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逸话:吴茱萸

本草逸话:吴茱萸

整编:京城老半

微信:beijing7788123

日期:2020年03月11日

感悟:中医,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如今目力所及的各种版本《神农本草经》中均收录有“吴茱萸”,这是吴茱萸药用最早的记载。但是有一个疑问,吴茱萸以吴地者闻名,所以才有这一称号。“吴”也就是今天的江浙地带。约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提及吴茱萸产地“生川谷”,南朝《名医别录》中明确记载“生上谷及宛朐”,这就说明秦汉时代的“吴茱萸”应该是没有“吴”字的,应该仅仅是以“茱萸”为名。这其中的韵味,有些类似早期并不分苍术、白术,只是称为“术”,直到后世陶弘景才认识到有两种“术”,北宋寇宗奭才明确将苍术、白术从性味、功用上给予明确区别开来。《神农本草经》无“吴”之说,日人也早有考证。森立之认为,“古《本草经》亦当无“吴”字。《御览》、孟诜、日华并无“吴”字。......而《新修本草》始作“吴茱萸”。《证类》、《图经》皆据此不改,遂至于无知古所谓茱萸者,即是吴茱萸者也。”很明显,“吴茱萸”是从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才有的。中医圈内篡改古籍蔚然成风,根本就不存在尊重历史之说,有什么资格对古人的尊重呢?如果真的尊重古人,就应该保留古人本来的文字模样,而不是妄自篡改。这样才不会让真相湮埋,让后人洞晓真实的境况。

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吴茱萸“生上谷及宛朐。九月九日采,阴干。”提供了两个明确的信息,其一就是古代吴茱萸有产于“宛朐”,也就是今天山东菏泽地区,其二,吴茱萸的采摘时间是“九月九日”。唐代苏敬《新修本草》(659年)中延用了这一说法。这里不仅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701年-761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自春秋以来古人一直就有佩戴芳香之品以祛邪避秽的习俗。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说明九月九日佩戴吴茱萸这一习惯早已有之。王维老家在蒲州,即今山西运城永济市,处华山以东,故有“山东”兄弟之称,非今之山东省,与“宛朐”相远。有人以此为据反驳“吴茱萸”之说。其实不然,陈藏器《本草拾遗》(739年)中明确指出,“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说明此时的吴茱萸已广泛分布于南北两地。这就更加佐证王维诗中的“茱萸”应该就是吴茱萸了。

现代《药典》中规定,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 Euodia rutaecarpa ( Juss. )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习惯上将吴茱萸分为大花与小花,大花指吴茱萸,小花指石虎、疏毛吴茱萸。据明代《本草纲目》,古时的吴茱萸则是“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粒大”者指向为吴茱萸,粒小者指向为石虎。疏毛吴茱萸,在古本草中则不见记载。除此之外,古代本草典籍中还有一种“食茱萸”。食茱萸早见于南朝《本草经集注》,“此即今食茱萸。《礼记》亦名藙,而世中呼为蔱子,当是不识藙字,藙字似蔱字,仍以相传”。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认为“榝,一名藙,亦名欓子。蔱疑即藙之误字,《本草》之吴茱萸也。”历代本草,诸如《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图经》、《本草纲目》中都不乏对食茱萸有所记载。早期的食茱萸认识也比较混乱,如苏颂就认为食茱萸“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功用与吴茱萸同,或云即茱萸中颗粒大,经久色黄黑,堪啖者是。今南北皆有之。”说明也有把吴茱萸做食茱萸的现象。直到明代李时珍总结说“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食茱萸与吴茱萸明确的分别开来,食茱萸实际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cc.,因其可备食用,故名食茱萸。

古人对植物的性味认识也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吴茱萸也不例外。《神农本草经》中的吴茱萸其性味“辛,温”,但是至南朝时期《名医别录》中则演变为“大热,有小毒”,《本草经集注》中又记载说“辛,温、大热,有小毒”。据《神农本草经》,吴茱萸的药用用途“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这一描述与其所讲的“辛、温”是完全吻合一致的。中国医学早期的临床著作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中有4个涉及吴茱萸的植物组合,分别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汤,此外尚在《金匮要略》杂疗方中尚有一处涉及吴茱萸。从六经角度来说,吴茱萸专治寒在太阴、少阴、厥阴,与其温热属性一致。吴茱萸气烈,孙思邈谓:“多食伤神,令人起伏气,咽喉不通。”《本草求真》载“久服令人目昏发疮,血虚有火者尤忌。”吴茱萸具有肝毒性,服用不当产生的毒性报道也时有发生。这与古人所记载“有小毒”较为一致。古人也一直在探究减毒的方法,比如仲景用吴茱萸均有脚注“洗”,《本草求真》中记载“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历代本草中有醋制、黄连制、姜制等多种方法的探索。至元代时期,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记载了吴茱萸“苦、辛,气热,有小毒”,出现了延续至今的“苦”味记载。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出于吴茱萸“定吐止泻、理关格中满,苦热以泄之”的臆会之说。

吴茱萸的“引热下行”之功广为人知。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用于口疮、小儿夜啼、高血压很受民间百姓欢迎。不过,笔者并未能见到对于吴茱萸这一特性的合理阐述。吴茱萸的尚可引黄连之苦寒入肝以清肝火,吴茱萸与黄连也就构成了闻名于世的左金丸。左金丸出《丹溪心法》,原文“左金丸,治疗肝火。一名回令丸,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药鉴》赞誉左金丸为“吞吐酸水之神方”。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吴茱萸具有“下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吴茱萸具有止呕、抗溃疡、抑制胃酸、健胃的作用,为理解左金丸伍用吴茱萸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吴茱萸具有性“下”的作用,起始于《神农本草经》,东汉张仲景也有吴茱萸汤,《金镜内台方议》“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北宋《本草衍义》更是明确讲“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明代《本草正》则说其“气味俱厚,升少降多”,《本草通玄》又说“川椒善下,茱萸善上,故食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吴茱萸的引热下行、引寒入肝、性善上或下,三种说法似乎暗示吴茱萸具有某种特性。古人一直试图搞明白,却终究不明就里,现代也尚未见到有合理解释。

无问中西,不管南北,

不事先站队,不预设立场,

不在乎黑白,还是其他的五颜六色,

只在乎客观事实,只对客观事实负责。

VX:beijing7788123

吴茱萸 Tetradium ruticarpum

椿叶花椒(樗叶花椒)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椿叶花椒(樗叶花椒)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