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避暑记——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6)
青岛避暑记
重读《郁达夫全集》日记卷札记(6)
蒋增福
《避暑地日记》记于青岛,时间为1934年7月6日至8月14日,共计一个月加一周。虽说所记大多为避暑地的生活工作和旅游,但笔者则读出了许多“热”字!欢迎者热烈,来访者热烈,游览景处皆热点,为着应付约稿题辞、赠言、演讲和宴请,几度热闹!
当然,其时的真真的热确在杭州,去青岛前一日,亦即《避暑地日记》首日,7月6日所记的杭州,实是酷热难熬,为今人极难想象。
自前两星期起杭州在火烧酷热之中。水银柱升至百零五六度以上,路上柏油融化,中暑而死者,日有七八人。河水井水干涸,晚上非至午夜过后,甚至二点,方能略睡,床椅竹席,尽如热水壶。热之今与年大约可算空前,或者可谓绝后,不得已,偕家人等于上午八时乘早车去上海,打算附便船至青岛小住一二月,因友人汪静之、卢叔恒等曾来信邀过。
估计那时杭州的人口,现在的十分之一也不到,却中暑而死者,日有七八人。坐车船三日后抵达“绿荫红瓦、参差错落的青岛市区,果然汗也不流,大约最高也不过九十度的温度,青岛果然是凉,晚上尤冷,盖棉被睡,气候似深秋。”较之三天前的杭州,好比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有了这样的好环境,他在日记中写道:“以后就打算暑假中的工作程序,大的卢骚的译稿,汪水云的诗,以及德文短篇一二篇的翻译,为必做的工作。此外则写些关于山东,如青岛、崂山、曲阜、泰山等处的记载,或者也可以成一册书。”只是“能否创作,还是问题,若有适当的材料,则写它一两个短篇并不难。以后第一当收敛精神,第二当整理思想,第三才是游山玩水”。何况游山玩水也是寻找适当的材料,搞创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出所料,能否创作确是问题?如“昨日起的闷热,欲写作嫌太热”;如《人世间》《论语》等的外来催稿者增多,除当地的《正报》必须应答外,自己原先的《工作程序》只能放弃;并且打算“以后在青岛的日子,不得不略减少些。”但“大量阅读产生的联想,也会激发创作欲,亦曰自加压力。”想起了一个从前想做而未写的题材,是暴露资产阶级的淫乱的,能写一二万字同(英文)《新天方夜谭》中的短篇有相似的内容。本想叫做《芜城夜话》。
当然,影响其难能静心创作的还有眼前的纷繁,“午后有当地《正报》赵和张二记者采访;接着是《北洋巨报》记者来访”;“晚上山东大学的访谈”;还有许、张、纪、周诸君的约请饭局,每晚都要坐谈到11点多,别说工作程序,连生活起居也被打乱了……
于是决定去游崂山。去崂山的前夜,还得留下(赶作)《青岛杂事诗》:
万斛涛头一岛青,正因死士义田横。
而今刘豫称齐帝,唱破家山饰太平。
游崂山有多条线路可走,他们此行走的是经李村、九水等,名胜景点颇多,令他们诗兴大发,边走边吟。郁达夫在日记中记有“过李村、九水一带,见瓜田内有守夜棚舍”即打油:
果树槐秧次第成,崂山一带色菁菁。
民风东鲁仍环薄,到处瓜田有夜棚。
在路上缓步之中,且走且吟,又成几句打油:
堂堂国土盈朝野,不及栾家一女郎。
舞到剑飞人隐处,月明满地滚青霜。
他还于当日写有赠青岛市多报记者诗:
一将功成万马暗,是谁纵敌教南侵?
诸君珍重春秋笔,记取遗民井底声。
也许是有缘的巧合,相距43年后的1987年,郁达夫的侄女婿黄苗子游青岛崂山时,与郁达夫当年走的是同一条路线,并且把泰山题在蔚竹庵下端路旁巨石上的旧作,书写刻之:
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
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还不止于此,黄苗子这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艺术家,又在溪之尽头鱼鳞峡处,自书一七律刻在大石上:
游踪不到鱼鳞峡,不识崂山风景奇。
三面苍崖萦壁树,千重涧水汇清溪。
我初目眩疑似幻,水作琴音引梦思。
觅句艰难未惬意,故园写出无声诗。
也许真乃巧合源自缘,相隔53年后的1991年,我这位郁达夫的小老乡,随杭州市文联代表团去青岛考察时游崂山,也是走的同一条路线,所不同的是,游中轧不进诗热大合唱;还有令郁达夫不曾想到的,当年他写的《青岛杂事诗》已被作为当地推广旅游的宣传片。我们是在海边的新华社驻青岛招待所见到的。此房各室的电视机一打开,都是郁达夫的诗——万斛涛头一岛青……
作者介绍
蒋增福,1934年生,浙江富阳人,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任富阳县文教科(局)科员,主要从事城乡扫盲工作,后参与《富阳县志》编撰,又为县委党校秘书,80年代初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党委书记,后迁任政协常委兼秘书长,又迁任文联主席,1995年退休,任富阳市文联名誉主席、郁达夫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系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80年代后从事乡邑文史调查和郁达夫研究,曾参与采写编撰《富阳风貌》《富阳文史资料》《100个富阳人》等系列丛书,并倡办地方文艺刊物《富春江》和《郁达夫研究通讯》。30余年笔耕不缀,出版专著《郁达夫及其家族女性》《鹳山魂》《富春闻见录》《走近三国》《富春文集》等;主编或参与编撰《郁达夫手迹》《众说郁达夫》《抗战中的郁达夫》《历代诗人咏富阳》《富春江今古散文选》《富春江畔话三国》《见字如晤——文坛师友书信集》等,多次获杭州市优秀作家奖,“五个一工程奖”,郁达夫文艺奖。
排版|盛玉峰1565811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