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火看出你是阴虚还是阳虚,get适合自己的食谱、药物、养生法
走路也可以治病?来听潘毅教授讲人体内的「火」。
阴虚火旺的人能喝凉茶吗?
通常的虚火多指阴虚火旺,其内在逻辑是:阴阳是相互制约的,当人体的阴液(比如水分)少了,制约不住阳,阳就相对多了,阳的特征是热,所以就容易显出火热之象。
平素体质表现:易上火,较常人怕热,耐寒(如果同时也怕冷的不算此类),手足心热,易有烦热感,易口干、进食干燥或煎炸之品则感不适,体形多瘦,易盗汗,易颧红,或午后面红、面部易有热感,目干涩,唇红,皮肤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偏红,舌上少苔或水份少,脉细数。
特点:反复发作,以清热方式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差。
食忌:忌温热煎炸之品。
这种火的根在阴液不足,按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治疗就该滋阴为主,而不是清热为主。
他们该不该喝凉茶?
那要看是哪一种凉茶了。
如果是苦味为主的,就不该喝,因为苦能燥湿,燥湿就易伤阴;
但如果凉茶是以甘味为主的,比如茅根竹蔗胡萝卜马蹄水,因甘寒能生津,所以偶而喝喝也无大碍。
但凉茶毕竟是清热为主,不是滋阴为主,所以也不主张多喝。
适宜食物:枸杞叶、番茄、银耳、木耳、无花果、橄榄、苹果、甜瓜、西瓜、罗汉果、桑椹、黑芝麻、桃、梨、猪肺、牛奶、燕窝、龟、蜂蜜等
食忌:温热、煎炸饮食。
常用药物:百合、玉竹、枸杞子、北沙参、麦冬、天冬、女贞子、石斛、鳖甲、熟地黄、生地黄、白芍、柏子仁、阿胶、龟胶。
常用中成药:据阴虚的不同部位或方向,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麻仁润肠丸、麻仁丸、生脉饮、天王补心丸(丹)等。
阳虚阳浮者,凉茶不能碰
虚火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阳虚阳浮,这也可以说是假火。我们前面提到的火须辨真假,辨的重心就是它。
假火的原理:阳虚,顾名思义,就是体内的阳气(初学者可以先粗糙地把它理解为热能)亏少了,阳虚最通常的表现该是寒。
但由于阳无形,具气的特质,气少了,从物理学角度看,就等于稀薄了,气一稀薄就容易上浮外散,这样就容易表现为上部与外部的热象。
但内部与下部是确确实实的寒,于是就形成了上热下寒,或外热里寒的格局。
由于它的本质是阳虚,阳虚的本质是寒,所以这种病症的本质就是真寒假热,也就是说,他的火是假火。
从现代人阳虚体质比例高的角度看,假火,可能在上火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我们先看看他们平素的阳虚表现。
平素体质表现:一向怕冷,或局部(如胃脘、大腹、腰、骶、小腹子宫位、四肢)易有冷感,喜温热饮食,精神不振,乏力,少气,面色无华,口淡,性功能偏弱,大便常稀,小便清长,喜静少动,舌淡白,苔白,脉无力或脉率偏慢。
真寒假热表现:上火表现 以上阳虚的部分症状。
还可能出现饮食上既不耐寒也不耐温。因为食寒则愈寒,所以症状加重;食温则易上火。
进服中药又常说自己虚不受补的也多是这一型。
其上火特点是反复发作,以清热方式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差,因为清热虽能短暂的清去浮阳,让症状临时性减轻;
但清热也同时伤了阳气,使阳更虚,阳越虚就越容易上浮,所以上火症状的表现为越来越重、越来越密集。
这类患者用滋阴方式效果也不行,因为根本就货不对板。
如果上火 有阳虚表现 用过清热与滋阴方都越治越差,就可实锤敲定是真寒假热。
所以,这类人根本就不适合喝凉茶,如果喝,就等于以寒治真寒。
食忌:忌生冷寒凉食物或药物。
这么难搞的类型如何治?
本质上是阳虚,道理上就该补阳,但阳的本性是上升,所以如果纯粹补阳,就容易一补就上火,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自己虚不受补。
它的正确治法该是补阳 潜阳,即补阳对治不足,潜阳把上浮的阳气潜下,广东话叫:拉上补下。
因为食物中不容易找到潜阳之品,中成药也很少有功效是补阳 潜阳的,所以,这里就暂不介绍补阳的食物与药物。
但还是有非药物的方式可使这类假火的症状减轻。
艾灸:艾灸足底涌泉穴能引火归源。
或者有些人会觉得难以理解,艾灸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为何反能治疗上火?
我们不妨想一下为什么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反之?
这在物理学上属于质量大小导致的引力大小问题,即质量大者引力大,可吸引着质量小者。
人体的阳气也同理,哪里量多,就容易把它处的阳气吸引过来。
艾灸涌泉,就等于给它增加阳气量,它的阳气量一多,就可以把上部的阳气往下扯,这就是引火归源的原理。
推搓涌泉穴:「搓脚心」,由摩擦产生热感亦具此效应。
热水泡脚:也是这个原理,泡脚时放些肉桂粉下去效果会更好。
肉桂糊贴涌泉穴,将肉桂粉以醋或蜂蜜调成糊状,再以方型胶布贴在涌泉上也能引火归源。
走路:常走路也可引火下行,何解?人体是哪里活动阳气就聚在哪里,走路动的是腿,所以阳气自然就往下聚。
现代人容易上火的一个原因就是用脑过度,用脑多,阳气就聚于上,阳聚于上,量一多就易引它处的阳气向上而造成上火。
站桩:既然走路可以引火归源,站桩就更可以,站桩时如能意守涌泉效果就会更好,因为意到则气到。
但以上方法多半只能引火下行,对阳气的增量却不怎么直接。所以,以上操作如果加上神阙、太溪、肾俞等穴位的适量艾灸,就既能补阳,也能潜阳,做到标本并治了。
至于用方,多以交泰丸、潜阳封髓丹、乌梅丸等变为汤剂,但这些药方的运用牵涉到寒热药物搭配比例,补阳与潜阳比例问题。
还有一个随症加减问题,都需要临床经验,不太适合在这里作普及性介绍。
哦,差点忘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把真寒假热较单纯的写成了接近回光返照表现,却忽略了它常见又较轻的症状介绍,临床教材又几乎没提过这一型,以致相当比例的医生对它是没识见的,往往见上火就清热或滋阴,如果无效,就基本没辙了。
所以,欲求药治,还是去找有经验,有识见的中医吧!如果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医的理论,欢迎来参加潘毅老师的《潘毅·中医基础》课程!
为了让喜欢中医的普通人能学到这门高等学府必修课,答摩邀请广中医教授、博导潘毅老师录制了中医基础视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