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娶媳妇儿的那些麻烦事
〓 第 1539 期 〓
作者|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今天平台头条是个广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瞄上一眼,至少帮助增加一个阅读量,不感兴趣的朋友略过即可,切勿勃然大怒,因为生病不但不能挣钱,而且还费钱,但生活的柴米油盐不因咱生病而停止,谢谢理解,下面进入正文,今天这篇文章是王万荣老师的《农村人娶媳妇那些麻烦事》……
新世纪以前,农村青年娶个媳妇儿可真不容易。
一般情况下,自找对象的比较少,大部分人凭借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为了给儿子找个对象,就得托人说媒提亲。媒人必须是男女双方都信得过靠得住的人,尤其是女方,对媒人要求更严格。一般情况下,媒人不能中途随便换,否则办事效果就大不相同,如果因为某些缘故换了,那可麻烦大了,人家能说成,你去了却说不成。人家能少彩礼,少衣裳钱,你却一分不能少,女方人家还不给你个好言语,不给你个好头脸儿。这种事儿,我也曾经历过。
记得我大表弟给村里一家姑娘说媒提亲,男女双方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男方想典礼结婚,彩礼、衣裳钱、三转一响、砖瓦房等都已说定,到结婚时,全部交清就可完婚了。可是,我大表弟一家人搬到锡林浩特市打工去了。由于打工营生繁忙,请不下假,顾不上回来给人家办理结婚典礼的喜事。就委托我代理他当媒人做零时的月下老。
我以为这事情好办,女方与我家还沾点儿情,况且我也曾经说过媒,提过亲。可未曾想,女方全家不给一点儿面子,尤其是女方的母亲,翻脸六亲不认。我好说歹说,左说右劝都不顶用。我只得扛着卷刃刀无功而反,以败退下阵而告终!最终等我大表弟回来去办。
我大表弟回来一去办,既省钱又顺利。这也不是因为我人品不行,也不是因为我不会说,不会道。按理说,我一个教书人,也曾经说过媒,提过亲,又比大表弟这个庄稼汉文化高。可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家女方嗔怪换了媒人。人家有个讲究,不愿意半路上换说媒人。
undefined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替代人当代理媒人,却败走麦城,以失败而告终的难堪的事情,至今想起来,还有点儿揪心!
给农村人说媒提亲讲究太多,说道又太繁琐。
村里人的男方找到媒人后,先请人家吃饭喝酒,走后再给人家带烟拿酒。到了说媒的人带领男方相亲之时,必须再给说媒人拿烟拿酒,也给儿子拿上喜烟喜糖,并嘱咐儿子如何有礼貌,如何回答人家的问话,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出差错儿,不能有漏洞,别让人家找出半点儿缺点毛病,把好事儿搅荒,找不成对象。
女方父母看对男方后生,男女双方,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儿以后,女方还要相看男方人家。男方还得派车去搬姑娘,以及女方所要来相看人家的父母亲大人和要员们。一般情况下,女方派出的代表人员有姑娘,女方的父母、哥嫂、姐妹、姑姑、姨姨等亲戚,还有姑娘的知心朋友、闺蜜等,都是前来相人家的重要大员。男女贵宾,必须招待好,哪一位都不可待慢,不能小瞧小看。要好烟好酒好饭招待好,把彩礼钱三百八十元或五百八十元、六百八十元不等,订婚衣裳钱、房子、三转一响四大件,春季和冬季的供衣裳钱等等,都说定好。后来又孳生出来的东西这里暂时不提及。
临走时再带上好烟好酒、喜糖、点心和见面礼。再用牌子车或者小胶车送女方贵宾,有三四轮车的送女方贵宾,更好更体面。如果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
找上对象以后,就要举行订婚仪式。先交付各种结婚典礼所要求给女方的财物,如一部分或大部分彩礼钱,订婚衣裳钱。三转一响,先给几件,新房或砖瓦房,在结婚典礼前必盖好兑现。碰门羊一只,订婚后就给女方送去。然后请客订婚,也很隆重。
结婚前,每年春季冬季必须给女方供衣裳钱。订婚的点心等,一应俱全。
结婚典礼时,彩礼钱如数交清,结婚八身或九身衣裳钱,八大八小礼盒,离娘肉羊腿最少一条,带三根肋肢骨的猪肉。上下轿钱,认大小钱,包裹里压包钱。开始最少也得一百一十元,后来又长到一千一百元,再后来,猛长到一万一千元。
undefined
