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米哈依》这部罗马尼亚电影,讲述了怎样复杂的幕后背景?
《勇敢的米哈依》是1978年在中国公映的一部罗马尼亚电影。
现在看来,这部电影依然不失为一部宏伟的史诗级电影。
场面的壮阔,是这部电影给人的最初印象,但是它究竟讲述了什么样的背景,就令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人民电影》插页
它不像《斯特凡大公》这部稍早一些在国内放映的罗马尼亚电影,仅仅表现了很单纯的罗马尼亚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役,看起来,用不着有什么对历史背景的了解。
《勇敢的米哈依》在展现壮阔的战争场面的同时,还以相当大的篇幅,展现了当时以罗马尼亚为核心辐射出去的欧洲政治格局。
这一点,可能与这部电影拍摄时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有关。
当时罗马尼亚的领导人在冷战的夹缝里左右逢源,两头都不得罪,使得罗马尼亚在当时国际政局中的影响力陡然增大,而当时的这个国家领导人,也很享受这种小国拨动地球强势两极的自豪感,这种感觉,很可能是《勇敢的米哈依》里的那种放眼全世界格局的编创动机的原因根本。
《勇敢的米哈依》的编剧蒂图斯·波波维奇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文化官员,最高官至罗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他编剧的《多瑙河之波》、《政权·真理》等影片,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反响,他还是罗马尼亚电影里“莫多万”系列的原型的初创作者。他虽然不是“莫多万系列”里的最重要的电影《复仇》的编剧,但是“罗曼警长系列”均由他一手编创,而显然,“莫多万警长”的出现,不能不与说与“罗曼系列”有着很大的关联。
因此,蒂图斯·波波维奇在编剧《勇敢的米哈依》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照应了当时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壮志凌云倾向,电影可以说把1600年前后的欧洲政治蓝图尽收镜头,甚至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没有一部欧洲电影,能像《勇敢的米哈依》这样,对那个时代的政局作出如此全景式的刻画。
虽然《勇敢的米哈依》里的叙事重心是放在罗马尼亚今日版图里的三个公国之间,但是,电影界定了这三个公国在世界体系里的自身定位,而这种定位,即使抛开了罗马尼亚这个电影的主体视角,也不失为了解欧洲当时格局的一个极好的窗口。
也正因为《勇敢的米哈依》展现的图景太过雄阔,视野太过博大,涉及的层面太过复杂,而电影的跳跃也显然相当的不合理,所以,《勇敢的米哈依》这个电影最初看下来,会给人一头雾水的不着边际的混沌感,但是正因为这种丰富的叙事元素,使得电影反而有了足够让我们去咀嚼与回味的长期不衰的深度与力度。
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理解,条分缕析一下电影里的犬牙交错的政治格局,看看它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纵深。
一、 奥斯曼土耳其一方的皇帝。
当时欧洲的总体形势,就是欧洲的最强大势力,我们暂且将之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对垒“奥斯曼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怪胎,历史书中只能影子一样看到它的存在,我们过去读世界历史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它的名称,但是,它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名号。这个名号,基本可以对等今天的德国位置。说白了,就是没有德国前的德国。电影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就是奥地利皇帝。而奥地利皇帝是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的,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都是同一个概念。
奥斯曼苏丹与米哈依
奥斯曼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交锋,构成了近代欧洲史上的两股对流最强烈的交锋锋面,就像海水与河水的交汇一样,形成了巴尔干地区的一片阴阳水的混水区。
在英国学者布伦丹·西姆斯所著的《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欧洲地缘政治的舞台基本上就演变成了两股势力的较量:一面是哈布斯堡王朝在尽力维护其帝国统治,一面是它的对手在坚决抵制哈布斯堡家族对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控制”。
所以,巴尔干地区的地理变动十分复杂,但却是世界格局的引爆点。
一战与二战都起源于巴尔干地区,就可以看出来。
罗马尼亚之前的三个公国,都不得不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每年都要纳贡输币,三个公国的大公的确定,都要得到奥斯曼的钦准才能登位。而要获得奥斯曼王廷的青睐,无非是金钱贿赂,别无他途。
