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01

忽然想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的同学阿辉开车回家,居然迷路了。阿辉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家在湘南的一个小山村,小学和初中都在老家读的。他初中毕业之后,离开了老家,然后再也没有回老家了。

阿辉有一个亲戚,在东莞办厂。因此,在阿辉初中毕业那一年,去了省城上职校,父母去了东莞,在亲戚的厂里打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家的孩子不认得你,并不奇怪,但是你不认得老家的路,就奇怪了。

按照常理,不管家乡怎么发展,顶多是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砖屋变成了红砖房、小洋楼,路在哪里,家在哪个村,是不会变的。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很多进村的路,都改道了。在城郊,一些村庄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更不要说“路”。

02

70后的人,一晃就奔五了,有的人,已经五十岁了。如果从走出校门那一天算起,离开家乡也有二十多年了吧。

忽而回头,发现家乡的路,已经变得模糊了。但是总有一条路,常常出现在梦里,在心上。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有的房子在半山腰,有的房子是小溪边。有一条拖拉机路通往乡里的圩场,但也是一条断头路。如果村里人去县城的话,多半是走村后的山路。翻过屋后的那道山梁,就到了一个码头,然后坐船到对岸,再坐十多分钟的中巴车,县城就到了。

我常常问那些从县城回来的人:“山后面的风景很美吗?”

村里人说:“你说的是县城吧。那可美了,楼房很高,你一抬头看楼顶,帽子都会掉在地上;还有火车,一边喘气一边跑,有十多节车厢,一眼都看不到头。”

母亲鼓励我:“一定要努力读书,长大以后,你从这里去县城,然后在城里工作,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飞出山村变凤凰”,这是多少农村少年的梦?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一个光荣榜,上面写着几个人的名字。老师告诉我们,这几个人,考上了中专,现在都有工作了,在城里过上了好日子。

我努力读书,在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地区中专学校。

我第一次走上去县城的山路,我发现,山后面还是山。我要连续翻过两座山,才可以看到县城的影子。

山风在呜咽,我在狂奔。因为我想离开小山村,因为我害怕山里有野兽出没。

走山路去县城的经历,我一直记得。偶尔回家乡,我还会看看那条路,去体验一下当初的感觉。

可是,山路已经荒芜了,只能走到半山腰,就走不通了。

从村里去县城,村里人都走水泥路,多半是开车或者搭公交车,再也不要走路去县城了。

0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隔多年,家乡的路,改变了不少,但是路上的人,却少了。

上个月,同学老张带我去一个小水库钓鱼。老张把车开得飞快,我说:“你慢一点,小心前面来车。”

老张说:“这条路,我走了很多回,一路上都没有车。”

果然,我们从县城到水库,都没有看到一台车,也没有看到一个人。

有多少山路,变成了水泥路,却越来越冷清了?有多少村庄,路也被野草掩盖了?

作为70后的人,多半生在农村,后来定居在城里。多年不回家乡也是常事,哪怕是过年,也就是到县城住几天。亲戚们也大部分进城了,不会去农村过年了。

稍微偏远一些的村庄,常住的人,多半是一些留守的老人;老房子变得更老了,甚至已经倒塌了;一些新建的房子,也很少有人居住,常年是挂着大锁。

村里的路,慢慢变得“没落”了,很多路因为没有人走,上面长满了青苔。

以前,我们村里有一条很热闹的路——上学路。虽然路不宽,但是每年都有人把野草割掉,还有人把路中间的小石子搬开。家家户户都有孩子上学,并且孩子上学,都是早出晚归,路不好的话,大人都很担心。

现在,上学的路,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村里,上学的孩子,也没有了,孩子们都在城里读书。村里的小学,也没有办了,变成了木材加工厂,原来的教室,变成了堆放木板的地方。

04

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也许,你记不住家乡的路,你只是记得自己“漂泊的路”。

从山里到城里,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辛酸的往事,你应该了如指掌。

这辈子,没有人和你感同身受,也不会有一条路,一直在等你。

很多人以为,等自己老了,还可以沿着来时的路,回到家乡去养老,还可以过田园生活。其实,家乡已经回不去了。

如果父母在家乡,你还会隔三差五去看看,还会常常走回家的路,但是父母不在家乡了,你和家乡,冥冥之中就“断交”了。

小时候,老人们常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现在,70后的人,也可以这样对孩子们说了。想一想,人生路,到底走路多少,又过了多少桥。

其实,每一条路,都不太好走。读书、进城、创业、打工,哪有一帆风顺的路?

70后,我们都是追梦人,也是开路人。

70后,说老不老,说死还早,以后的路,只能咬紧牙关,继续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