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70%状元去哪了?施一公:最想培养的学生,都想去金融公司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如是说道。若想着眼于长远,不急于一时之利,那必须稳扎稳打地从源头处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无论做人抑或做事,都是这样的道理。
施一公曾在一篇文章《清华70%、80%的高考状元都去哪儿了?》文中感叹道,连自己最想培养的学生,都想毕业后去金融公司。施老不无遗憾地说,不是说金融不好,但是当所有的精英学子都一门心思想往金融路上走的时候,这个现象背后肯定是有问题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施一公教授在文中提及自己在瑞典的一段往事。当时,施一公教授参加在瑞典举办的科学院年会并登台领奖,但即便如此,瑞典科学家谈及中国的科技发展时仍然是不以为意的态度。
施教授挺直腰板娓娓道来我国的登月成果,但瑞典科学家只是回敬了一句,但凡他们有我们的经济实力,能将数百人送到月球实现往太空往返。
施一公教授说自己当时便愣在了原地,我们所赖以为傲的究竟是什么?当前的我们虽然已经不缺乏高端前沿技术,可我们的科研后备力量又是否足以与其他国家相匹敌呢?
博雅北大,水木清华,这是我国顶尖的两大学府,可其在全球大学排行榜里的排名却是十名开外。其中缘由,难道是我们生来天赋有限、技不如人吗?自然不是这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华夏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着勤奋聪颖的品质,这般现状大抵是因为志有不同罢了。
施一公教授说道,当所有的学生都一门心思考虑着就业问题,那么大家都会倾向于进入那些挣钱多的领域。由此一来,甘于默默无闻地做实验,愿意沉下心搞学问的人就会少很多。
施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誓言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鲜少再被奉为皋臬。人们更希望能够快速地实现知识致富的梦想,连昔日各地的状元郎也不免沾染上了这样的市井气息。
经世致用固然不错,但可怕的是借着学以致用的名头美化个人急功近利的追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研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远比不上投身商海来的获益快。可时代之争,又岂是只争朝夕?一时的利益得失算不得什么,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靠的也绝不是只图蝇头小利的鼠目寸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功名利益的社会风气使得这个时代人心浮躁,学子们寒窗苦读似乎更多地是为了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目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又有几许人还记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铮铮誓言?国家的富强需要为长远计,需要不浮于事,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才。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施一公教授的此番言论一经问世,诚然引起了不少争论。许多人斥责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丝毫未曾考虑过家境贫寒的那些学子,迫切想要改变家庭命运的渴望。可我们仔细研读施一公教授文章中的言语,他未曾指责学以致用的思想,只是希望略加平衡实用性学习与科研型学习的关系。
施一公教授所提倡的,是培育更多的国之脊梁,更多地愿意埋头钻研、愿意苦心孤诣为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后备力量。经世致用值得肯定,愿意忍耐寂寞,沉下心做研究的人更值得赞扬。
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而在他闻名于世之前,他整整经历了约三十年的沉寂。1958年,当34岁的黄旭华接到搞核潜艇的研究任务时,他毫不犹豫地启程。收拾行囊,背井离乡,这一去便是三十年。而在此期间,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黄旭华从未回家探望双亲。
数十载的光阴里,陪伴黄旭华的只有数不清的图纸和日复一日的演算推理。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无边的寂寞岁月。可以黄旭华为首的这支研究队伍毫无怨言,他们愿为了理想事业入驻荒岛,籍籍无名三十载。
而不负众望的是,数十年后,我国核潜艇深潜试验成功。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沉得下心甘做中流砥柱的人,终究成为了国家的脊梁。
黄旭华教授难道没有学以致用吗?自然不是,他只是更深层次地沉淀了下去,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一步一步夯实地基,终在有朝一日实现了“为往事开太平”的读书目的。学以致用没有错,只是更希望能够加强世人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诚然,市场法则加剧了年轻人的生存压力,而西方文化的渗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一代的思想,年轻人对个性自由产生了空前的追求,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成为一个经济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读书是为了在将来能够赚钱,将读书视为了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这样的价值取向又岂能不令人担忧?尽管我们不遏止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但脱离社会价值仅仅谋求一己私利的形式,着实远非我们所愿看到的样子。世人多浮躁,沉溺于唾手可得的收益,但若人人都醉心于缺乏积累的成功,那若干年后的社会又会是怎样的模样?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尼采如是说。在成就一番伟业之前,必然有着相当长时间的自我积淀,这是每个成功之人都必将经历的过程。一时的蝇头小利不应当迷了人眼,读书不唯有赚钱这一个目的,着眼于长远,能正本溯源地从基础做起,才能有朝一日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在接受访谈时也曾坦言:“中国曾因不重视基础科学吃了大亏。”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历来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即使这样的科学成果并非立竿见影,但它带来的收益必然是长远性的,历久弥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研究,又何来强国的技术呢?
回顾西方国家的发展史,是一部工业技术强兵富国的历史。如若没有牛顿力学以及电磁学等基础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此后的两次工业革命根本是无从谈起,又何来国家力量飞速地发展壮大呢?
基础科学研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自然应该得到提高。尽管这样的学习之路注定是苦寂的,但不争朝夕,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爱思想仍然值得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并非只是一句空话。
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到:“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古人的读书观自是如此,不急于求取功名,在三十岁之后才为官入仕,在五十岁之后再求取加官进爵。在经历了长久的积淀之后才逐渐发挥才干作用,恰如水满而溢,满弓方能射之。
所以,我们读书不宜急于见效,水滴石穿慢功夫,在日积月累为沉淀真知,扎根于基础研究格物致知,也不失为读书之道。
基础科学研究是代代相传的使命,仅仅依靠一代人的努力难以实现终极目标,因此,科研力量的接续培养便成为了我们的不二之路。培养不急功近利的后备队伍,锻炼一批稳扎稳打的基础人才,应是如今高校的育人目标。正如施一公教授所说的那样,就业——不应当成为衡量高校的唯一标准。
诚然时代的急速发展促使社会大环境呈现出浮躁的态势,但环境愈是严峻,我们就愈要警醒。基础科学研究是长远性的投资收益,短期的投入哪怕是一代人毕生的付出,也有可能见效甚微。但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每一个领域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就如二十多年前从事统计学研究的科学家们,他们毕生默默无闻地从事数学研究,尽管当时的所得与付出未成正比,但在今天,统计学却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莫大的作用。被称为“死掉的科学”也会有造福于世人的一天。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早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先生便已将人民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青年一代固然肩负着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科学研究乃是国之利器,我辈岂能不为之奉献终生?
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亦将上下而求索。不做唯利是图的经济人,不做急功近利的鼠目寸光之人,不以是否有回报来衡量科学研究事业。以砥砺坚韧的勇气去踏上那条鲜有人迹的道路,将社会责任感背负在身上,真正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