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体系”如何参与“文本运动”?
任何理论体系的趋向成熟后,它的壁垒或边界就逐步消失了,这不是危言耸听。
胡塞尔在描述、论证“几何学起源”过程中认为:几何学的起源不是当时的几何学家发明这个“观念”的时候,而是当这个“观念”逐步被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被提出来的时候,并此以后开始了漫长旅行,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其实就是说:当最初的几何学家发明了几何学观念后,作为作者的这套“思想观念”就“死了”。这就像田径运动赛场的接力赛,当后一个选手从前一个接过接力棒后,前一个实际上就退出赛场,后面的情况就与自己无关了。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当一个理论体系接近成熟时,它的壁垒自觉或不自觉的“塌陷”了,开始了与其他理论对接、交流,融合,同时也意味着“元典理论”的消失。
这就是罗兰巴特意义的“文本运动”,这个以上曾提到过。任何“孤立”的理论体系是不存在的,它首先就是某个系统中的“分子”。当它被置入一个更大系统后,自然就成为这个大系统网络上的一个“纽结”,无数的人们参与了对这个“网络”的“编织”,这个参与进来的“纽结”与其它“纽结”被编织在一起,生成一个完全不同于原“纽结”的大网络,并且,这个元典的“纽结”在不断被编织、被解读、被阐释和改造过程,面目全非,消失在这个“大文本”的海洋中…
就以当今流行的儒学为例:孔子创制了这个思想文化体系后,它的“壁垒”很快就被攻破了…接着就是那个悬置其“外王”、“养浩然之气”的“孟学”、汉儒的“公羊学“、以与为本”的魏晋玄学、“天人图式”的“董学”、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孔学…,现今儒学又成为论证“和谐”或道德伦理的思想工具…,所有这些变异、改写与那个元典儒学母体结构没有多少关系了,但改写或篡改的人们无不说“继承发扬了儒学传统…”。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和道德文化,这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于是就必然需要创造不同的“思想型”或“范式”为其服务。这也就决定了思想文化不可能是连续性的,而是非连续的“断裂”…
所有的思想文化结构…它的形式、连贯性、可理解性都被消解在无限的意指流之中,从而在其“废墟”上生成新的思想文化结构。任何思想文化体系,一旦进入解读诠释层面,肯定不会是这个原体系的层层累积,而是在其过程中通过被分类、移植、置换、颠覆、重构,重新配置而被融入其它思想文化体系,这就意味着原先那个母体消失。
与其它文化符号一样,思想文化体系也是符号,只不过是更为复杂的符号,但它也是遵循其它文化符号运作的路径,更是相互寄生在文本运动的大网,其壁垒没有厚薄之分,只有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价值被文本编织?又在无限运动中生成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