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讲述英国一千年王朝更替与宪政历程
前一段去世的菲利普亲王大概是英国史上最成功的王夫了,结婚七十四年,活到一百岁,绯闻不老少,工作生活双丰收。当然他仍抵不过他的远房表弟西班牙老国王胡安卡洛斯风流,那个在佛朗哥独裁之后把西班牙带入民主时代的人,因为自己的韵事流亡多米尼加了。
如今的欧洲王室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绝对权力,更多的是一种国家凝聚力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对议会民主政治起着一种制衡作用。跟灯塔国站在欧洲肩膀上发展出来的的三权分立不同,英国的宪政历程走过了一千年。
私生子诺曼公爵威廉1066年征服英国结束了威塞克斯王朝,英国从部落诸侯时代来到封建时代,同时也把国王与贵族之间的权利义务带到了英国并在相互竞争中孕育出契约精神。王位传到无地王约翰这一代,与法国连绵的战争激化了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关系,一番斗争过后,标志着英国宪政开端的《大宪章》出炉了,这奠定了之后英国各种权利法律的演化发展的基础。
早在诺曼征服之前,英国就已经存在国王与贵族的会议了,这在当时是国王咨询贵族意见的一种方式。大宪章之后实力占优的贵族们把这种会议发展成为了固定人选的议会,形成现代议会的雏形。这之后议会权力逐步扩大,权力保护的范围也渐渐从贵族延伸到中下阶层,十四世纪形成了平民院与贵族院,各自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自此权力竞争进入多元化时代,金雀花时代是下院权力逐步扩大的时期,人员也从私下授受发展为选举,此时的选举由于选民的门槛限制很容易被操纵,但总算开了选举的头。
金雀花王朝开枝散叶导致了内斗,玫瑰战争后权力从兰开斯特到约克最后归于都铎王朝。这个时期王权空前发展,亨利八世通过与天主教会的斗争成立了自己的国教,斗争过后矛盾来到内部,国内天主教、国教以及清教徒之间的矛盾也空前激化。其中有一部分清教徒在后来的迫害中乘坐五月花渡海来到了美洲,开启了北美壮丽的篇章。都铎传到了斯图亚特王朝之后,新来的詹姆斯国王没有跟议会共处的经历,看到欧洲大陆王权专制的景象非常羡慕,与议会的矛盾一步步发展。到了他孙子查理一世,矛盾激化到开战,内战结束查理成了第一个被砍头的国王。
清教徒占多数的议会为了防止天主教在英国复辟邀请佛兰德的威廉与玛丽代替了詹姆斯二世成为英国国王。这在后来被称为光荣革命,首先这是一次非暴力的政变,其次议会在这次政变后推出了《权力法案》与《王位继承法》,把以往王在议会变成了王在议会之下。后来当斯图亚特王朝绝嗣之后通过这个继承法议会选择了汉诺威的乔治继承了英国的王位,继续稳固了议会的权力并使得宪政没有了回头路。
十八世纪汉诺威王朝时期,议会分裂出了代表王权的托利党以及代表资产阶级的自由党,再后来托利党转变成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保守派。两党政治在王室的主持下保持了友好竞争的政治运转,正是在这种制约下没有发生后来法国大革命的流血以及西班牙的内战。十九世纪议会议员的选举得到了改革,随着选举资格向更广大范围的扩展,二十世纪妇女也拥有了选举资格标志着英国宪政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