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热播:看不到孩子的情绪,才是父母最大的盲区

精读妈说:一次责骂,当然不足以让人放弃生命,但对于长期得不到重视的情绪来说,它也许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董若晗

来源:爸妈精读原创

一播出就频上热搜的电视剧《小舍得》,大家都看了吗?

作为一个在育儿路上摸索的老母亲,这种有关教育问题的剧,必须追起。

由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在剧中对儿子子悠的“窒息式教育”一度引起网友广泛的讨论。

吃个饭要让子悠先背个圆周率;子悠考试考了第四名,田雨岚便如临大敌;为了让子悠多上补习班,取消了他最喜欢的足球课。

终于子悠对田雨岚的“压迫”奋起反抗:

“妈妈,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我觉得你从来就没想过让我高兴。”

田雨岚望子成龙的心情,大人也许可以理解,但是小孩子却不懂。

在孩子的眼里,只看到了父母对于他的不在意。于是,在班会上,11岁的子悠哭诉:“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曾说:“没有同理心的父母就像在昏暗房间里,用生锈的器具做手术的人。”

细思恐极。

我们在严厉要求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全然不理会孩子的心情。

看不到孩子的情绪,才是父母最大的盲区。

忽视孩子的情绪,

也是一种家庭暴力

面对孩子闹情绪,有些家长会说:“小孩子嘛,没记性,闹个脾气一会儿就过去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被父母忽略的坏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反而会像一颗小小的芒刺扎在孩子心里。

一颗两颗,不痛不痒,积累得多了,总有一天会让孩子痛苦不已。

剧中有一幕,子悠在补习班被老师侮辱,补习班的家长们看到了,无一不替子悠打抱不平。

子悠忐忑的坐在椅子上等着田雨岚的到来,他盼望着妈妈能够来为他“撑腰”。

没想到的是,田雨岚进屋第一句话就和老师说:“小孩子,挨几句训算什么呀。”

为了不得罪老师,田雨岚习惯性地无视了子悠的委屈难过。

看着子悠由期盼转为暗淡的目光,真为他感到心痛。

其实,子悠不过是想听听妈妈的安慰。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开篇就写到: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亚于任何一种家庭暴力。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像子悠这样,被父母忽视的孩子。

4月17日,看到有网友在网上发起惦念活动,我才意识到距离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

2019年一个平常的夜晚,卢浦大桥上车水马龙,一辆车却突兀地停下来。

一个少年仓皇地打开车门,直奔桥边,毫不犹豫地一跃而下,当场丧命。

只留下紧随其后却没能抓住他的母亲,痛不欲生。

有人说,少年刚刚因为与同学闹矛盾而遭到批评,而后又受到母亲的责骂。

一次责骂,当然不足以让人放弃生命,但对于长期得不到重视的情绪来说,它也许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如果总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纪伯伦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利也必须拥有自己的快乐与悲伤。

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控制孩子的人生,甚至喜怒哀乐。

李柳南是韩国首尔一所知名小学的校长,也是出色的教育专家,家长们挤破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带。

按说,这样的家长应该也会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李柳南却因为沉浸于“一级妈妈”“一级教师”的优越感,而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更大的焦虑。

最终,这种焦虑全部都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很多次,李柳南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会开心地出来迎接,但她对孩子却从没好气:

“作业都写完了吗?”边说边用手摸电视,“看了一小时了吧,电视都要着火了!”

她不停地训斥,直到两个孩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各自的房间。

为了炫耀自己的教育成果,明知孩子不情愿,每到寒假她还是逼着孩子写演讲文章,反复修改、补充、背诵。

本该欢乐的春节假期,孩子总是在忧郁中度过。

当李柳南还在盛气凌人地对孩子发号施令时候,一双儿女却相继退学、视她如仇敌,彻底拒绝与她沟通……

这是李柳南在《妈妈悔过书》中,对自己教育方式的阐述。

子女的退学让她备受打击,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

李柳南在文中写到:

有一种压制型父母,他们只会关注孩子的行动,而漠视孩子的情绪,甚至不惜拿起棍棒消灭孩子的负面情绪。”

这样的父母并不是少数,他们只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炫耀品”,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情绪。

《追风筝的人》中说到:“孩子不是图画册,父母不能只顾着画上自己的色彩。”

孩子终归不是父母的附属,父母的专治与强势,必定会导致两败俱伤。

好的父母,

是孩子负面情绪的过滤器

在《小舍得》这部剧中,南俪夫妻两对待孩子的方式,与田雨岚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一次,南俪的女儿欢欢考试没有考好,开始自我怀疑。

欢欢沮丧地对南俪说:“妈妈,我考了倒数,是不是就是笨蛋了?”

一向要强的欢欢问出这句话时,内心该有多么痛苦啊!

但好在,南俪看到了女儿的伤心。

得知女儿分数的南俪,内心虽然也有几分焦虑,但她在面对女儿时却懂得小心呵护孩子彼时脆弱的心灵。

她轻轻地抱着欢欢,温柔地说:“我们欢欢这么优秀,怎么可能是笨蛋呢。”

南俪的一句话,驱散了孩子头顶的乌云,让欢欢的眼睛里又出现了星星。

很多时候,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们对父母态度的在意程度,往往超过了事情本身。

而好的父母,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做孩子负面情绪的过滤器。

前段时间,孙俪发博说自己的儿子出现了情绪问题。

儿子总是不开心,好在孙俪及时发现并请来了老师沟通指导。

自从那次沟通后,等等的整个情绪都变了,笑容多了,拥抱多了,胃口更好了,更愿意交流了……

孙俪在微博中写到:

“人的成长,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父母不但要注意孩子的吃喝拉撒,更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

确实如此。

陶行知先生也曾坦言:“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

孩子虽小,但他们对于情绪的体会不亚于任何一个成年人,甚至更为敏感。

孩子的坏情绪就如同绳子上的结,倘若经年累月不时常松松,就成了死结,最易解易抚平的时候就是当下。

被看见,

是每个孩子生而应得的礼物

戴尔·卡耐基说:“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身为父母,要读懂孩子所有的情绪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在孩子恳切地希望有人理解他的情绪时,必须努力不去忽略它。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1、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共鸣

当孩子强烈的表达情绪时,也正是他希望获得帮助的时候。

无论孩子的情绪是好是坏,我们不妨先问一问孩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或者“我理解你的感受。”

2、帮助孩子主动表现自己的情绪

其实,孩子对于自己发生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想要好好处理,并找回平静。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这件事让你非常委屈吧。”

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之后再遇到这样的情绪孩子就不会慌张了。

两句话,看似简单,却是父母看到孩子情绪的证明。

当父母习惯了问孩子这两句话时,即便当孩子真的犯了错时,也会顾及孩子的感受。

这于孩子来说,更是负面情绪爆发时最坚实的堡垒。

每个孩子呱呱坠地之时,他的一声啼哭,一下皱眉,一抹微笑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似乎渐渐淡忘了那些美好的画面。

点个【在看】,我们需要慢下来,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唤醒自己对孩子最初的爱。

作者简介:董若晗,富书专栏作者,富书2.0变现营学员,天马行空双鱼座,永远保持好奇心的90后,写有温度的文字,过有态度的人生,转载授权联系开白助理(看菜单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