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油画研究生张科学:用身体“填海” | AMNUA毕业生
张科学 男 1987年生于安徽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2级油画专业研究生
参与展览:
群展(主要)
2010年4月 作品《渣济风景》入选第七届江苏省油画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11年3月 “趣味”作品交流展 南艺美院展厅
2012年6月 毕业作品《打扑克》获得毕业生优秀作品奖
2016年2月 “新撞新”青年油画家联展 上海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016年4月 “艺术苏州”当代艺术展 苏州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2016年6月 “江苏省首届青年油画展” 南京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个展(主要)
2016年1月 蓝调·谐音 张科学个人作品展 南京 问象艺术空间
前言
我跟张科学认识了近两年,不过大家都忙,所以期间也只有机会聊过有限的几次。但我一直在关注他的创作和动态,因此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的矛盾与坚持。科学特别的性格,他对绘画诚挚的热爱,和他对人生既无奈又充满信心的态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在这次的毕业展上,科学的大幅油画作品《只有一颗胶囊》个性化的题材与画面,朴实的用色,熟练的技法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观众们的兴趣与讨论。因此这次围绕其作品,我和朋友杜秦跟科学约了相识两年以来最全面的一次交流。
Part1:关于个人性格
张科学自认是一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自幼体弱多病,大病没有小病不断;生性顽劣,身体上小伤疤甚多。这造成他对伤痛特别敏感特别畏惧。但所谓祸福相依,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特殊的人生际遇反倒促使他进更多的思考,对人生颇有一番个人见解。因此,在张科学早期的油画作品中,常常能看到“纸飞机”意象。
他坦言道,以纸飞机自喻,就是有感于它与自己一样没有动力,只能依靠旁人施加的外力来飞行,且终生漂泊不定,哪怕一阵微风都能使它偏离航向。
但即使如此,他也一刻不曾失去过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他笑言说,人生已经有太多无奈的事,他又是一个有点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人,如果生活再不乐观点,那他还不“苦死了”。所以,就像张科学自己描述的一样,他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交流过程中,张科学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表情,就是他的笑,非常能体现他的性格——双手掩面,身体后仰,末了盯着头顶上方长长叹出一口气,坐直身体后又变成笑脸。在生活中,张科学其实很幽默,因此不了解他的人往往会想,一个能把生活过成段子的人,又有什么好矛盾的呢?但是懂他的朋友们才理解,他的悲观,是因为对人生的无奈;;而他的乐观,则是建立在一种对无奈人生的积极态度之上的。
Part2:关于创作灵感
在交流的过程中,张科学一直是带笑的,坐的也很随意。但在谈到大海的时候,张科学的神色变了。他突然坐得笔直,上身前倾,两眼放光,声音坚定,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他强烈的倾诉欲望。“兴奋,紧张”——他反复提到28周岁时首次见到大海的直观感受。“出租车上坡的时候,”张科学伸出右手掌在身前比划了一个向上的弧形,“车开到最高的地方,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海,感觉都要被它吞噬了,那种面对神灵的敬畏之情,给我带来非常深刻的感受。”
对于一个在内陆长大的孩子来说,初见大海带来的冲击力是很难想象的。“真的是兴奋、紧张到极点。既崇拜,又无奈,又不想就这么屈服,就像面对无常的人生。”张科学直言。不知道是不是感悟到了什么,他下意识地扬沙抛石,乃至用自己的躯体,一次一次地扑向海中。“就像传说中的精卫填海一样,我把岸边的石头扔进海里,想填平它,跟它抗争,哪怕一小块也好,但完全没用,所以我就一次次往下跳,石头填不平它,我就用我的身体去填。”看海归来后,张科学以海洋为表现主题,在一种澎湃的激情的影响之下,他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Part3:关于毕业作品
论及毕业创作,张科学坦言他的创作初衷并没有迎合年年不变的那些个“主旋律”。在日照看到的海的那抹蓝色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因而在毕创中,张科学选择以海洋为背景,“写实技法进行大幅创作,用大画面总结阶段人生”。与技法水平和模特选择相比,构图是整幅画中最难啃的骨头。张科学最终选择以辐射状构图来帮助阐明主旨。画面中间坐轮椅、打点滴的女人以圣母高举圣婴的姿态单手托起一颗药丸,罔顾自己的患者身份冒充救世主;最可笑之处就在于周围被蒙蔽的世人对这颗假“药丸”展开狂热追求。显然,张科学没有选择所谓“学院派”风格——以常见的农民工或群像这类中规中矩的绘画题材凸显高超的创作技巧,他想要的是会说话、有剧情性的画面,倾向于个人感受的表达,因此选择以“病”与“药”为切入点,谴责时人不愿躬身自省一味假求外物的病态心理,传达出一股消极讽刺的意味。
张科学毕业作品——《只有一颗胶囊》
不难想象,这种创作观念从甫一诞生到最终挂上毕业展的展墙,遭受到了怎样的阻力。张科学的心态却很好,他直言:“我之前画了那么多的作品,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我随便拿一张出来,也都能上展。我都抱着这样的态度了,我还有什么顾忌呢。”他创作的目的很单纯,在张科学眼中,绘画不过是一个工具,技法强弱决定了运用的熟练程度,但最终决定是否具有价值、能否引起共鸣的还是艺术家本人的头脑。他的作品,不是因为毕业展需要临时起意,而是长期反思后的厚积薄发。在如今的学院教育中,这种热衷思考、鞭辟时弊的精神已经越来越少了。
Part4:关于创作经验
当提到对于油画教育现状的看法时,首先关注的自然就是老生常谈的“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对此作为研究生的张科学显然已经做过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他感到学院派传统固然有它值得传承的一面,但是就宏观而言,不必要求所有学生埋着头沿着老路子走,能够出几个会思考、能创新的“异端”非常重要。有的学生也许基本功不够强,不能走写实,也许他可以尝试写意;如果已经尝试过写意写实但都无感的,或许还可以尝试抽象。这都没有关系,因为绘画,艺术从来都不是单选题,也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只要敢尝试,多创作,肯坚持,就有希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创作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是创作者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查漏补缺的契机。而本科创作课程开设得相对较晚一些,而且略显突兀,以致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张科学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得出,无论是继承传统按部就班还是勇于创新独树一帜,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画面上来,多利用便利资源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和书籍交流,尽早尝试创作,对于发现自身不足、提高专业水平、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都是大有裨益的。
后记
无论对于哪个学科,学习都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或许只有如张科学一样,翻阅大量文献、尝试十数种绘画材料、探索多样风格之后,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正如我们问及张科学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时他所说的:“创作不能临阵磨枪,而是越早越好。”
(文:杜秦、沈牧霖峰 摄影:沈牧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