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将至,老祖宗留有6句谚语,充满大智慧
小满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夏季的第2个节气。今年5月21日将迎来“小满节气”,这意味着冬小麦即将成熟,籽粒饱满度达小满还没饱满;华南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大部,强对流天气增多,降雨量增大,江河渐满。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反映一个时期的雨水情况。因此,古人对这个节气非常重视,留下来不少关于“小满”的农谚俗语。这些谚语在古农耕文明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毕竟这是古人结合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虽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包含有大智慧!
一、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在黄河中下游传统的冬小麦主产区,小满节气如果降雨少,小麦会面临“减产”的危险。这个时期,正值小麦灌浆饱满期的最后冲刺阶段,只小满并未饱满。如果降雨量少,还容易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蒸腾作用大,容易形成干热风。在这“双重”气候条件下,会影响小麦籽粒干物质的形成,籽粒无法饱满,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冬小麦在这灌浆期的“灌浆水”不能缺!有了雨水或者灌溉水的滋润,不仅可以有效补充小麦灌浆期所需水分,又能有效降低地温,避免干热风的发生。小麦等夏粮籽实饱满度高,确保夏粮的丰产丰收!
二、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小满节气,最忌讳大风。在冬小麦的产区,此时麦穗“小满”沉甸甸,头重脚轻。此时,很快就到了麦期,如果刮大风,通常又伴随有降雨,如果持续时间过长,非常容易造成小麦倒伏,就会减产。在南方地区,受到暖湿气流影响,正值雨水丰沛的季节。大风往往预示着强对流天气形成,极端天气还有可能伴随有冰雹等气象灾害。大风加上暴雨,局部偶有冰雹降临,果树枝头上的果子,多半是要掉落一地,空空如也!
这句谚语实事求是的形容在小满节气,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风雨,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小满节气忌大风等极端天气,必要时需要架设防雹网保护高附加值作物。
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到了小满节气,是一个农事农忙的季节。俗语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就不能让小麦缺了水分供给,因此,古人抗旱就会用到水车;这个时节,不少地方越冬油菜收割完毕,脱粒下来的油菜籽,就会用到油车压榨菜籽油;在养蚕的南方地区,小满节气前后,又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时候,那么,蚕农就要用到丝车缫丝。
可以说这个时节,这“三车”在古代都会用到,因此,人们都非常忙碌,忙的晕头转向。更加凸显了水在这个季节对作物的重要性。
四、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如果小满节气不下雨,或者降雨量少,特别是雨水丰沛地区,在这个容易降雨的时期不下雨,那么,往往意味着这年有可能发生干旱情况。用夸张的说:“干断田坎”,来形容干旱的严峻性。
关于这个时期不下雨,还有俗话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可见这个时候的降雨,在古代就是气候变化的“风向标”。因此,在小满节气,人们应要做好防涝抗旱准备,确保农业收成好,生活幸福安康!
五、小满有雨麦收好,稻花田里说丰年
这句谚语,说明在小满节气期间,有雨水对于即将收获的小麦,以及插秧水稻生产的重要性。此时小麦趋于成熟,才能更好转化成干物质——麦秸杆坚挺,不易倒伏,且麦粒饱满;水稻水稻,从秧苗开始,水稻基本上一生与水为伴,靠水的滋养,提供其生长养分。如果雨水充足,稻田里有充足的水,那么,无论是插秧,或者水稻正常生长,都非常有利,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小满节气,大蒜到了收获的季节,因此蒜农们都开始采收大蒜。如果不及时采收,在这个每年暖湿气流活动频繁的时期,通常降雨量比较足。如果把大蒜泡在田里,高温高湿很容易让大蒜烂到地里,就白忙活了。因此,到了这个时节,该收获大蒜就要及时抢收,不能拖,不能等,以防气候有变。
村里就曾经有人家,种大蒜多,在小满节气期间没有及时收获完,结果遇到持续的阴雨天,加上雨过天晴后的骄阳高温,几亩大蒜烂到地里,白忙活了。是这句农谚最好的例证,意味深长!
随着小满节气到来,意味着高温多雨的季节来临,是农作物生长、趋于成熟、收获的重要节气,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因此,古人很看重这个节气,留下了很多关于“小满”的农谚俗语。这些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是在今天,依旧对人们有重要的警示意义,这充分显示了老祖宗们的大智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