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瑞特加速中国本土化落地,发力氢燃料汽车市场
“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到2030年加氢站提升计划,中国、韩国、日本都已经发布了加氢站的路线图,整个加氢站设施在不断完善当中,随着加氢站数量的增多,我们认为氢燃料乘用车市场会将在未来爆发。”
自1994年进入中国,盖瑞特作为第一批将涡轮增压技术引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已经在华生产布局近25年。“中国的需求跟全球其他的市场需求不一样,我们现在第一款产品已经在中国经过改型能够满足商用车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决定了在中国设立本土化研发,以及生产制造。”盖瑞特全球卓越商务运营与战略高级副总裁Pierre Barthelet、高增长地区市场总监(中国和印度)王成龙在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介绍到,“我们在中国拥有一支200位工程师研发团队,同时我们有全球第二大的涡轮增压的实验室,在中国上海和武汉都分别建有制造工厂,所以我们在中国是具有非常完整的端到端研发设计到制造生产、销售的商业体系。”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盖瑞特展示了涡轮增压技术、电动增压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和车辆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盖瑞特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博廉(Olivier Rabiller)表示:“当前,中国是全球科技创新最活跃和新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汽车市场。盖瑞特要以快速、灵活的'中国速度’抓住增长机遇。”
在3月份闭幕的两会上,氢燃料成为了热点话题,氢燃料也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时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已经开始围绕氢能源进行规划与布局,氢燃料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阐述,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的保有量要达到200万辆,加氢站的数量达到1千座,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Pierre Barthelet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多数还是依赖政府补贴,随着补贴退坡,但氢燃料汽车到2020年之后依旧享受政府补贴,“即使有补贴,我们希望整车的成本可以降下来,让产品能够在用户群体中大规模普及使用。当然,氢燃料作为一种清洁动力,如何高效利用非常值得去研究,我们研发的空压机可以帮助氢氧更好地结合,提升车辆的能量效率,从能耗角度来讲是也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对氢燃料汽车而言,空气增压仍然是车载动力系统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据亿欧汽车了解,在2016年底,盖瑞特已为本田氢燃料豪华轿车Clarity提供了两级电动压缩机。据其介绍,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在驾驶舱内布置氢燃料电池堆,所释放的后排空间可以满足5人乘坐需求。依托盖瑞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超高速电机和空气轴承等技术能力,其电池堆输出密度达到3.1kW/L,并且已经和多家中国客户推动合作项目。
面对当前氢燃料汽车高成本问题,王成龙坦言,当前燃料电池车在中国仅有1600辆,而面对两千多万辆的市场规模,只有当量上来,成本才会降下来,盖瑞特已经规划到2025年达到十万台量级以上,其空压机成本将会降到今天价格的十分之一。“同时,我们会不断地优化技术,比如通过更高的转速来降低电机的功率,这样电机的尺寸就会变得更小。当转速提高至15万转的时候,功耗也会相应降低十几千瓦左右,电机尺寸也将缩小很多,那么像铜及贵金属的材料使用量都会减少,整车的质量也将降低,不过转速从10万转提到15万转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一般的传统的驱动电机的转速是1.5万转,如果提升十倍的转速,所涉及到的控制、算法、精度都需要提升解决。”
“我们对市场和用户需求都有一个承诺,首先我们研发的第一代的空气压缩机已经被量产,产品也被证明具有价值”,Pierre Barthelet表示,接下来盖瑞特将针对中国市场,以第一代空气压缩机原型为基础,开始做大量中国本土化研发,也已经制定出了第二代、第三代开发路线,“总体上来讲,我们其实已经针对不同的商用车、乘用车的需求,制定出了氢燃料开发技术路线。”据亿欧汽车了解,到2021年,中国市场的首位客户将在量产乘用车上使用包括由电动涡轮增压器、控制器和相关软件组成的盖瑞特综合解决方案。
对年产销约2800万辆的中国汽车总量,发展小型化和“更高热效率的内燃机”是推动汽车“低碳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了86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2倍。整个第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辆和27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2倍和135.5倍 。2018年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包括1418辆燃料电池客车以及109辆燃料电池货车。
盖瑞特2018年从霍尼韦尔集团完成免税拆分,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目前盖瑞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3座制造工厂和5座研发中心以及一支7500名员工的团队。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变革趋势,从技术方面来看,当前中国企业在一些关键材料技术上缺乏竞争力,将留给盖瑞特之类掌握核心技术的外企很大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