说道的很好,意义深远,代表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拨吊儿卷子(一种拧麻绳拧羊毛绳子或拧线绳用的拧制绳子的牛腿骨制成的或木头制成的两头大而重,中间一个孔内,从底部向上升出来的一个铁丝弯钩吊挂,铁丝的另一头必须在拨吊儿眼孔下固定好),拨吊儿卷子中间再半嵌入红豆一颗,必须露出红豆来,寄希望女方能生儿育女。其数目是天地父母各一个,姑娘年龄,按虚岁,多少岁,就得多少个。后来为了省事,干脆给女方一袋子白面完事儿。
如果是拨吊儿卷子,必须是干面一个一斤以上。姑娘上轿后再送返拨吊儿卷子数为姑娘的岁数。如果是一袋子白面,就不往回返了。
后来彩礼钱,衣裳钱也在水涨船高,逐年不断加高。到新世纪后,又学习城里人,又要楼房又要小轿车。楼房平米一百多,三金一冒烟,还要挑上一对儿年轻的老奶奶老爷爷。有的还要挑上带工资的老奶奶老爷爷。现在又要彩礼钱十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
结婚典礼前,大照婚礼相,讲排场。如今又学城里人,旅行结婚,逛全国……
一般情况,农村人娶媳妇儿,一定要大操大办婚宴,大摆酒席。大动人情,海收礼,鼓匠安在窗跟底。为得是收下礼钱打饥荒。开始安席在各家各户中,炕桌摆席地方小,八人一桌太拥挤。又远又绕路太费事,一家最多安个两三桌酒席。后来发展了,有人制作大棚出租办宴席。能租大棚了,地方既宽敞又明亮。一桌坐十人不拥挤,很宽松。过去安席坐三次,三碰子。现在大棚安席两次,两碰子全部完成。省时省人又省心,方便快捷不远行。
上车搭轿,下轿铺红毯子,踩黄道。
请客坐席更繁锁,铺床摆上十二个盘,正席最少十八个盘。请客安席分大小,分亲戚远近,比较费事儿。有些人故意挑剔闹事,席又难安。后来改成男女不分,老少不限,自由组合,坐满为好。这样,减少了很多麻烦。以前按辈份,按亲戚远近,有的有意见,不愿意坐在一块儿。再找个同辈的,比较难,安不对席,总管,代东常常挨骂受欺。
改革以后,省事儿多了。
要饭的乞丐也难安排,必须派专人去管去安排招待。惹恼了,骂总管,骂代东,甚至还怒骂东家。前些年,政府把这些五保户,残疾人安排在养老院,敬老院,不让其乱跑乱窜。谁家娶媳妇儿,办酒席也比较清净的多了。
头一天娶过个门,第二天要回门,吃下马饺子。
后来女方也要在这一天宴请女方的亲戚朋友,三亲六故,好朋友。以及女方的闺蜜同学发小。第三天再回婆家。一开始是回婆家九天,再去娘家十天。后来是回七住八,再后来是回五住六。其寓意是回九住十,光景厚实;回七住八,越过越发;回五住六,越过越有。
父母亲把媳妇儿娶过门,一来得打饥荒,二来盼抱孙孙,盼哄孙孙。还要送礼还人情……
过去娶媳妇儿是正头上月,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又冷又冻。如今娶媳妇儿是五一节、国庆节元旦、阳历年。过去娶媳妇儿,看日子,看轿口方向,几点上轿,几点下轿,说道不少。如今日子是几大节日。其余是轿车子,讲究很少。过去三套马拉牌子车,必须有骒马。还得一班鼓匠吹吹打打,接喜气闹红火。上轿奏乐,下轿也奏乐。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一出村子,简直是:长鞭哎,那个一甩,叭叭地响。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嘿哟……
有人常常争着坐头碰子席,坐有鼓匠之席。现在小轿车,一队六辆、八辆或十辆。过去新娘穿婚礼衣服全部是红色,现在新娘穿婚纱全部为白色。其寓意不一样,过去穿红色,一来表示喜庆,二来意为新郎新娘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在穿白纱,一来意为新郎新娘纯洁的爱情,二来意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所有这些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过去娶上媳妇儿要砖瓦房,后来全部外出进城封闭门窗。现在北方的年轻人,娶媳妇儿成家不在农村,大部分人在城市。
因为农村孩子们没学可上,即使能上,从幼儿园就得住校,又远离父母,托付于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大部分青年夫妇不愿意,也不放心。最好是把老人们请进城里来,当保姆,接送孩子上学。这已经很普遍,也司空见惯了,不足为奇了。再为难,再不愿意,老人们都得进城,完成晚年的使命!
儿子成家不容易,父母再苦也得去。儿孙绕膝人间乐,人老体累心欢喜!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