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 | 作者 阿燕

参观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

作者  阿燕

人类历史的发展

水是不可或缺 的

人类与自然相处中

最具威胁的

也是水患

因此有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古老传说

生产力的发展

对水性不断认识

改善水运水利 条件

由此产生

让一条河

流淌数千年

绵延几千里

沟通南北

穿越古今

承载无数

繁华盛景

它就是——大运河

日前 国家博物馆

《舟楫千里 ——大运河文化展 》

通过精心挑选的

上百种文物展品和

匠心独运的

展陈设计

正在讲述

前世今生大运河

流淌不息的故事

吸引无数参观者

红红火火进行中

观看展览

大运河数字影像图

——[宏伟工程]——

大运河始建于
春秋时期的邗沟
由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 从开凿到现在
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开凿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
公元前486年
吴王夫差
下令开凿古运河 邗沟 将长江和淮河
水系连接起来
这便是
大运河的起始河段
也是后世
隋唐大运河的雏形
隋炀帝时期
大规模全线施工
以扬州为中心
邗沟为基础
向南北两个方向
挖掘连接
《隋炀帝艳史》记载他几下江南
最终完成
河流水系
全部贯通
此后大运河进入
繁荣的唐宋时代
两宋时期继续发挥
重要作用
元朝时期
之所以打败南宋
便于兵船航行
大运河部分河段
截弯取直
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明清两朝
进入鼎盛时期
经济功能发挥极点
形成"大运河经济带 “
无论经济文化
空前活跃
进入20世纪之后
因为汽车的兴起
航空业的进步
大运河的功能
逐渐衰减
如今成为
一条文化记忆之河
观赏游览之河
南北水调之河
生命之源之河

中国大运河示意图

吳王夫差的剑(安徽寿县出土)

勾践-夫差画像石(拓片)

隋炀帝图像

——[经济动脉]——

大运河开通
承担了粮食货物
运输的重要职能
明清时期
运河沿岸的八个省份每年要向北京提供300~400万石漕粮
供皇室亲贵 们食用
修建北京城
所需的建筑材料
人力资源通过
大运河汇聚北京
故有
"漂来的北京城"之说
"临清的砖北京的城
相隔八百里漕运六百年 "
见证了通过运河
向北京运输
建筑材料
的历史
漕粮运输
关系国家命脉
为保证漕运顺利完成
历代政府设立
相关管理机构
形成了以漕粮征收
运输交仓等各种
环节的管理制度
从中可以看出
朝廷对于漕船航行
过程的密切关注

清乾隆年间的《潞河督运图》

军粮经纪密符扇

金砖(北京故宫殿用的砖称为金砖)

护票

(清光绪四年{1878年}护票)

清代漕船模型

——[世界遗产]——

大运河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凝结着中国古代
卓越的水利技术成就与长城坎儿井
并称中国古代
三大工程
在促进南北经济
文化交流融合
推动沿线城市
繁荣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
政治稳定方面
发挥了巨大作用
时至今日
尽管大运河
沟通南北的
交通作用
已经不再
它所蕴含的
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却历久弥新
2014年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 》
2019年中央联合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
2020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印发
标志着大运河文物
传承已形成
千年大运河 重新
焕发新的生机
千百年来
大运河穿越历史长河日夜不息
流淌至今
恰如中华儿女
生生不息
奔涌向前
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基础
悠悠岁月 闲适时光
来到国博享受艺术
挖掘文物 优秀遗产
展示民族 勤劳智慧
廿一世纪我们更要
增加信心与自豪感
提升向心和凝聚力
为中国梦作出贡献
作者:阿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