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解《昆明的雨》——浅记赵谦翔老师的一节阅读课
真没想到,一篇回忆性散文,竟然可以这样教!
在参加“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第二日的上午,主办方安排了两节同课异构,执教者分别是吉大慧谷的崔巍老师和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二人所讲的课文是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
崔巍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容后再叙,且先来说一说赵谦翔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
赵谦翔老师,吾知其名久矣,曾经在网上观看过几节赵老师的讲课视频,很是喜欢!可一直未曾现场聆听其讲课,很是遗憾!没想到,机缘巧合,此次学习,主办方竟然请到了赵谦翔老师,真是幸运!
赵谦翔老师“绿色语文”的教学主张,强调语文的“纯天然”,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更具有语文味。
在其执教的《昆明的雨》一课中,鲜明地体现了他“绿色语文”的教学主张。
一般情况下,我们讲散文,很容易落入“感知形象、把握情感、赏析语言、归纳写法”的窠臼中,可赵谦翔老师却独辟蹊径,从文章结尾汪曾祺先生写的小诗入手来解析《昆明的雨》。令学者学得轻松愉悦,听者听得兴趣盎然。
赵老师的课是从朗读开始的。当全体学生齐声朗读《昆明的雨》的时候,文中的一字字,一句句,如清泉石上流,似静水涧边淌,渐渐地,在整个会场弥散开来,闭上眼,细细地闻嗅空气,似有语文的味道。
朗读是语文的根本,也只有在读中,才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于学生来说,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当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感情的时候,《昆明的雨》就已经镌刻在学生的心中了。
赵老师说:刚才的读是初读,对课文的分析是精读,没事的时候还要反复的读,然后,经典才会走进你的心灵,走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随后,赵老师讲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介绍了汪曾祺先生早年求学西南联大,和昆明,和西南联大的缘。这份缘,让他在年近古稀的时候,千里迢迢地回到了昆明,回到了这个珍藏着他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的昆明。而《昆明的雨》就是一篇寻找青春的足迹后,有感而发写成的文章。
按我们的习惯来说,介绍完写作背景,讲授者会从文章的词句入手,分析文章中的人、事、物、景,悟情明意,挖掘主旨。可赵老师却没有从散文的特点入手,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写雨,怎么写雨,而是直接点出《昆明的雨》中所写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都和雨有关,把剖析文本的结果直接展示给了学生。
那,接下来的课,将要讲些什么呢?这成了听课者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在会场里坐着的,都是语文教师,语文老师们日常教学里,领着学生就是这样分析文章的,赵老师在授课伊始,一下子都告诉学生,这节课还讲什么?
别急,赵老师自有妙方在后——
“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这是汪曾祺先生的写作目的,赵老师浅析了这个目的,并且说,如果我们在阅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的时候,没有读出诗意,不是他的失败,是我们阅读者的失败。
是啊!不只是在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应该读出诗意,在读所有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读出诗意。语文本来就是诗意的,美的,可是,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学生感受到美了吗?体会到诗意了吗?
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也是引领学生发现语文之美的人。而这种美的发现,是需要在语言中慢慢地品,在阅读中静静地悟的。
接下来,赵老师就领着学生,从《昆明的雨》引用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入手,开始了一次发现语文之美的旅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学生们在专注地朗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语若流,声若泉,把朗读之美演绎得是如此地淋漓。
而这只不过是引子,不过是开端,接下来,赵老师要重点分析的,是文章结尾的,汪曾祺先生写的那四句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四句诗,是四十年后,年愈七旬的汪曾祺先生写的诗。这首小诗,写到了诗与雨的关系,但更多的,是蕴含在诗句中的,作者的情感。
如何品味这种情呢?赵老师采取的是逐句分析。而在逐句分析中,赵老师适当地联系《昆明的雨》的其他段落,与学生共同探讨。
而每分析完一句诗,赵老师都会让学生齐读一遍整首诗。为何如此呢?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吗?我揣测着。
结果恰是我揣测的这样,又不仅仅是这样。
在授课将要结束的时候,我的疑问找到了答案。
最后的环节,赵老师竟然要求学生齐背这四句诗。没想到,学生竟然真的背下来了。
这多次地读,反复地读,设计的意图并不只是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是要让学生在知识记诵上有所得。
赵老师如此不遗余力地分析结尾诗句,其实一切的指向还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文章卒章显志,以诗句结尾,仅仅是为了突出他对当年生活的怀念,抒发他淡淡的乡愁吗?不是的。
“浊酒一杯天过午”,一杯浊酒,浅斟低饮,竟然喝到了午后,是解愁还是消磨时光?赵老师慢慢地,慢慢地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蕴含在诗句中的,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情趣。这一杯浊酒里所蕴含的,更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生活,就是所谓的“慢生活”,所以,这首诗里,还有着作者对当年昆明的“慢生活”的眷恋。
这种分析可谓是新颖至极,令人称奇,但细细一品,又确乎如此。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教点明确,学生上课能够有所得,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赵谦翔老师诗解《昆明的雨》,为我们的散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