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图腾,龙吟凶猛:中国巨龙的千年史诗 2024-07-30 07:10:28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公元 724 年,凛冽时节,朔风呼啸,夜幕降临。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来到大唐边塞。 他想象着古来之地的战鼓狼烟、无数亡魂的塞外边关,仰看空中冷月,不禁感慨万千。霎时间,仿佛是这个古老民族的无数灵魂,汇聚在年轻人胸膛。名传千古的诗句,借其之口,奔涌而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这思接千载、神驰万里的名句之后,接下来的两句,你可能会更加熟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昌龄,他的这首《出塞》,成为刻进每个中国人 DNA 里的诗句。诗中的“龙城”,今在内蒙古赤峰境内。而“飞将”,即大汉王朝的飞将军李广(一说卫青)。 也许千古冥冥中,龙城,乃至“龙”这个字眼,就与这个民族深深绑定。因为一千多年之后的某一天,龙城中重见天日的那条“龙”,同样引发了无数传奇故事——01中华第一龙,面世!中国神话中记载,真龙常常幻化为海鱼和飞鸟,在人间穿梭,轻易不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龙非池中物,乘雷遇上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历经千百年岁月之后,可能是难忍寂寞,可能是怀念天空,龙城内外,暗流涌动。 终于,在 1971 年,有一个叫张凤祥的农民来到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他没有像王昌龄那样吟咏出流传千载的诗句,却在做工挖土时,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它叫碧玉龙,是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体积最大、级别最高的考古实物。你看这条龙,它又大又高,就像它的价值,又深又远:标志着 6000 多年前西辽河上游,就已然形成对龙的图腾崇拜,是我们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们先来看碧玉龙的外观——集龙头、蛇身、猪鼻、马鬃四种动物元素于一体。其蜷曲成 C 形,像是甲骨文中的“龙”字,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可言喻的神圣与威严。碧玉龙微微蜷曲着身体,似乎正在积蓄力量,马上就要腾空而起,直冲霄汉。一句话总结:美得与众不同,狂得清新脱俗。 碧玉龙已经存在 6000 余年,灵气中满载着人类发展的信息和足迹。它历尽沧桑,却依然气势遒劲,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腾飞之感。先民们赋予它如此完美的艺术形象,这对中华尚玉传统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来的龙图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碧玉龙的可贵之处也在这里,屈原有诗云“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当红山玉龙在龙城重见天日,再度腾飞惊艳世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寻到了几千年前的根。 红山碧玉龙于 1971 年出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好评如潮。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龙”乃至“天下第一龙”。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 远古人类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是以千年来计量的。经过 2000 余年的漫长旅程,到 6000 - 5500 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的先民虽然不用 996,但面临的生存压力,可能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小。当先民仰望星空,看着星河密布,就开始想啊,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要战胜自然环境存活下来,团结才是力量,那要如何才能实现族群的团结呢?这时,先民中的“互联网人”终于站了出来,有人表示:格局首先不能输,要想做人上人,就得先找到神上神。所以要应付下一个千年的新场景,需要开发新打法,布局新赛道,找到族人的痛点!显而易见,龙就是主要抓手,因为它将整合上古各种神兽的头部资源,吃透崇拜心智,形成祭祀合力,布置神器矩阵,实现图腾破圈,形成了从崇拜到祭祀的生态闭环,成为我们生存下去的最牢固的护城河......听懂掌声!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要搞个龙图腾来号召大家啦!而这一搞,就是几千年的史诗岁月——02龙图腾的史诗漂流龙,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代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和审美。世界上没有哪个标志能像龙一样,如此集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国人的精神。东汉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简练完美的诠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一金句解释,无疑给龙披上了一层豪横的神秘色彩。