所以,《勇敢的米哈依》里,一开始就是米哈依不得不借钱,去进献给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王,以使自己成为三个公国之一的瓦拉几亚公国的大公。
电影里的苏丹王叫穆拉德三世。显然,米哈依的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奥斯曼苏丹王抛弃了前任大公亚历山大,而把米哈依扶上了执政者位置。
电影里米哈依当上了大公之后,立刻翻脸不认人,背叛了奥斯曼土耳其,投向了欧洲对峙格局中的另一极——神圣罗马帝国。
之后就发生了电影上集里重点展现的克卢格雷尼战役,米哈依率领军队战胜了奥斯曼军队,名声大振。
希里姆由影片导演出演
穆拉德三世的在位时间在1574—1595年,所以电影里的土耳其将军希里姆来见米哈依的时候说老皇帝去世了,新皇帝诞生了,想与米哈依讲和,但米哈依严辞拒绝,表现出他和奥斯曼土耳其断绝往来与干系的坚决意志。
二、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
历史上的鲁道夫二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评价不高。在电影里看起来,也比较阴险。
他利用米哈依去抗击奥斯曼土耳其,背后却在使绊子,在米哈依需要援助的时候,他故意拖延部队的出击速度,使米哈依独木难支。
最后,正是他看到了米哈依的危险性,派手下将军巴斯塔去害了米哈依。
而他在电影里还使出了联姻之法,让自己的侄女嫁给了罗马尼亚公国之一的特兰西瓦尼亚的大公希日西蒙,但并没有笼络住人心,希日西蒙一直朝秦暮楚,首鼠两端。
三、 罗马教皇。
影片里,当米哈依准备改弦易辙,发起对付奥斯曼土耳其的反击时,立刻派自己的手下将领普瑞达到罗马去,面见教皇,其目的,是想得到教皇道义上的支持。
所以,教皇肯定了米哈依的这种抗击土耳其的行为,称:“你们的行动对得起你们的祖先罗马人。”并且答应在财力与军事上给予援助。
这一段在电影里表现出来大有深意,反映了罗马尼亚有着根正苗红的历史渊源。
在巴尔干地区,唯有罗马尼亚自称是罗马的正宗后人,现在电影里表现米哈依决定反叛奥斯曼,就意味着他改宗归正,回到了罗马一脉的体系中来,米哈依找到了自己的幕后支撑,也说明自己转向的正当性。
实际上,整个电影在开始时反叛土耳其之后,下面的主要内容,就是米哈依一直企图得到神圣罗马帝国这一方的信赖与支持,但最后,电影表达出的却是米哈依徒有忠心,却不被欧洲接纳,透着一股“寄寓寒星荃不察”的委屈与悲凉。
这一潜在的心理,反映出罗马尼亚的一种隐性的内心企望,那就是告别东方,而心向罗马,回归欧洲体系。
日后罗马尼亚转型的时候,加入欧盟与北约,全国欢呼,兴奋莫名,与电影里的米哈依寻根问祖的这种心理有没有内在的隐性的关联?
在电影里的这一场面中,边上还立着一个红衣主教安德烈,他是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希日西蒙的表兄,后来希日西蒙退位去当了修道士之后,他成了特兰西瓦尼亚的大公,最终被米哈依所杀。
他在这个场景中,显然是站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立场上,对米哈依的反戈企图嗤之以鼻,但是罗马教皇看到了米哈依归顺的现实表现,驳斥了安德烈对米哈依的挑拨离间(认为米哈依投靠过土耳其,此人不可靠),称:“这个靠不住的人,用剑开辟了通往伊斯坦布尔的道路。”
四、 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希日西蒙。
这是置于米哈依的最主要的对手地位的一个角色,电影里的主要情节,也围绕他与米哈依的争锋而展开,通过两个人的恩怨,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让枯燥的政治情感化。
我们看看电影,是如何在米哈依与希日西蒙之间构建情感线索的。
情感,总离不开女人。
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虚构的角色——罗莎娜。她是一个意大利的银行家的妹妹,曾经出于个人的感情因素,借钱给米哈依,去贿赂奥斯曼皇帝。
而她有一个好友克里斯蒂娜,是奥地利公主。当时奥地利皇帝,也挂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招牌,属于哈布斯堡家族,所以,这个奥地利公主的姓氏就叫哈布斯堡。
这两个闺蜜,各自找到了她们心仪的归宿。罗莎娜对米哈依情有独钟,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支持,但电影里的米哈依鲲鹏万里,志在建国,并没有沉醉于卿卿我我的个人之爱,所以,对罗莎娜的一厢情愿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分寸。
而罗莎娜的女友、奥国公主克里斯蒂娜被作为政治联姻,嫁给了希日西蒙。
从电影的交待来看,希日西蒙并不看好克里斯蒂娜,认为克里斯蒂娜是一个放荡的女人。
他曾经对他的表兄安德烈说:“我不得不和他的侄女结婚,与她相比,卢克利齐娅·波吉亚就是一个圣徒。”
卢克利齐娅·波吉亚在西方的语境里,就是一个放荡女子,如果我们把这个名字换成潘金莲,当一个女子将潘金莲映衬出是一个圣徒的话,那么,这个女子的名声是多么的狼籍。
这样,米哈依拥有的是一个不仅有钱在背后支撑,而且在情感中能够给他以慰藉的女子,而他的对手希日西蒙得到的女人还顺便给他戴上了一个绿帽。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克里斯蒂娜在结婚前就与奥地利将军巴斯塔眉来眼去,结婚后,两个人果然私通在一起,还被希日西蒙活捉在床。
