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藏在细节中
家庭教育即生活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家庭教育究竟是针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父母的哪些教育行为能带给孩子一生的益处……这些看似属于基本常识的问题,在不同家庭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解读。
细节是教育的自动反应,父母常常是不由自主地说出来、做出来的,有时甚至说了、做了都没有觉察。比如接孩子放学时,是接过孩子的书包帮他背还是让孩子自己背,考量的是父母是否重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考试没有发挥好时,是拉下脸来批评、打骂,还是安慰、开导孩子,反映出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发现孩子收到情书时,是生气还是惊喜、是说教还是放任,关系到父母是否知道“早恋其实是早练”;当孩子有心事跟你交流时,是积极回应还是敷衍了事,体现的是父母是否真正尊重孩子……日常生活中这些看似张口就来的话、不假思索的行为,都是由父母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决定的,都折射出父母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
做父母的每天要跟孩子说很多话,平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尤其值得关注。诸如几乎每天都会用来催促孩子的“快点快点”,要求孩子专注于学习时的“认真点”,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时的“我都是为了你好”,经常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你看……多好”,还有抱怨孩子不听话时冲口而出的“我跟你讲话,你听不见啊”……俨然一面面冷静又真实的镜子,照出父母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伤害和禁锢。
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目标、给予孩子激励和鼓励、陪伴中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支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履行责任往往并非通过高言大智而是渗透在一个个日常的生活细节中。
以教孩子从小学会“双归”为例,凡物归类,用完归位,有了理念还要有耐心的训练。父母若知道孩子犹如一个巨大的感官,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遭的世界,从小生活的环境是整洁有序还是混乱不堪,物品摆放是井井有条还是杂乱无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育,就不会任由孩子的环境胡乱堆放玩具书籍,因为“孩子最初看见的东西,会变成他的一部分”。
曾经听一个到德国学习过职业教育的老师说起,每天完工下班之前,德国师傅都会要求清理作业面,把所有的工具和材料归位,“几十种大小工具全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有一样找不到,就不能下班”。刚开始他有点不理解,既然明天还要接着用,干嘛如此浪费时间?但每天来到工厂都面对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要用的工具举手可得,工作效率反而很高。
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孩子的智能就无从建构。孩子对井然有序的环境有着天然的敏感,整洁、规则、有序的生活环境才符合他们的内在秩序感,置身其中孩子才会感到舒服,才会产生安全感、归属感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在家庭中,通过不断练习凡物归位,孩子体验并创造的是环境的秩序和条理。
其实,大自然随处可见整齐有序的秩序之美,仰望天上星空的疏落有致,远观花草树木的高低错落,细察花瓣的排列、叶脉的分布、海螺纹路的回旋,造物主的奇妙设计令人叹为观止,也回应着人类心中对井然有序的向往。
亲自养育孩子的父母都有体验,孩子被带到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时,往往会哭闹,尤其是2岁到4岁的秩序感敏感期,孩子对场所、顺序、所有物、约定、习惯等秩序感有非常固执的要求。有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三四岁时培养了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就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因此,整理收纳的细节,其实是顺应孩子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创造整洁愉悦的环境,培养孩子有序、合理的生活习惯。
今天的孩子拥有的物质比祖父辈多了许多倍,但足够丰富并不意味着足够好,给7岁之前的孩子太多选择可能是对生命力的消耗,导致孩子难以分辨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什么是必要。
小细节有大能量,对孩子生命的影响不可小视,具有造就或者摧毁孩子的能量,就像催眠一样,牵引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温和的笑脸、轻言细语的声音、将孩子抱在怀里亲子共读、容忍孩子学做家务时笨手笨脚而不责备他“帮倒忙”……这些细节会在孩子的童年留下或深或浅、或甜或苦的痕迹。孩子长大后,这些童年生活中与气味、声音、味道、触觉、温度等相关的细节,像一颗颗小小的钻石,闪烁在心灵和岁月的深处。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1日第4版
作者:杨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