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印象:水光烟色满南塘,十里横连古战堭
宋代金君卿有《同陈郎中游南塘》诗,描述白洋淀的景色气氛:
水光烟色满南塘,十里横连古战堭 。
千顷芋畦揪罫局,万章云木羽林枪。
渔歌闹处菱花紫,田妇归时秫穗黄。
贤守公馀行乐去,许陪旌骑问耕桑。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今安州镇)属赵、北浑泥城(今安新镇)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区筑堤贮水,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1517年,白洋淀水区上游的扬村河决口,形成九河入淀之势,其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太行山东麓永定河冲积扇与潴沱河冲积扇相夹持的低洼地区,为冲积平原洼地。地势较高的的土壤发育为褐土,地势较低的为潮土。东半部水区淀底高程5.5-6米,园田一般的高程8.5米左右。为湖沉积的沼泽土,由于常年种植水稻,形成水稻土。
白洋淀的芦苇是一大特产,品种多达10余种,芦苇面积11.6万亩,年产量8895万斤。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长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抗战期间,著名的雁翎队员就是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游击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