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用口语和听力锤炼文字
刚刚我试探性的说了一句:今天我不打算写日记了。话音刚落,就听见吴老板带头欢呼道:哦耶,太棒了!三宝同学也跟着起哄:哦耶,太棒了!
想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好难呀,不仅要时不时敲打一下自己心里冒出的懒虫,以及周期性的懈怠,还得时刻提防着“外在骚扰”。
今天从头到尾翻了翻自己写过的公众号,大概也是这样一条“坎坷路”:勇气一路锐减,很多应该坚持的时刻都没有坚持住!或者是自己写不下去了,或者是外在的干扰让写作无法继续。事后总结,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自己。有过前车之鉴,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摔倒吧?
即使今天无话可说,也要打开电脑,把“无话可说”四个字敲下来。
今天早起看了一集李子柒的视频,这一集里,她用自己种植的马兰草制作蓝靛泥块,染布,蜡染,缝制衣裳。一如她之前的每一个视频,画面很美,节奏很稳,不急不躁的。我愿意相信这些事情,她真的会做;也相信在呈现的最终画面之外,还有很多不成功的镜头。艺术创作,有时候需要原生态,有时候需要努力接近完美。
白天在家玩录音频,对于一点点接近完美,感触很深。
我把自己之前写过的《读城》文字稿拿来朗读,每朗读一遍,都忍不住要批评自己一遍:我说,这段文字是你写的吗?简直惨不忍睹啊!居然还曾经把它们发给于老师看,哎呀呀,现在想起来都脸红啊!
阅读文字和朗读文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以前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文章“读出来”,真正朗读那种。因为是自媒体写作,基本一遍写完就发布了——不会校对文字错误,不会梳理逻辑疏漏,更不会体会文字转换成声音时可能出现的瑕疵。前两天给另一个读城活动提交文字稿,组织方要求必须把自己的文章录一段音频发过去,这一录,就录出了“新天地”了。
怪不得白居易以前写完诗要读给阿婆听,能让人听进去的文字,乃是更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字。怪不得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时候,总觉得这些文字娓娓道来,好像作者就坐在面前一样,想来,这些经典著作,无一不是经过口语听力的锤炼。
连着几天,吴老板都霸占着遥控器,领着全家人看《叶问》系列。从《叶问4》看到《叶问2》,三部电影,不同时空,似乎讲的都是一个故事:习武之人,走哪打哪儿。他们爷俩对格斗类镜头分外来劲,我则理所当然的关注着叶太太的旗袍,关注着柴米油盐的生活。
《叶问2》里有两个片段印象很深。一个是日军侵略,兵荒马乱的年代,佛山市民排队抢购大米。叶师傅也挤在队伍里,卖米的人认得他,就多给他小半瓢米。第二个情节是:因为没了收入,叶师傅也必须出去找活干。一帮人挤在工厂大门口,举着手大喊:老板要我吧要我吧,我有力气!工厂老板一眼在人群中认出叶师傅,马上关照他:叶师傅,你也出来找活干啦?快进来吧。
以前看电影遇到这类镜头,几乎没什么感觉,认为那不过是电影常用的表现手法而已。但是今天居然看得走心了!可能因为最近总听见朋友们在讨论买米买面的事情吧?
全球抗击疫情的当下,人们都在担心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会受到影响,毕竟,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人都不必为吃饱肚子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