在影片的交待里,因为这么一段情感上的背叛,希日西蒙又投靠了奥斯曼,最后被米哈依在战场上除掉了。
所以,米哈依的胜利,就是消灭希日西蒙的胜利。
影片里,米哈依对奥斯曼帝国的皇帝与将领没有什么生死之仇,甚至还与奥斯曼的将军希里姆惺惺相惜,两人过去曾是同学,虽为对手,却不曾伤害对方的性命;对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皇帝鲁道夫二世一直唯唯诺诺,只有对希日西蒙充满着不可妥协的仇恨,最后把他消灭了,也完成了米哈依的宿愿。
因此,电影虽然体系很大,但两大势力,米哈依是无法突破的,电影心目中也不想把米哈依塑造成一个打破两大势力的历史上不可能存在的人物,而是把他定位成一个统一罗马尼亚国家的英雄,所以,他在统一之路上最大的敌人希日西蒙就成了他的最大的对手。消灭了这个对手,他就在电影的氛围里,有了胜利的资本与基座。
下面,我们看看米哈依与希日西蒙在电影里眼花缭乱的阵营站位关系,这两个人在电影里不断转换他们的立场与归属,好像“参”与“商”一样,总是处于对立的位置,然后,他们之间总是因为站位不同爆发出生死对决。
图示如下: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米哈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站在奥地利这一边的,而即使在他加冕的时候,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承认,但在电影的表达里,米哈依并没有对奥斯曼土耳其的使者给予好脸色。而同时,我们看到出席加冕典礼的也有奥地利将军巴斯塔,从个人的立场上来看,米哈依对巴斯塔也颇为厌恶,但是与对奥斯曼的厌恶是不同的。
之后,电影主要表现了米哈依与希日西蒙之间的较量。希日西蒙在他的表兄安德烈被米哈依消灭后,自己的公国已经归属于米哈依,因此,希日西蒙再次出山,面见奥地利皇帝,重提自己是奥地利公主的丈夫这一名号,于是重新得到了奥地利皇帝的支持,于是希日西蒙再次组织军队,与米哈依展开复国之战。
而米哈依此时并不知道希日西蒙已经再次归顺到奥地利阵营,所以,他以为奥地利将军巴斯塔会支持自己,没有想到,巴斯塔背信弃义,帮助希日西蒙,反制了米哈依,在电影里,这直接导致了米哈依兵败。
影片里在这一段冲突中,特意表现了米哈依的红颜知已罗萨娜前来报信,告诉米哈依的妻子,巴斯塔心怀不轨帮助希日西蒙。但米哈依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迟了,电影通过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表现了米哈依在战场上惨败。
米哈依在失势的情况下,再次去求助奥地利皇帝。此刻,希日西蒙因为被奥地利将军巴斯塔戴上了一顶绿帽,负气成仇,再次投靠了奥斯曼土耳其,米哈依得到了奥地利的援助,灭掉了希日西蒙。
奥地利皇帝认为米哈依尾大不掉,所以决定把他暗杀掉。
这样,整个电影看来,就是米哈依脚踩两只船,更多地利用奥地利的势力,除掉他的主要对手希日西蒙。
而希日西蒙在电影里,同样在奥斯曼与奥地利这两大势力之间摇摆不定。他的背叛,电影并没有诉及更多的理由,一些重点的情节节点,电影都没有介绍,而在罗马尼亚的历史书中,也没有具体提及,这便让电影里留下了许多空白。
从电影的情节跳跃来看,希日西蒙为什么去当了修道士,是怎么让自己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转交给自己的表兄、红衣主教安德烈执政的,电影里没有交待,只是通过奥斯曼将军希里姆在见到米哈依准备收买他的时候,告诉他的。
后来希日西蒙再次投靠奥斯曼帝国,也是通过奥地利皇帝之口告诉米哈依的,也没有详述具体原因。在影片里的情节线索来看,希日西蒙投靠奥斯曼,更多的原因是奥地利将军巴斯塔通奸了他的妻子,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意思在内。
可以看出,《勇敢的米哈依》一片在叙事上的确存在着交待不详的毛病,对主线情节把握也是轻重失当,它提供了那一段历史的基本走向,但更多的历史史实,电影并没有进行合理的逻辑填充。
而实际上,本身那一段历史的记载,就缺乏详尽的真实原本,所以,欧洲历史的疏缺是必然的现象。
在英国学者西蒙·温德尔所著的《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欧洲》一书中,对米哈依参与的这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一笔带过,并将其归之于由奥地利组织的军事同盟主导的“十三年战争”,书中认为,“这场战争可谓是之后的三十年战争的一次预演”,同时,书中还称:“关于这场战争文字记载很少,但它有可能是中欧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在西方历史中,米哈依的战争历程是隶属于奥地利帝国体系的,也可以看成是神圣罗马帝国范畴的,可以看出,米哈依的业绩用文字记录下的翔实记载更为稀缺,所以,电影里的故事,不过是按照拍摄电影时期的国家意志编创出来的,它带有鲜明的时代印痕。
尽管如此,无疑《勇敢的米哈依》开启了一个了解欧洲的历史的窗口,把那段湮没无痕的历史用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出来,至少可以激发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亚欧交汇的一块地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点,罗马尼亚这个小国的一部伟大电影,起到了它的独特作用。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