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裤各部位尺寸的设定
男、女裤各部位尺寸的设定
女裤
1、号型
选用合适的号型,如:160/68A。
2、裤长
长裤:0.6的号 6cm
3、腰围
腰围=净腰围 0~2cm.
4、臀围
臀围=净臀围 6~8cm。
5、臀高
由腰到臀线的长度,中间体臀高一般取人体身高的1/8,约为20cm,身高每加减5cm,臀高则相应加减0.5cm。
6、直裆
指由腰口至横裆(即腿根部)线的长度,它与人体的身高和体型有直接关系,一般在臀高线下7~8cm,中间体直裆长一般为27~28cm。
7、窿门宽
指臀部侧面的厚度,一般可根据净臀围的0.16来计算,再根据裤型款式与面料性能作调整。例如,一般紧身裤和采用有弹性面料的按0.14净臀计算,而宽松裤和薄型面料则按0.16规格臀计算。前后窿门宽的比例,紧身和合身西裤一般定为1/4:3/4,宽松裤为1/3:2/3。
8、臀至腰的外侧缝劈势
根据人体侧缝胯至腰差角度来作劈势,可按体型分类做,A体型约在8°左右。一般劈势在2.5cm.人体侧缝最突出部位在胯骨,因此应在臀线上方3~4cm处与腰口作连线。
9、前裆缝的劈势
根据腹腰差角度来作劈势。腰至腹的倾角为3~5°,因此劈势量一般控制在1~2cm。
10、后裆缝倾斜
后裆缝的斜率,由后裤外侧缝造型线确定,一般取前裤外侧缝劈势量的1/2~2/3的值,女裤后裆缝的起翘值较小,一般约在1.5cm左右,如果臀圆而丰满的可适当增加起翘高度,且斜率也相应增大,臀扁者则相反。总之以满足总裆值量为宜,后裆倾斜角度不宜过大,如果倾角过大,会导致后横裆产生多余褶纹。
11、后裤片挺缝线定位
基本为后裤横裆宽的1/2处(即后窿门点至侧缝臀点的1/2)往侧缝偏0.5~1cm,脚口处不偏。
12、总裆长
由前裆腰口点经过窿门裆点至后裆腰口点,其长度一般与腰围的净尺寸相近似(特体除外)。
需说明的是,以上部位尺寸适用于一般体型和基本裤款,随体型和款型变化,应作加减调整。
男裤
1、号型
选用合适的号型,如:170/74A,175/92B等。
2、裤长
按照不同长短类型的裤子做出参考值。
西装短裤:0.3的号 2cm=53cm.
长裤:0.6的号=102cm.
3、腰围
腰围=净腰围 2cm~4cm.
4、臀围
臀围=净臀围 10cm左右,视裤子的贴体程度做调整。
裤脚口=2/10x臀围 3~4cm,视裤的造型可做调整。
5、直裆深的构成
直裆深可通过人体坐姿状态下的腰节线至椅面的长度加上一定的松量来计算,套用公式:号/10 臀围/10 0.5~1cm。
需要说明的是:男性腰线一般低于女性,穿裤时前裆又低于腰线位,因此在“号”相同的前提下,男裤直裆短于女裤,但后裆起翘则高于女性(基本值为3cm),以平衡裤两侧的腰口点力度与后中腰点的力度。
6、侧缝劈势
由于男裤的胯腰差较小,加上穿着时一般略低于腰口线,因此男裤的外侧缝劈势角度一般控制在5~6º,后裤片外侧缝腰口应往外劈出,与臀线呈垂直或倾出原辅助框架线。
7、窿门宽
按规格臀围的0.16计算,基本型裤前后窿门量比为1/4:3/4,宽松裤的前窿门大,一般与基本型裤相似,增减量放在后窿门处较好。
8、后裆的斜率
男裤斜率大于女裤,基本为15:3(扁臀可小0.5~1cm,圆臀应大0.5~1cm),因为只有斜率大,才能使后翘起增高,以满足总裆长。
9、前裤片褶裥量
依据臀腰差的余数而定,余数在6~8cm的设两个褶裥,而在4~5cm的取一个褶裥。
10、后裆缝起翘量定法
由后腰口外侧缝点出发做垂直于后裆缝的直线,然后取原腰口线至垂直的3/4值。
11、后裆片挺缝线定位
取后横裆宽的1/2向侧缝偏0.5~1cm,与原脚口中点做连线。
12、窿门宽的所占比例与前后窿门宽的分配
窿门宽受到臀部形状的影响,正常体型以15%臀围~16%臀围来计算,前窿门约占窿门宽总量的1/3不到,计算公式:0.05臀围-1cm,后窿门计算公式为:0.1臀围 1cm,在此基础上,按照臀形可以做加量或减量的调整,扁臀体形略微减一点,突臀体形稍微加一点。
13、后缝困势与后起翘量的确定
由于男裤的直裆一般要比女裤短,所以男裤的后缝困势在正常情况下要略大于女裤的后缝困势,而后缝困势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后起翘,因此,男裤的后起翘量高于女裤,基本上在2.5~3cm。
14、腰围与臀围的分配
腰围与臀围的分配要根据腰口褶裥量的多少与裤的放松量的多少来确定。如果是无褶裥裤,放松量应该相对较小,制版时,前臀围可以相对缩减,而前腰围量可以相对增加,以此来缩小腰围差。相反,如果裤子的前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裥,制版时,前臀围量可以相对增加,而腰围也可以相对缩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