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茶器20年:一代陶瓷人的挣扎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创新与传承,无非是要解决吃饭问题


陶瓷茶器,自2000年开始出现,在2008年以来逐渐升温,现如今2021年成为景德镇日用瓷与艺术瓷结合最好的发展空间。景德镇陶瓷茶器现在年产十个亿的繁荣度,并非一天完成的,其背后深刻的景德镇陶瓷出路探寻,以及市场经济的重大变化,最关键的在于一代景德镇治瓷人的挣扎和血泪史。

上图本人于2015年做的品牌

1995年的某一个清晨,中国国家投入最大的一个制瓷工业城市——景德镇,街头上并没有什么异常事情,瓷厂工人们麻木地骑着自行车,进入厂里工作。近些年来,景德镇很多瓷厂提出了“竞争上岗”,能够正常得到岗位的瓷厂工人们越来越少了。而瓷厂工人到了厂里,突然就接到了通知,他们下岗了。景德镇之前所谓的十大瓷厂,逐步采取下岗,同当时中国大江南北的国营企业一样,景德镇十大瓷厂逐步走到了历史的尾期。

上图本人于2015年做的品牌

景德镇十大瓷厂时代存在了三十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各大退休人员的成本上升,景德镇各大瓷厂生产出的陶瓷根本无法迎合市场,成本过高,中央政府屡次拨款,都无法挽救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倒闭。其核心点在于成本和技术,景德镇永远只能烧制高温瓷,以瓷砖来说,当时景陶瓷厂需要2800度,而当时其他制瓷城市已经能够烧制出了低温瓷砖。陶瓷行业在当时来说,能够降10度来烧制陶瓷,就是成本能大量下降,景德镇烧陶瓷用的是煤,但是高成本的燃料费用,无异于是拿人民币在烧。景德镇十大瓷厂在末期,唯一做出的技术突破就是从烧煤变成了烧煤气,但仍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那就是低温瓷胎釉。十大瓷厂的倒闭,宣布了景德镇上一代制瓷人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留下的是一地杂乱无序的资源,还有一代茫然的景德镇制瓷人。

一切所谓振兴景德镇陶瓷口号,其本质上都是景德镇几十万陶瓷从业者在苦苦寻找谋生和吃饭。十大瓷厂的停工,比70多年前清政府的御窑厂关闭影响更为深刻。当时景德镇二十多万靠陶瓷吃饭的工人,不乏顶尖陶瓷的好手。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景德镇十大瓷厂中顶尖技术人才的争夺,是景德镇陶瓷行业当时的主旋律,谁把握住了某一条生产线的关键人才,谁就掌握陶瓷某一领域的绝对统治力和话语圈。当时的人才争夺所定下的陶瓷界格局,影响直至今天。当然这样的人才争夺,其实是以景德镇极小部分具备眼光的陶瓷商人或者陶瓷大佬所玩的,更多集中在仿古圈。比如说仿清三代,仿民国等关键技术的核心人才,拥有了这些人才,就拥有了对行业绝对的垄断力量,这就是景德镇仿古圈的由来。

95年到05年是景德镇仿古瓷的时代,05到15年是景德镇大师瓷的时代。而景德镇陶瓷茶器,实际上一直是被两者所压制,都谈不上压制,根本就没有什么客人想要陶瓷茶器。当御窑元华堂的仿古瓷卖几万几十万,当时的陶瓷商人,是用卡车装所谓的大师瓷,一货车一货车装往沿海城市时,贵和祥、小雅不过是批发价30到80元的地摊货。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茶器能够大热。

把时光再调回到上世纪的90年代末,随着十大瓷厂的停工,但景德镇的窑火并没有停,将近20万瓷厂的工人重新回到了家庭组织中,以家庭作坊的模式,重操旧业。这时候,有一批日本韩国人来到了景德镇,他们在追寻着景德镇这片土地上曾经关于陶瓷的记忆。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韩国凭借着低军费高经济增长速度,一跃而成为发达国家,简单来说,就是民众富起来了,中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点奢侈品来证明自己的品味与不同,处于东亚文明圈的日韩中产阶级,盯上了景德镇手工陶瓷这样一个产业。

