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笔圣手,开垦一片精神的绿洲 ——苗松克老师作品赏读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以铁笔圣手,
开垦一片精神的绿洲
——苗松克老师作品赏读
作者 | 堤坝漫语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芳菲四月,在乡土赊旗平台上,随着苗松克老师的两部作品——《苗十三传奇》《西南联大轶事》次第连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作为乡土的一名粉丝,带着拾掇花木的欣悦,我把苗老师的文章连缀在一起看,好的文字,如草木故人,天然带着一种芳香,吸引人前往拜访,而且正值当下最美好的季节,我尝试着依凭自己浅薄的学习力和驽钝的感知,就苗老师的部分作品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关于《千年古村大苗庄——我热恋的红色家乡》
苗老师的诸多作品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间流淌着丰腴的乡村体验,而这种气息和体验是属于生命层面的高段位文学养料,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自幼成长体味生活的艰难和繁重,农村大背景下的人物活动与乡间情趣又势必进入苗老师的精神世界。
九十多年前,因偏僻闭塞的大苗庄特殊的地理位置,原中共鄂豫边省委委员的赵自文认定大苗庄是我党绝好的秘密联络之地,他结识爱憎分明、思想进步的二爷苗清发,二十年屹立不倒的大苗庄地下交通站的传奇故事由此拉开帷幕,二爷苗清发,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了普天下劳苦大众舍生忘死、毁家纾难,他戴着面具、做好伪装,悄无声息为党出生入死二十年,革命胜利后,却蒙受冤屈忍辱负重二十年,等到一切真相大白终于平反昭雪的那一年,英雄二爷已到迟暮之年,过了退休之年的二爷只好继续在家种地……
关于二爷的叙事感受,我认为那是《千年古村大苗庄——我热恋的红色家乡》
最丰满的血肉,领悟二爷的苦难与伟大、不屈与坚强,二爷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炽热的情怀值得被更多人了解、铭记,作者通过对二爷一生经历的追访,重新走进那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深处,将二爷的赤胆忠心与坚贞个性和他的地下交通站的故事凝注笔端,书写初心垒砌的精神丰碑,作者把他生命的异常精彩和博大壮丽的个人史与犹如洪流奔腾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融为一体,一环扣一环。通过生动精彩的故事和细节,让他的光辉形象巍然屹立在公众的视野里。
另外,苗老师对“探子”——后来成为部队团长的“徐半仙”故事的演绎精彩纷呈、扣人心弦,聚焦上世纪30年代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隐秘故事,讴歌我党地下交通线无名英雄们坚守信仰、勇于献身的赤胆忠诚,书写民族最闪光的革命者的精神。
在这部作品里,苗老师像一个建筑工匠,一字一句盖出了一座极具丰富历史人文气息的大苗庄,作者从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历史出发,在平凡和质朴中显现伟大与崇高,让大苗庄的光辉历史、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走进读者的心里,突破地方志阅读的门槛和障碍,通过苗老师用心选素材、讲故事、磨品质,打造出讴歌党、讴歌新时代、讴歌祖国、讴歌红色大苗庄、讴歌英烈的精品力作。
除了叙事模式接地气,主题表达深厚之外,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和创新性的审美也十分特别,相比《南阳地方志》的记述,其文献化的特点比较鲜明,在忠于历史方面做得很好,但审美上不足,苗老师在不影响主题或红色主旋律的情况下,加入诗意和情感的扩充,进入意境状态去扩展去完善,把虚实相间的部分处理得特别好,苗老师在纪实的基础上,他在历史的空白处,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的衔接处,发挥了最大的艺术虚构,而这个虚构不是无中生有,它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发挥艺术作品应有的对历史的一种补充和发现。
这种补充和发现体现了作者守正创新的写作方法,堂堂正正把红色家乡的历史讲好,讲得富有感情、富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并以创新的方式把充满烟火气、生龙活虎的场面,把一场又一场荡气回肠的情景用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苗老师对覆盖在二爷灵柩上的那面鲜艳的党旗的镜头特写,极富悠远隽永的审美意蕴,闪耀着二爷苗清发的光明磊落、英气凛冽的人格华彩,昭示着他的高尚气节和信念理想的灵魂之光,是那样激荡读者的心魂,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感动于字里行间流动着的恳切而真挚的情感,如澎湃着的滔滔江水奔腾不息……
此外,“徐半仙”的出场还原非常精致,他以一位“算命仙儿”的身份出现在读者视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目,也吸引着络绎不绝到他的卦摊占卜 算命的乡亲们,他与大苗庄乡亲们的互动,带着大家耳熟能详的乡土味道,一幅幅画面铺展开来,苗老师以长镜头的聚焦和极具诗意的画面再现宛东地域特色风貌,真实呈现浓郁的历史年代感,典型的乡土生活风俗画面,极富凡尘烟火气。
当下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这部作品不仅让读者重新了解九十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残酷壮烈的马河之战——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率领下浴血苗店的红色历史,更让读者重新认识大苗庄、走近二爷苗清发、革命者“徐半仙”、赵自文等英雄人物,熟知并懂得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英勇事迹,明白他们坚定的信仰来源,他们身姿挺拔、器宇轩昂,眼神平静坚定地直视前方,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他们是心怀信仰而无所畏惧的人,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品格,他们对伟大的革命事业的忠贞与奉献,感天地、泣鬼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如今,我们从容地吃喝消遣、娱乐游玩的和平年代是多少无名英雄、奋斗过,奉献过、流血过、牺牲过。过去的英雄,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中,可能会渐渐消失在我们眼前,但不应该永逝于我们心底。
当下的中国,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认识到,正面对重重新世纪的诸多外患,一带一路的实践、中国梦的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成就,前景灿烂,但都有重重阻拦,都需要有英雄带领我们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我们不必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但绝不能选择遗忘甚至背叛,试想,一个忘记了英雄甚至连英雄的概念都模糊了的国度,其文明的复兴希望在哪里?英法美、俄西葡,甚至发生过法西斯主义的德意志,哪个世界强国不重视自己的英雄、不铭记自己的英雄?
