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投资领域慢慢成长的?
写在前面:作为一个97年的“韭浪”,截止4.16日,我已经和且慢相伴了368天,作为相伴一周年的纪念,我打算将自己的成长之路回顾一下并投稿至且慢,和各位同路人分享我的思考及感悟。
01
开始:对生活的热爱
与去年很多被火热行情吸引入市的朋友不同,我在19年末开始接触到了理财投资,犹记得当时买入的第一笔基金是中证银行ETF联接基金。
现在回想起我为何会在当时并不火热的行情中开始接触基金,原因应该是对生活的热爱。
19年刚毕业就来到了深圳,作为在祖国西北长大的孩子,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新鲜,正是对这种新鲜的“热爱”,我意识到我应该要多赚钱了!
得益于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财商,在基金和股票中,我选择了从基金中的指数基金开始学起,指数基金的知识体系,让正确的投资理念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
02
03
由于E大的组合是在且慢平台上,我就下载了且慢准备跟车。
“放下焦虑、全情生活”,看到这句话时,我对且慢的第一印象便有了质的提升。
不同于其他平台纷繁缭绕的广告和良莠不齐的投资大V,且慢简约、质朴的风格让我有了极大的好感,消除了金钱投资天生带来的隔阂和陌生,这份“受托人”信任,让我将那时候可投资的钱全部放进且慢,买入了长赢。
模糊的记得,在买入后的不久,行情就来了,每天晚上最开心事情就是每天晚上打开且慢,看收益多少。
但似乎,且慢上并没有歌舞升平的气氛,只有固定在那里的推荐阅读和同路人文章,仿佛与世隔绝一样。这倒提醒了我,事情似乎也没有那么简单,我应该冷静下来。
后面的一段时间里,在“四笔钱”的指导下,我又配置了一部分“我要稳稳的幸福”,维持了均衡的股债比,且给自己和父母配置了保险,至此,才开始了真正的“理财”,理财就是理生活,金融投资从来都不是与生活割裂开来的。
04
随着自己经历的越来越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脑子里总是充满着对投资的各种碎片化的想法,例如:
“E大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车”、“发车为什么要买这个品种”、“好的资产配置真的能穿越牛熊吗”、“情绪指标如何观察”···
或许这就是“输”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些想法驱使着我去探索他人操作背后的逻辑和思考,受孟岩的影响,我也开始写自己的投资心得,每段时间把自己新的体会记录下来,并不时的看以前的文字。
与大佬的文章常读常新不同的是:我经常发觉现在的自己并不赞同当时的想法,也就是说,过去的自己一直记录着错误的东西。
但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知道,人的认知是呈螺旋增长的,经过多次否定,我们才有了自己认可的真知,想到这点,我就强迫自己在有想法的苗头后就赶紧挖掘并记录下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知。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现在对投资的思考就是我们未来收益的源泉,我也建议各位同路人能不定期的记录并复盘一下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天才的想法往往来源于一瞬。
05
敲下这个副标题后,发现与且慢陪伴的公众号不谋而合。
近一段时间以来,投顾这个词频繁浮现在投资者的眼前。去年,且慢上线了自动跟车功能,更好的实现了投顾功能,对于投资者来说,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操作,将更多的时间转移回工作和生活中,温暖地实现了陪伴。
此外,投顾理念中也包含着投资者教育,我们都知道,A股作为一个不太成熟的市场,亏钱的人很多,并且亏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说到底其实是认知的缺陷。
投资者教育可以慢慢地改变这一现状,但是任重而道远。
明白错的人可以改正,但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错了,所以我觉得且慢“同路人”就很有效率地将一批具有相同投资理念的人吸引到了一起并且共同进步,也希望且慢能将投资者教育继续做下去,让大家都能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诠释新时代的“普惠金融”。
资产有复利增长,同样的,认知也会有复利增长,加强自己的认知一方面是自我学习,另一方面就是与他人交流。
将且慢看做是自己投资路上的朋友,不断地与大家交流感悟,我们都会变成更好的人。
未来,我会坚定的同E大、同大家、同且慢一起走下去,祝福E大万事如意,祝福大家资产加零,祝福且慢越办越好~
-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