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联手小康股份,重庆版“特斯拉”呼之欲出?
文丨西部菌
最近一段时间的财经热点中,新能源车企以刷屏之势,贡献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特斯拉刹车事件持续发酵,同样出现在上海车展上且宣称坚决不造车的华为,日前也宣布正式开始进场了。
据悉,首款合作车型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赛力斯正是重庆传统车企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记者在位于重庆万象城的华为授权体验店看到,新车已连夜运到该门店展出,消费者可以在5处线下体验中心试乘体验,官网预定后提车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华龙网
小康股份的官网显示,已经正式入驻华为旗舰店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接下来将陆续入驻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4大城市,五月将实现批量交付。
消息公布后,小康的股价快速拉升。那么,华为造车概念的处女秀,为何选择联手小康?
科技巨头华为和传统老牌车企小康的合作,是否意味着重庆版的特斯拉,已经越来越近了?
01
这次推出的赛力斯SF5,其实不是最新车型,去年4月,赛力斯重庆两江工厂内曾举行了一场交车仪式,主角就是赛力斯SF5,定位中高端市场,对标理想ONE,目前已经上市。
根据公开宣传,现在市售的车型中,就已经搭载了华为的一些技术。而这次新推出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在打上“华为智选”概念同时,做出了一些升级,如降低价格、增加续航。
来源:华龙网
下面是几组相关数据: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定位“高性能电驱轿跑SUV”,两驱版售价21.68万元;四驱版售价24.68万元。
在纯电模式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可实现续航180公里(NEDC),满足城市日常通勤;最长可实现1000+公里(NEDC)续航,随时尽情地远行自驾。
严格来说,在旗舰店开始卖车的华为,目前还谈不上“造车”,它更多还是以传统车企的整车技术为基础,将华为的系统和生态融入其中。
用华为自己的话来讲,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所以,在小康之外,华为的合作伙伴比较多,公布的已经有广汽、北汽、长安等。而联手北汽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还被视作华为造车概念的第一款车。
来源:格隆汇
但相对于其他合作伙伴、合作车型,联手小康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此举有着相当特殊的意义,这至少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这款车最先在华为旗舰店亮相,也是首个在华为终端渠道里销售的量产车型品牌。对双方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破冰意义。
其次,如小康方面所提到的,“小康是目前和华为合作得最快最多的车企”——包括搭载的华为产品最多,车型最快量产等。
前不久,市场甚至出现了华为打算10亿美元收购小康股份一定比例股份的传言,这一说法未经证实,但也从侧面说明二者的合作已经相当深入,资金介入程度较深。
02
在百度、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下场,进军新能源造车领域时,宣布绝不造车的华为,也开始深度介入这条产业链,其实并不奇怪。
华为现在的处境众所周知。2020年的年报显示,华为的增长已大幅放缓,全年营收为8914亿元,同比仅增长3.8%。而在此前三年,华为均能实现约19%的同比增长。
但是,华为为何选择知名度更低的小康股份呢?
在传统汽车行业,小康不算是头部品牌,但造车的技术和经验还是比较成熟的,在前些年它曾是国内微型车的龙头之一。小康所在的重庆,也有比较齐整的汽车工业产业链。
再者,二者的合作基础比较好。2019年初,小康就和华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这为后续华为进场“造车”、卖车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对于华为来说,在芯片被卡脖子的背景下,依托现成的车企、现成的车型,可以提升产业布局的效率。相对于小米从0开始、三年后亮相的速度,华为无疑赢得了更加宝贵的时间。
来源:网络
另一方面,和传统车企合作,将互联网的生态和系统融入到传统汽车中,而不是亲自进场搭建生产线造车,提升了效率,更大大节省了资金成本。当然,也是开辟手机外的新增长点。
对小康而言,有华为的资源和技术加持,意义也是相当重大的。
事实上,此前小康推出的赛力斯SF5,虽然定位颇高,并且有特斯拉前CEO团队坐镇,但这款车的在市场上反响平平,销量惨淡,几乎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
比如在之前的《二线城市风口战!小康赛力斯,会是重庆的特斯拉吗?》中,西部菌提到,赛力斯SF5去年10月单月销量,只有300辆;前10月的累计销量,也只有670辆,不到特斯拉Model 3单月销售的零头。
抛开设计、性价比等方面不谈,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的原始版本销量惨淡,小康股份作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过于保守,缺少足够的互联网资源和营销基因,无疑是重要因素。
新能源造车,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华为的线下门店资源相当丰富,相对于传统车企通过4S店卖车,这种模式让汽车离消费者更近了,对打响品牌的帮助会很大。
据公开报道,双方已经就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借助华为全国2万个网点中的部分进行销售达成一致。
如果能充分用好这些线下的渠道资源,小康完全有机会在新能源领域站上新台阶。
03
财务方面,小康最近几年的表现,基本都低于外界的预期。尤其是盈利能力,小康股份的归母净利润连年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
2019年,小康股份归母净利润为0.67亿元。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去年的归母净利润或下滑到-17.80亿元到-13.80亿元,出现亏损。
在传统汽车市场步入存量时代的前提下,业绩持续下滑的小康股份,为了寻找新增长点,在新能源造车上也是卯足了干劲。
来源:网络
比如去年推出赛力斯SF5的前后,小康股份曾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本腾挪动作,吸收了东风小康作为全资子公司,还成功联手重庆两江新区,收获了地方的背书和资金支持。
金康新能源工厂位于重庆两江新区,而在三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两江新区将指定主体或基金共同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由SPV向金康新能源投资20亿元。
回头来看,落后半拍的小康股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这一系列动作,为小康和华为的合作奠定了条件,也埋下了伏笔。
但即便有华为的加持,要想在众多已经有一定市场版图的造车新势力中突围,甚至是达到特斯拉那样的份额和影响力,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新能源造车毕竟是长期投入,需要时机,需要足够的技术沉淀,更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砸进去——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的国产造车新势力,都没有实现盈利,即便是销量最高的蔚来。
小康此前宣称,要拿出100亿元进行新能源造车。在盈利能力不断下滑的前提下,这场烧钱的战役,小康能不能持续打下去呢?
来源:小康股份官网
小康股份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整个小康工业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9357辆;销量为20275辆,别说特斯拉,距离国产造车新势力,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正因如此,面对华为造车概念带来的股价异动,在前两天发布的《关于媒体报道情况说明及风险提示公告》中,小康股份就特意提醒道: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涌现新的竞争者,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公司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在新能源赛道上,小康本身就已经慢了半拍,面对传统车企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多重势力的竞争,前面的路途注定会比较坎坷。
不管怎么说,我们祝福小康,也希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如蔚来之于合肥,小鹏之于广州一样,“重庆造”也能够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