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应该如何做呢?
居民对户外娱乐的需求升级,政策对文化演出的引导支持,旅游演艺的产品不断优化和创新,都让中国的旅游演艺市场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的旅游演艺中,如果要分派系,那么除了山水实景演出派,另一派实力强劲的则属于主题公园演艺派。甚至,主题公园里的演艺比山水实景演艺出现的更早,形式更多样。
现场表演,实际上是最古老的形式,光有人是不够的,通常街头艺人会训练动物一起表演,吸引人们的围观。后来渐渐有了马戏团,甚至现在马戏团的生命力也还比较旺盛。再后来,创艺园规划设计院了解到了狂人国,这实际就是场景剧演绎剧的延伸,就是各大剧院的项目搬到一起,进行表演。当然,这肯定不是狂人国,作为一个主题乐园,搬到一起的一定是跟一个主题有关,而狂人国则为大家带来的是法国的历史变迁。然后有了宋城,讲述地域特色,千古情成为演艺与小镇结合的成功案例。
现如今的演艺主题公园,可谓是主题演艺的集大成者。这样的主题公园是如何规划设计呢?
演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先从剧本创意创作开始,所有规划节点应该紧紧围绕着演艺剧本展开,一个主题公园应该是一个大剧本,所有产品和设施设备都适用于这个大剧本的故事及内容,更是对演艺剧情的诠释。因此,演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团队,应该从景区规划逻辑向演艺剧目创作逻辑转变。
演艺主题公园里的演艺项目规划设计应该采用“统分结合”的创作思维,要着重处理好主秀演艺与散点演艺之间的关系。代表全园沉浸的主秀演艺一定是整个园区的重中之重,当然,一定不能成为唯一。那么,这就意味着在主秀以外,还有其他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演艺产品作为业态支撑,这些分散在各个区域的剧场,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体验产品,应该是主秀的分支和剧情的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过对现有IP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游客可体验、可感受的文化娱乐创意体验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其中,科技设备和演艺正是IP转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手段。相对于技术设备高昂的研发和采购费用,演艺的优势更为明显,而且能够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加深放大“浸入式”的效果。主题公园“浸入式”演艺有以下几个特征:1.通过环境氛围营造及演职人员表演还原故事真实场景;2.激励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方式主动参与;3.让参与者得到差异化的个性体验感受。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主题公园正在尝试将“浸入式”演艺手段与项目进行结合。比如宋城的“钱塘仙侠会”、“我回大宋全民穿越”和常州恐龙园向导式体验项目“勇闯恐龙山”等,都尝试将演艺化主题IP与景区活动、项目进行深度结合,形成了不错的市场效应和口碑。
全球化视野应着眼于实景的演艺产品开发,就当下而言,“一带一路”战略都是旅游演艺产业必须要牢牢把握的创意营造主线。
“一带一路”连接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景观,差异化是丰富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也给旅游演艺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课题选项。
此文章由创艺园整理编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