长;你若每天都能定量进行有氧运动,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成长,也并不是一下子长成参天大树,成长蕴涵在每一份认真里。你若即使不喜欢手头的工作,也能认真将它做好极致,这就是一种成长;你若哪怕是在蹲下去欣赏路边的一朵花时,也能用心去感受它的美,这难道不是一种成长?

我最怕你对我说,都已经老了,哪里还有力气成长。

我也最怕你告诉我,就是斗不过“安逸”,实在没有勇气成长。

我们都该保持成长的状态,不论处在哪个年龄段;我们都要保持成长的姿态,无论身处何样的境地里。

我是女性,所以我也尤其不爱听女性朋友对我说,我都结婚了,这一辈子的工作就完成了。以后的事,该由我的男人或婚姻负责。

在我看来,人生,没有谁能够偷懒。难道日常生活中,没有见多管不住身心的先生? 你我如果不成长,注定与幸福无缘。

所以,年轻的我们,实在该把最美的时光花在自我成长与提升上去,不要在二十岁或三十岁就开始变成自己的影子,耗费本就短暂的一生。

若能如此,纵然80岁,依然可以优雅从容地游走,活出18岁的模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