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口语化,融入现代语言因素,才能存活和发展

纵观媒体上的旧体诗词,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即一味模仿古人的遣词用字和表达方式,采用古代的名词术语及相关称谓,用字措词生冷怪癖,晦涩难懂,绝对影响读者的欣赏和理解。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查找资料,从容揣摩。

有专家竟然提出:现代语素不得入诗。他们忘记了重要的一点:旧体诗词,只是今人采用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一种已有文学表达形式,需要旧囊装新酒,用以抒发当今人们的情感,而不是要描述或再现古代的情景。

我体会,千古传诵的古诗词,一般都是当时口语化的表达,满篇生僻字的诗词,难以流传。(当然,也有些现在感觉生冷的字词,而在当时可能是人人皆懂的。)文言文、生僻字很难入诗,即便成诗,恐怕也很难受到人们喜爱而流传。真正能够千古传诵的,多是那些口语化的诗词。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都是口语化的,让人一看,明明白白,但却意境深远。李清照的词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历代都能够得到交口称赞,应该说,描写生动细腻、口语化,是重要原因。比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些口语化的描写,就像诗人在面对读者羞涩地娓娓道来。这样的诗词才能让人们记住并口口相传。

今人写作旧体诗词,也应该口语化,不应该使用古代的说法,专挑一些生僻字词,故弄玄虚。本来想表达解释书信,偏要写“笺尺素”;本来是锣鼓声,非要写“颦鼙音”……令人看了费猜想。“笺“字仍然在用,“尺素”,有几个人还在使用呢?常见一些诗词里写“蒹葭”,本来是今天一看便懂的蒲草、芦苇,你偏要拾捡古人的称谓“蒹葭”,就显得高雅?在刀耕火种的古代,人们的认知比当今要少;用古代的词汇表达我们的情感,或记事状物,是不够用的。

在今日头条,就有很多口语化的诗词,音韵朗朗上口,诗句炼达秀美,意境深远,堪称当今优秀的诗词作品。比如——

这首诗,完全口语化,读来明明白白,没有华丽辞藻雕琢,但它生动刻画了一位少女联络心上人的急切情态,读后感人至深。

再如——

这首词也没有生冷怪癖的词句,也是口语化的,语言通俗,词人心情沉痛,充分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这样写旧体诗词,诵读起来,给人感觉是多么流畅淋漓呀?

我觉得,旧体诗词只有口语化,融入现代语言因素,才能圆满表达今人的情感,才能受到人们喜爱和传颂,才能持久流传和存活,这才是旧体诗词的发展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