从碧玉龙兼收并蓄的外观来看,龙最初可能是从一些上古人类所惧怕或崇拜的动物演变而来。而当这些动物被神化、被做成符号来进行崇拜时,图腾就诞生了。上古时期的碧玉龙不再赘述,当时间来到先秦时,龙化身龙纹,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之上。由于当时的王朝十分重视宗教与巫术,所以龙纹常被用在祭祀仪式当中,或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作用。也正是这个时期,龙作为统治阶级象征出现。 来到秦汉之后,帝王与龙的关系更为紧密。后世对秦始皇有“祖龙”之说。而刘邦则宣称自己由龙所生,他当上皇帝之后给自己编了段“炎帝之子”出身,非要跟“龙”元素沾个边。至此龙的形象变得威风凛凛,再加上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龙纹愈发细致。 众所周知,唐朝是佛教盛行的时代,印度神话中,有种怪物叫那迦,身形似蛇,有行云布雨的能力。由于造型和中国龙相似,所以进入中国后直接被翻译成了龙,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于是掌控雨水的四海龙王出现了。这时,龙在中国民间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到有明一代,虽然皇权对于龙元素的使用极其敏感,不准民间滥用五爪龙。但大家给龙剪掉了一个爪子,又在其基础上加鱼鳍鱼尾变身“飞鱼”。总而言之,像龙,但又不违法,你能拿我怎么着?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图源/《绣春刀》 足见当时龙已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图腾。不过,当时间来到近代,随着百年屈辱的国史,这条古老巨龙,将再次迎来新生——03龙与大中国如果你观察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会发现,他们似乎生来就具有某种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绵延千年的文化,更因为近代所遭受的百年屈辱。其实在民国以前,纵观这片土地数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人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国家。这里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说,而没有国家兴亡一说。这里有的只是自身所处的“天朝”与周围附属国的区别,其次朝代的不同,对民众来说,只是换了不同的统治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直到 1840 鸦片战争,列强入室,奴我同族,外患内祸,疮痍满目,金瓯被其践踏,生灵任其屠戮。 绵延百年的屈辱近代史,让这个大国家,差点亡国灭种。那时我们的龙图腾,被外国侵略者画成了梳着长辫、瘫倒在地的羸弱形象。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942 年,一条苏醒的巨龙,从闻一多先生所著的《伏羲考》中,石破天惊,腾空而出!闻一多先生认为,华夏大地之上,曾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将蛇视作图腾。而该部落通过战争吞并了一个又一个小部落,同时将对方的图腾特征兼并到自己的图腾之上,最终融合出龙的形象。这种说法曾风靡一时,被广大热血民众所接受,虽然理论上有很多矛盾之处,但当时的中国,需要团结的力量与民族自豪感。而龙图腾此时作为民族标志出现,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凝聚的理由。史实证明,团结起来的中国人,任谁,都不可战胜。后来的故事,我们都无比熟悉:中国人战胜了侵略者,在这片古老土地之上,挺起胸膛,建立起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面向未来,心怀传统的思念,不是雄狮,不是猛虎,何以立身,唯有巨龙。其实龙图腾说到底,就如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程当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一样: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去补。当疾病肆虐,我们尝遍百草寻找解药。洪水来了,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去疏浚。大山挡住了去路,我们就用双手凿出一片天地。在补天治水移山填海逐日之上,我们总能隐约看到巨龙腾空的身影。对这个世界了解越多,就会越爱自己的民族。回头望望,沧海茫茫。千百年来,龙这一图腾,就像无数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的人们那样,在历史的裹挟中体会着命运二字的激荡。千古烽烟散尽,当人们回顾自己国家的历史时,我们庆幸找到了“中华第一龙”腾飞的故乡。 龙的传人 王力宏 - 永远的第一天 1979年,一首《龙的传人》,风靡华人圈,和碧玉龙所展现的面貌一样,昂扬向上,朝气蓬勃。今天,巨龙脚底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于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那句歌词恰似我们传承千年的心声——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参考资料:1.The Native Totem of the Dragon by Han Zhongliang2.Red Mountain Evacates the First Dragon of China by Duolan3.The Jade Dragon of Red Mountain Culture. Huang Shiji, Bao Heping END 作者 | 言之命志 编辑 | 詹茜卉校对 | 苗祎琦排版 | 于嘉夫 赞 (0) 相关推荐 《皇皇者华.