大量的日韩陶瓷商来到了景德镇,拿出景德镇人老祖宗曾做出的官窑器,想当代的景德镇人能继续做出仿制品,有的是直接找到仿古圈,有的则需要手工陶瓷茶器。九段烧的段镇民,就是与一名祖籍在日本的朝鲜商人进行合作,以代工的模式走上了茶器这条路,当时正是1994年,而当时段镇民合作的那个日本品牌就叫五良大甫。而九段烧的这个名字,改于1996年,也是一名每年来景德镇十多次的韩国陶瓷商取的名字。

可惜好景不长,日本韩国作为亚洲先富起来的一批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就开始了一蹶不振,整个中产阶级的资产大幅度缩水,日本韩国的手工高档陶瓷市场急速缩小,日本韩国陶瓷商逐渐减少了景德镇陶瓷舞台的活跃度。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以北上广为主的沿海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大批陶瓷商人来到景德镇,做着与日本韩国陶瓷商同样的事情。拿着景德镇先祖们做出的陶瓷,让当代景德镇陶瓷高手进行复刻,或者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让景德镇陶瓷手工业能够做出销往北上广的手工高档陶瓷。陈江平,手握京德与贵和祥两大陶瓷品牌的陶瓷商人,孕育出了诚德轩,就是北上广陶瓷商人的典型代表。

陈江平来到了景德镇,凭借着他敏锐的嗅觉,以及对陶瓷领域的认识,他找到了邹俊,大概1992年邹俊就曾与香港茶叶商人叶荣枝合作过一批茶具,拥有比较强的经验。当时的邹俊和贵和祥仅仅是一家茶具小窑口,当然现在的邹俊已经是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绕不开的名字,春风祥玉也是行业目前的领军窑口。

陈江平来到景德镇之前,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北上广的有钱人如何喝茶,是陈江平所熟知的。于是乎,陈江平与邹俊的合作,前期堪称完美。贵和祥的器型是奠定了之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方向,因为陈江平对于陶瓷茶器的使用,是非常熟悉,并且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陈江平大概毛选看得多,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不仅自己注册了京德的商标,打造出了京德瓷业,当然也抢在合伙人邹俊之前,注册了贵和祥的商标,导致邹俊后期与陈江平大概利益上谈崩了,被迫重新注册了春风祥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江平还对一家景德镇早年间知名品牌窑口——诚德轩,注入了很大的资金与心力,诚德轩早十年前也是景德镇茶器窑口中的佼佼者,现在快雪时晴刘震窑中的刘震,就是诚德轩当年的技术骨干成员。

景德镇陶瓷茶器前期的三大窑最后一位阮定荣,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神秘一点,但是小雅的崛起,与北京一些陶瓷商的合作也是密不可分。小雅将现代陶瓷茶器赋予了文人气,阮定荣本人就酷爱陶瓷纹饰,所以小雅一时风靡了整个陶瓷茶器圈。

当时小雅的经销商中,就有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余寅,其父人称飞天拐子,仿古圈中的大佬,余寅大概家里有钱,不是很擅长读书,父亲给他在上海开了一个陶瓷店,余寅就开始做了小雅的经销商,后来大概余寅觉得做陶瓷商赚钱太麻烦了,利用他父亲的资源,做了一家粉彩窑口,叫做艺林堂。

时光来到了2008年,以贵和祥、小雅、九段烧、诚德轩等一大批专攻茶器窑口的出现,整个茶器市场也迅速在扩大,景德镇拥有陶瓷茶器制作资源的群体,也逐渐开始涌入到茶器市场中。余寅窑的余国旺,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上世纪90年代,余国旺与后来的合伙人熊亚清在广东打工,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看到景德镇陶瓷在广东逐渐有了市场,也许他们打工赚的钱,还不如带一批陶瓷来广东卖更赚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余国旺和熊亚清两人就逐渐开始去做陶瓷商人,贩卖陶瓷来广东。余国旺是一个非常有生意头脑的人,他发现大件的陶瓷其实并不好卖,反而小件的茶器比较好卖。