我蓦然想起那位壮志难酬的力主抗金的斗士辛弃疾,他须发飘飘,伫立在京口北固亭上,眺望故土中原,对着他看不见的晚辈们,隔着八百年的时空,朗声赞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感怆雄壮、意境高远的千古绝唱,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歌颂,表达了他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历史的厚重和经验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同样,苗老师以铁笔圣手写出的这部红色家乡的赞歌,传播大苗庄的土地上曾经真实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弘扬他们身处困境、险境,永不坠青云之志的革命者的伟大精神,表达着一位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的敬仰,也彰显着他浓浓的爱国思想和博大胸怀。
这部堪称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文本的优秀教科书,是对更多共产党员、群众、师生进行党史教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范本,希望这部作品能尽快走进市、县、镇、乡各机关、企事业团体,包括各中小学及大中专校园,更希望更多的社会团体、党员、群众、学生走进这片红色大地,走进大苗庄唐北地下交通站、走进社旗县红军小学、走向红三军烈士纪念广场,大声朗读那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记述,那字字含血、句句入心的文字,那是我们心灵最后的救赎。还会告诉你我,我们都是华夏的子民。
(二)十年磨一剑,笑傲江湖曲————关于《苗十三传奇》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人说,它是成年人的童话,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倚马仗剑,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侠客……那个令人向往的武侠世界,仿佛承载了年少时期的所有幻想和期盼。
“在年少时候遇见金庸,在金庸营造的江湖中完成青春的启蒙,在金庸的江湖中进入文学的世界,在金庸的江湖中树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借一段意气鄙薄人生,讲一个故事充实生活。”这段曾经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让无数金庸迷们感同身受。
苗老师自由自在游弋于金庸先生文字精美的武侠世界里,不但成功塑造了苗氏家族先辈苗十三的高大立体形象,也从侧面塑造了老木的文质彬彬、多才多艺、超凡脱俗,甚至敢于和命运抗争的学子形象。如果说“老木”是苗老师少年的多才多艺、忧伤孤独的背影,那么苗十三则是苗老师内心无比崇尚的大侠,甚或说苗十三的人物形象塑造是苗老师为实现少小就向往的武侠梦,渴望生动演绎内心的武侠情结的一个写作硕果。
在300多年前的大苗庄,疾恶如仇的苗十三虽然混迹于市井之中,旧帽遮掩,衣衫褴褛,形同乞丐,却身怀绝技、武功超群。他爱抱打不平,重情重义感人肺腑;他冲冠一怒,刀光剑影,如白鹤亮翅,长啸九天,他的侠肝义胆、同仇敌忾,和恶势力的恩怨和争斗,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作者高度肯定苗十三的侠义精神,他身上的侠义精神内涵丰富:惩恶扬善、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忠实厚道、淡泊名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人格精神;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提高的进取精神;这几种精神,其实就是今天国家大力提倡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闪烁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光辉,这也是广大读者喜欢苗十三传奇故事的原因之一,老百姓强烈呼唤惩恶扬善、反对贪污腐败;呼唤企业商业经营者诚实守信、严厉制裁打击假冒伪劣的丑恶行径,更渴望社会稳定、反对恐怖和霸权,呼吁世界和平……老百姓的这种希冀和期待,而苗十三的侠义精神正好与之吻合,这必然要引燃广大读者的共鸣共情。
苗老师善于从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大家的作品中汲取思想和文学的精髓,以苗氏家族的先辈苗十三为人物原型,聚焦深藏心底的侠客梦,将苗十三的一生传奇故事描写的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把苗十三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颂扬苗十三的大德、大义、大担当,使《苗十三传奇》写作独树一帜。
十年磨一剑,笑傲江湖曲,《苗十三传奇》终于面世,这部作品又何尝不是对苗氏家族谱系里赫赫有名的先祖苗训和苗人杰的追念!苗老师通过对苗十三的侠义之心、侠骨之气的匠心演绎,其字里行间透射着忠孝节义的鲜明元素,既满足读者抑恶扬善、伸张正义朴素情怀的宣泄心理,又使广大读者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染和陶冶,其分量和影响力是赢得平台不同年龄段粉丝群体的情感共鸣和文化共振的关键所在。
