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使用细辛,是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苓甘...
最初使用细辛,是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苓甘五味姜辛汤之中。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严重恶寒的感冒、过敏性鼻炎,可取得较好疗效,而苓甘五味姜辛汤则是用于急性气管炎,形寒畏冷,痰多清冷,但却又无明显表证的患者,疗效颇佳。
曾遇一患者,干咳少痰,舌红苔少,予以养阴清肺药却无进展,细查其脉,右寸能察觉脉紧而郁,但脉位较深,非麻杏石甘汤浮紧中空的郁象,在养阴药中加入细辛,复诊时患者称咳嗽大减。细辛能入肺肾二经,其所发寒气,是直入足少阴之寒,而麻黄所发之寒,应是手太阴肺经之寒,两者寒邪所入层次不同。《药品化义》认为:“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者,以此从内托出。”也可作为佐证。
从脉而论,使用细辛的脉象,一般是沉弦或是弦紧,但麻黄的紧脉一般是浮紧,如是脉郁作咳的麻杏石甘汤证,更多的局限于右寸,如果是外感风寒所致的表证,则是整体性浮弦而紧的脉,笔者倾向于使用麻桂剂或是柴桂剂,如果沉弦或是弦紧但脉型较细而无力,则会考虑麻辛附剂。
而此例患者久咳不愈,既有舌红少津等肺阴不足之象,右寸脉有紧而郁的见证,所郁脉位较深,采取养阴透邪并用,竟得良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