于是乎,余国旺回了景德镇,大概手里也赚了点钱,他开始研究景德镇陶瓷茶器这一行业,先去了古镇陶瓷,并且与诸多合伙人创建出了珏窑,这也是10年前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的佼佼者。珏窑能赚钱,但是余国旺觉得陶瓷茶器还是会再往前走一步的,于是他离开了珏窑,和曾经在广东一起打工的发小熊亚清,创建了余寅窑。余国旺在创建余寅窑之初,正面对的是如日中天的春风祥玉,也就是邹俊,做青花当时来说是很难做过春风祥玉的,于是乎,他选择了一个山水这一主题,就像九段烧段镇民当时盯上青花人物一样。

而在余寅窑余国旺的团队中,还隐藏着一个BOSS级的人物——陈晋,这个后来定义了景德镇陶瓷茶器中青花釉下书法艺术的人,后来离开了余寅窑,自己创建了铭经草堂,成为了景德镇独树一帜的窑口。而就在今年,余国旺的发小熊亚青,也离开了余寅窑,创建了澄怀堂。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陶瓷传承与创新,本质上来说,就是二十万陶瓷工人要怎么解决温饱问题,怎么样能吃到饭,怎么样就是最好的传承与创新。

2008年,虽然景德镇陶瓷茶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陶瓷茶器背后的利润,还是远远达不到景德镇另外两个大板块,大师瓷和高仿古瓷。历史的车轮当然不会一成不变,在2013年之后,景德镇大师瓷最为依仗的政商系统节点面临崩溃,整个大师瓷的灰色价值失去,景德镇大师瓷开始掉落神坛,直至今天,景德镇的大师瓷也就剩几个名师的陶瓷尚存价值,其他的都是风雨飘摇,一地鸡毛。

在2008年开始,景德镇陶瓷最赚钱的版块,大师瓷逐渐从巅峰走上了衰败之路,靠陶瓷吃饭的景德镇陶瓷人已经嗅出了其中的味道,而另外一个版块,仿古圈也过得并不如人意。中国喜欢陶瓷的用户也逐渐开始偏年轻化,纯仿古已经慢慢开始脱离了生活节奏。似乎又是一个转型年,景德镇十几万陶瓷从业者又该重新思索,饭碗在哪里?

景德镇陶瓷茶器在13年后,市场化体系进一步成熟,这个时候,陶人临古、赏瓷观窑、自牧堂三家窑口,可以说代表着景德镇仿古圈的高水准进入到了陶瓷茶器行业。景德镇陶瓷之前以大件而著称,而陶瓷茶器行业恰恰是需要小件把玩,更贴切于生活,这对于仿古圈并非是什么难事。将之前的仿古圈胎釉的优势,配合以新的审美趋势,陶人临古、赏瓷观窑、自牧堂站在之前陶瓷茶器市场上,隐隐又成为新的三大窑趋势。

或许对于现在的景德镇陶瓷茶器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景德镇陶瓷资源的强势入驻时代。从1995年到现如今的2020年,这25年间,景德镇陶瓷从十大瓷厂的倒闭,到资源重新打散在民间,重新又聚拢,又慢慢拼凑。这25年间,景德镇陶瓷其实是在大师瓷的惨痛教训中,以及仿古瓷的半温半火中,不断去寻找新的出路,不断去寻找能够养活景德镇十几万陶瓷人的新路子。

至少在2008年之前,在景德镇画一个青花,大概就几块钱的收入,拉坯、吹釉这样的体力活,就更不必提了,某种意义上陶瓷产品卖不出市场,就像当年十大瓷厂的窘境是一样的。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传承,哪有什么创新,对于景德镇陶瓷而言,近25年来,其实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走出一条怎么样的路,能够让十多万甚至是二十万,拥有传统陶瓷技术的工人们,能够有一口饭吃。有一口饭吃,也就有了传承,因为要去寻找一口饭吃,所以必须去创新。