诗词铭文门楹联,草木含笑人欢颜,人文宝地景观赋,千古胜景著名篇,苗老师近20篇社旗周边区域山水、古迹、名胜游记,让人读出味道,朴实淡雅,禅意留白,一篇又一篇图文并茂的书写,看似不经意的行走游记,却是于每一个足迹里都透着作者气息和胸襟的行旅力作。 我跟随苗老师的脚步,在《泌阳铜山风景区》,看到镌刻在石碑上的《铜山铭》时,忽然想起韩芳老师的文章《从饶良走出的那些修志文人》,里面有《铜山铭》作者薛执桓详细的信息,韩运章、王友梅等才俊俱为薛先生高足,一百年前,这位文化老人,满怀对故土的挚爱之情,不顾年逾花甲之躯、囊中羞涩之蔽,两次倾全力主修《泌阳县志》,要把泌阳壮丽的山水和勤劳朴实的民众乡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也正是在修志的过程中,一天,他考察山水登临铜山,举目远望,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兴之所至,遂挥毫而作《铜山铭》,令人敬仰。倚栏长啸西风里,一脉诗心今古同。像薛执恒、焦芳、范仲淹等这些圣哲先贤们满腹诗情经纶对着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绽放,写景咏物怀古,抒发心中感喟,苗老师的行走游记又何尝不是呢?苗老师在日复一日的行走中和这些志趣相投的先贤们琴瑟和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天地悠悠,白驹过隙,百般心境、万千思绪都一一消融在这对望山水草木的心心相印之中,且把妙语对风吟,一路相伴踏歌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在奔赴一场又一场的视觉和精神的盛宴,在与诗词铭赋、对联楹联的一次次对视里踟蹰徘徊,一次次置身在铜山铭石碑处,在焦阁老碑处,在花洲书院里,倾听风儿传来故人们的吟诵,有低咏浅唱,有高亢铿锵……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仿佛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和缱绻的时光虔诚相待,令旖旎的风光在心中映像,在霜叶飞红的山谷,在草木似锦的湖畔,那些神话般的民间传说和山河故事从远古的历史深处飘来…… 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神秘悠久的民间文化孕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民间生命意识的审美感悟。 从《北山行》到“小延安”竹沟、泌阳铜山、再到菩提寺、丹霞寺、小顶山等等,苗老师执著地在他的游记散文领地里耕耘,从构思立意到遣词造句,都弥漫着绚丽的地域风俗和深厚的生命内涵,折射出一位知识分子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民间文化心理。他将大自然的天然浑厚之美升华到了生命力量的弘扬,这是大自然无限的生命气象与人类生机的完美结合,蕴含着作者对人们生命意识的深邃认识和虔诚质朴的美好期望,彰显作者浓重的民间情怀和强烈的人文意识。苗老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聆听大自然的喁喁细语,欣赏大师们的才华横溢、家国情怀,渐行渐读间,知行天下,在愈来愈开阔的人生气场里,苗老师保持着自己理性看世界后依然能在锦绣花繁在捻出独树一帜的思想花朵,他以这样的气度和风范,将自在生命的繁盛与看景人的洒脱,将投射于自己心灵园子里的风景做一个深情的定格和描摹——有态度,更有趣味。
作为一部忆旧题材的作品,《西南联大轶事》不仅尽可能忠于事实、还原事实,并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大量校园生活细节,结合时代风貌和气质的诸多话题、桥段、贴合彼时彼景人物语言等方面的设计,努力与25年后的读者建立心理链接,其严谨、工整、考究的写作,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真实性描摹呈现,形成了《西南联大轶事》独特的显著的个性气质。
历史是定格的现实,现实是延伸的历史,苗老师从过往经历中挖掘富有张力的精神文明资源,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参照。全文依托自我独特审美体验,镜像般展现出25年前一届“高四”师生特别是莘莘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才情气质。《西南联大轶事》不仅显示了苗老师在写作上高超的艺术造诣,很好地平衡了作品在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写实与写意、群体与个体以及虚实、主次、详略上的关系,更契合了当下的社会心理,符合民众的审美期待,给广大读者带来认知与情感上的双重享受。
例如,因老木的“离经叛道,并且越陷越深”引发苗老师对中国应试教育批判,文本里这一历史叙事中切换到现实的“转化”,针砭时弊,切中要害,振聋发聩,苗老师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历史叙事,又将理性的思考聚焦高考制度的弊端,在斗转的笔迹中,让读者也从阅读者变为沉思者、参与者。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作者持有的历史观和鲜明的现代思想或者说表达的立场不受一时一地的价值观和思想潮流裹挟而是非常清醒而坚定地站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多元育人立场,体现作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令人联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传世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拔人才,隔着近200年的历史距离,是多少代人心中的呼声?又引发读者的几多慨叹?
