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冯传礼,获聘大学「研究员」︱颍湄脞録
农民冯传礼,获聘大学「研究员」︱颍湄脞録
久不联系的@冯传礼,在微信上发张图片。许是因为手机拍摄的缘故,效果不是很清晰。但内容却是崭新的——
聘书
冯传礼同志:
现聘任您为南通大学管子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期五年。
南通大学管子文化研究所
2021年4月23日
我随手在下方回复:这个好,向您表示祝贺!
今年是辛丑年。想来冯老先生,已是八旬翁了。从前的人,常用「七老八十」指称年纪大、不中用的老人。但冯老先生恰在这个年纪,文化日渐精深,学术日益精进,殊为不易。
从身份上论起来,冯老先生一直是个农民。具体地说,他是皖北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的村民。家中有几亩薄田。田园耕作,是他的本分。
但农耕之余,他又一头扎进传统文化的田野研究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笔耕不辍,搜集整理颍上县和管谷村有关管仲和鲍叔牙的遗存传说,以及沿淮独特的皖西北农耕、民俗文化资料。由此,他也成为安徽省级管子的传说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颍上县首批文化名家。他从民间传说的视角,还原或者论证了管仲的出生地即今颍上县建颍乡的管谷村,管仲出生的生辰。
为文,农民出身的冯传礼写不出来专家教授们笔下的论文。但他出手的文章,总是散发着田园中的草木味、庄稼味、泥土味。在一些结集出版、印行的作品集中,凡是署名「冯传礼」的篇章,大都排在末尾。
恰就是这些「书屁股」类的小章,成为很多人展卷浏览时,不自觉地刻意找寻的对象。做学问,能做到这个程度,做到这个层次,基本上就算「修成正果」了。何况他一个农民?
记得有一回,安徽省方志办的一位领导说过,论传统文化,颍上县要打「管仲牌」;论传统文化研究,颍上县要打好「冯传礼牌」。当场,很多人都把这话,当成一句笑谈。但随着跟冯老先生交往的增多,我越发觉得,那位领导说的是一句实话。因为冯传礼先生,在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上,「懂的真多。」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好多年前我把清代颍上旧志中收的一篇管仲的传文,重新录在电脑中。我电脑用得不熟练,边念出来边用拼音打字。巧的是,中间有一处错误。更巧的是,冯老先生就坐在旁边。他出口就说,某个字错了。
我当时根本不信。随手在电脑上查了一下《史记》中《管晏列传》的原文。果然,旧志收录的有错。——冯老先生的基本功,记忆力,我是自叹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