噫吁嚱,危乎高哉!或许景德镇当代陶瓷茶器,还未到巅峰,我们目前仍看不到景德镇陶瓷茶器能够做到怎么样的艺术高度与工艺水准,但是至少来说,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出现,给景德镇陶瓷或许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大窑口也能够不断培育陶瓷人才,传承陶瓷技法,更是能够保住一部分以陶瓷为生的工人们的饭碗。

特别感谢,

二十年来,为景德镇陶瓷,

多方位考虑市场出路的人,

他们其实是保留住了,

景德镇陶瓷再次复兴的种子。

(0)

相关推荐

  • 十大瓷厂往事,几代陶瓷人追忆的峥嵘岁月

    有关景德镇十大瓷厂的访谈纪录片,以此纪念几代人曾经挥洒的青春,纪念那个时代的陶瓷人所经历的峥嵘岁月. 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景德镇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它们,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 ...

  • 实用为上(一)高足杯

    近日北京永乐2021春拍的重要拍品--明代宣德青花海兽纹高足杯刷爆了朋友圈,这只器型不大的的名品不但稀少且传承有序.多次著录.多次参展,可谓名门递藏的宣德重器.高足杯以其高挑的器足而得名,虽然也是杯子 ...

  • 不要低估景德镇任何一个陶瓷茶器窑口

    最新市场消息 就在, 敢说真话的九叔茶器圈 茶器纵论-No.17 <不要低估景德镇任何一个陶瓷茶器窑口> 九叔写公众号之后, 一直有朋友问九叔, 叔,陶人临古怎么样? 赏瓷观窑怎么样? 春 ...

  • 20年前那一代摇滚人 独特音乐记录北京世俗生活

    2019年初,魔岩唱片的牛佳伟找到我,说要给我一件神秘的东西,我们约在丽都的一家咖啡馆见面,当时正值冬天,北京的低温让人无心久留.寒暄了几句,他掏出一个纸袋,我清晰地辨识出那是一套底片,于是我好奇地接 ...

  • 关于茶的20条真相,戳中了多少人

    喝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喝茶养生的重要性! 你真的了解茶吗?是不是也会被一些所谓的"常识"误导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那些关于茶的真相! 1.头泡茶的泡沫有 ...

  • 陶瓷和御万壶紫砂茶器哪个更好?

    再好的茶也需要茶具的承载,对于茶具的选择是每一个茶人的必修课.陶瓷和紫砂,传统茶具中的两位"重量级选手",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紫砂和陶瓷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陶瓷包含了陶器和瓷器两种 ...

  • 分茶妙器当兔毫,南宋人眼中的建盏

    建盏于宋代之流行,常以北宋文献为证. 如蔡襄在<茶录>中认为建盏"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徽宗在<大观茶论>曾言"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quo ...

  • 建盏是什么?建盏能给人带来什么?大家该如何对待这样一款茶器?

    建盏能给人带来什么?这是很多不玩盏的朋友疑惑的问题,你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只茶盏,值得吗?其实不了解建盏的人确实不太明白,但对于爱盏之人而言,选择一只心仪的建盏非常重要.即便这只盏在别人眼中非常不便宜. ...

  • 你真的懂如何选用茶器喝茶吗?爱茶之人首选建盏喝茶在于这4点

    中国茶道兴于唐代而盛于宋,茶道的精髓在于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有茶道,器亦有其道,茶器相宜方能相得益彰. 古人喝茶对于茶具很有讲究,常言道"春宜牛眼杯,夏宜粟子杯,秋宜 ...

  • 翡色光华:老山羊分享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高丽青瓷展茶器上篇

    翡色光华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高丽青瓷展茶器上篇 老山羊分享 本次展览以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高丽青瓷收藏为中心,同时集选日本国内的其他相关藏品,共计250件,介绍高丽青瓷的崭新魅力. 高丽青瓷,曾经 ...

  • 这20条茶知识,经常喝茶的人可能也不知道

    中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连外国人都说"一茶一时间,一叶一乾坤",提高知识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不耻下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茶的小知识,绝对靠谱实用. 1 饭后马上喝茶不能消食,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