和《致我们随风飘逝的青春-献给1998年毕业的师范生》这部作品相比,《西南联大轶事》书写同样延续着苗老师沉着、机敏、痛快、洒脱的语言审美风格,如果说《致我们随风飘逝的青春-献给1998年毕业的师范生》的语调充满轻松、诙谐、幽默甚至有调侃的成分在,那么《西南联大轶事》在语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沉稳、严肃、思辨甚至有忧伤的成分在,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不是因其写作的时间相错十几年,而是与写作对象的独特性和作者的写作策略有关,更与作者对这一特定群体的体悟、情感有关。例如:在写到师范院校的校长时,他用这样的语言叙述:
我猜想当时的校长一定是农村长大的,并且他一定是七八岁了还在光着屁股满村乱跑的那种,因为这在农村对男孩子来说,太正常了。可是乡下小女孩很早都要穿裤子,要不然她的父母是一定被人笑话的。怪不得有专家说每个人的好多思想其实在六岁就成型了且一生很难改变,看来在隐私方面女的要设防男的不用设防这个理念在校长身上是从童年就与根深蒂固了。 不管咋说,校长苦难的不设防的童年让我们这些男生常常苦不堪言。
而在写老木时: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老木身上绝无半点木讷之气。相反,他长发飘飘,阳光帅气,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比如音乐方面,他天生一副好嗓子,能把张学友金属质感加清澈透明的男中音模仿得惟妙惟肖,直穿你的心脏;乐器上,他无师自通,把一根竹笛玩得出神入化,而且,他最喜欢吹奏孟庭苇那些空谷幽兰般的风花雪月;篮球场上,他常常光着膀子,像猎豹一般全场狂奔;说起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他满脸放光,见解独到,如滚滚长江之水涌出夔门,滔滔不绝,奔流不止……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所有的点上到处开花。所以,从高一到高三,老木的唱功、吹技、球艺以及对金庸先生作品的研究日渐成熟的同时,成绩却是稳步下降。
相对前者的幽默风趣、调侃,后者更多的是沉重收敛,前者通过幽默、调侃的语言拉近了我们对校长的了解,而后者则通过严肃冷静的笔触“推远”了老木与我们的历史距离,在时光的纵深处,生动地表现出老木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天分,但在人人争过独木桥的高考态势下,他怀揣一身绝技才艺,但却无处施展自己才华,徒留落寞、孤寂和悲怆,也许老木就是作者当年的模样,甚至他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就是读者身边多才多艺的邻家大哥,或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同窗好友。
除了老木鲜活的人物形象外,《西南联大轶事》还塑造了县长、“我”、盈同学、晖、尧、彪子、吴同学、阿杰同学,“我”在西南联大的朋友圈,展示了高考指挥棒下的“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版图”,除了对各位恩师的回忆属于非虚构记述外,“我”、县长、老木、盈同学、吴同学、阿杰等都属于虚构书写。文本里一个个鲜活的学子形象,广大的读者都可以在自己年少的光阴里找到生活原型,甚至这份刻画的神似,你在阅读的当下,文本那种强烈的代入感,就会令你忍俊不禁、令你对号入座甚至脱口而出:这位老木不就是我高一的同桌某某吗?这位盈同学不就是我高三时因早恋而成绩下跌的同学某某吗?
相对于晖、尧、彪子、吴同学、阿杰同学,“我“、县长、老木、盈同学是作者付出巨大心血重点刻画的西南联大“四剑客”,县长、老木的名字也很有意味,充满喻示性,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隐藏、诙谐机智,充分彰显了苗老师骨子里的苦涩浪漫气质以及幽默风趣的儒雅风度。
苗老师以铁笔圣手在乡土上开垦一片精神的绿洲,也必将会长久润泽广大读者的心灵和双眸。
谨以这些粗浅的文字向苗老师致谢,不妥之处请苗老师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