华夏风骨》三:华夏祥龙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一部 华夏风骨 第三章 华夏祥龙 文|黄饮冰 龙图腾 东方和西方都有龙的传说. 西方的龙(Dragon)更接近于恐龙.它是一个外貌丑陋.猖狂四虐的凶残的 ... 第六百八十篇 “C”字型玉龙雏形的渊源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谈起"C"字型玉龙不仅是华夏大地乃至世界人们都众所周知.它猪嘴.马头.蛇眼.龙身呈"C"字型.在公元1971年8月出自于内蒙古自治区 ... 【艺术殿堂】揭开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200块的红山碧玉龙? 很早以前在老铺黄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件手镯-- 惊讶于如此简单的造型,却似乎有穿越千年的力量:这造型,似乎在哪里见过-- 时间穿越到1971年8月的一个下午,17岁的农民张凤祥在干活儿的时候发现一块距离 ... 第六百零四篇 红山文化时期是否存在图腾崇拜 X 动物崇拜发端于自然崇拜阶段,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其思想根源.不少研究者将红山文化先民创造的各种动物视为先民的图腾动物,认为是图腾崇拜的遗迹,而且氏族图腾可能不止两个,比如以牛为图腾的氏族,以鹿为图腾的 ... 探秘上古文明·文化多元的上古人 在上古时代中国各个区域的先民都有各自尊崇的文化.红山文化里的母性崇拜,良渚文化里的鸟图腾,还有三星堆文化里诸神的分工,都各具特色.那么他们多元纷呈的文化特色又会是怎样表现的呢? 在上古时代中国各个区域 ... 吉祥纹饰千万种 鱼纹内涵最丰富 在我国已有数千年演变历史的鱼纹,有着极其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最初的鱼纹是先民崇拜的图腾和生殖力的象征,后来又隐喻男女之爱,并成为兵符和信物的纹样.民间则巧妙地运用谐音手法,赋予了鱼纹"富贵有 ... 中国第一狂千亿富豪:资产3万亿却不上市,娶学生为妻儿子更厉害 我们经常听说到的国内的富翁,应该都是像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这些人,但是有一个人一直以来都有千亿的身家,却不被大家所熟知.很多人都将他称作是"中国富翁中的第一狂人",他经常说出一些让 ... 大家梦寐以求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典故... 大家梦寐以求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典故汇总来了,家长们收藏好,这下孩子们可以一次性学完,人民日报极力推荐的好资料. 对于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呢?随便说几个,商鞅变法.赤壁之战.霸王别姬等,你知道其中发 ... 中国瓷器——跨越千年的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其釉色类玉.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越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隋.唐 ... 一邻国从中国搜刮六千吨黄金,并将其藏入山洞,战后才发现被偷了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华夏数千年的沉淀,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被西方列强搜刮前的中国有多富?我们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可光一个富饶的中国就养活了西方十几个国家,我们被各 ... 中国第一狂千亿富豪:资产30000亿却不上市,娶学生为妻儿子更厉害 我们经常听说到的国内的富翁,应该都是像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这些人,但是有一个人一直以来都有千亿的身家,却不被大家所熟知.很多人都将他称作是"中国富翁中的第一狂人",他经常说出一些让 ... 竺可桢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前 言 一 . 考 古时期 约公元 前 3 0 0 一1 1 0 年 二 . 物候时期 公元 前 1 1 0 0 一公元 1 40 0 年 三 . 方志时期 公元 14 0 0一1 9 0 年 四 ... 中国养猪几千年,为何本土猪越来越少 中国本土猪品种一共有90种,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品种的数量则有42种,但却已有横泾猪.虹桥猪.潘郎猪.雅阳猪.北港猪.福州黑猪.平潭黑猪.河西猪等八个猪种灭绝,濒危种数24.濒临灭绝种数5,前景十分不乐观 ... 中国区域互联网千加沙龙·川渝站在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圆满举办 4月24日,由成都市金牛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金牛区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四川网盟.航加网络.千帆网络等共同举办的"中国区域互联网千加沙龙·川渝站"在金牛新阶实践创 ... 中国古代传承千年的养生经典摘要第一篇(值得天天拜读,永久珍藏) 中国的养身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几千年而仍被现代医学视为无上经典,现代人类的健康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环境污染.压力与焦虑等,正在一天一天地侵害人的健康,科学研究显示:以分子生物学家为人类寿命所做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