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世间万物,犹如过眼云烟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每个人刚来到这世间都是懵懂无知、纯洁无瑕的,人们告诉你这是“山”,这是“水”,那么在他眼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了,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可是人总会长大,这时你会发现,这世界是那样的复杂,山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是单纯的水,这时候你会产生困惑,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从懵懵懂懂到认清世界的本质,这个过程便是成长。

而这样的成长,一般人都会经历,难的是第三重境界。

有些人汲汲营营了一辈子,最后才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虚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我们已不复当年的纯真。

世间万物,犹如过眼云烟,这种返璞归真的认识便是第三重境界了。

大多数人困在第二重境界,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第三重境界,而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临终时曾给小儿子苏过留下一首诗,这首诗首尾相同,却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

此诗名为《庐山烟雨》,全文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晚年参禅已登堂入室,而这首《庐山烟雨》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一道偈子。

他这一生起起伏伏,年轻时曾得到文坛泰斗欧阳修的盛誉,名动京师。

在他意欲大展拳脚之时,母亲和父亲相继病逝,他弟弟苏辙只好返乡守孝。

当他还朝时,发现京城早已不是当年所见之景象,当时震惊朝野的“王安石变法”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排挤,无奈之下只能自请出京。

他辗转各地为官,表面上虽是自愿,但心中还是有几分不平之意。

1079年,43岁的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

当时的他正在湖州任职,当朝廷派人来拿他时,他曾想过自杀,为了不连累亲友,这才勉强支撑下来。

他在监狱中呆了大半年,才等到朝廷的判决,圣谕下发,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的那段日子里,他写下了人生最豁达的词,“一蓑烟雨任平生”,鼓舞了无数人。

他在总结自己一生时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三处便是他的贬谪之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被贬惠州之前,他曾有过短暂的“复起”。

在这段时间里他甚至官至龙图阁学士(从三品),然而这次的复起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1094年,他被贬到了惠州,就是我们常说的岭南一带,三年后他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更偏远的儋州(海南),几乎等于是流放了。

据说在宋朝,流放海南的处罚只是比满门抄斩轻一等,可见当时的苏轼是有多悲惨。

一直到了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离开海南。

他在北归的途中听闻儿子苏过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这首诗。

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踌躇满志的慷慨之士。

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

在诗歌中,他不提自己的为官经历,而是以庐山烟雨浙江潮这两处风景代指,既具禅意,又很唯美。

在他看来,庐山的烟雨,浙江的钱塘大潮都是世所罕见的美景,像许多人一样,他曾经对此充满了向往,若不能亲临观赏,想必会是一生的遗憾。

可是当他亲眼看到了迷蒙的庐山烟雨,壮阔的钱塘大潮,却发现也不过如此罢了。

那么当初为何会那般向往呢?说到底不过是执念罢了。

不是庐山烟雨不够美,也不是浙江大潮不够壮观,只是心境不一样了。

苏轼也曾汲汲于功名利禄,几十年官场的起起伏伏,让他明白了: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他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才会以“庐山烟雨”为喻,教儿子莫要执着于官场功名,这是一个老父亲的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令人感动。

这一生,我们常常会这样那样的执着,或是人,或是物,看不开,放不下,所以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

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若因此生出了执念,那么痛苦将如影随形。

我们这一生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既然都是零,又何必过于执着呢?

这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看淡放下,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0)

相关推荐

  • 怎样解读苏轼的《观潮》诗?

    继往开来huangniu2020-09-22 14:51:21 老黄牛诗话 <1>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与众不同的<观潮>诗,全文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 ...

  • 苏轼临终写给儿子的诗 道尽人生三大境界

    苏轼临终前的绝笔,道尽人生三大境界,大多数人只能到第二层 晓月谈历史 2021-03-06 17:54 人生的境界有三种,苏轼笔下早已写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能到第二层 人生在世,似乎越活越回去,网上 ...

  • 诗词 | 苏轼临终给儿子的诗:世间万物,犹如过眼云烟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 苏轼临终给儿子的诗:世间万物,犹如过眼云烟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 世间万物皆能收入水彩画中…

    艺水彩2021-02-24 11:22:51 一组非常不错的水彩手绘作品 难得的是整组水彩的作品有虚有实 但不管是虚还是实 效果都表现的非常好 特别是在大尺度的城市和风景的表现上 将水彩的那种韵味发挥 ...

  • 人为何要对世间万物常怀敬畏之心?

    人为何要有敬畏之心 有时坐飞机,当你看到离地面越来远时,再俯视看地面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感触呢?看到原本飞驰在高速路上的车,变得比蚂蚁的行动还要缓慢,看到人变得比甚至肉眼已经无法识别,看到巍峨的山川河流 ...

  • 【我为春天写首诗】许海鹰 || 用一颗出尘的心,憧憬着美好的世间万物

    ▲  关注 广东诗人,寻找惬意诗生活!        许海鹰.广东.中国<科技日报>特约记者.广东潮汕文学院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侨界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汕头诗歌协会会员.广东汕头侨联作 ...

  • 5本治愈系暖文,世间万物皆苦,你是唯一的甜!

    大家好,我是毛毛虫,今天分享一波治愈系暖文|众生皆苦,你是甜的~喜欢救赎治愈风格的小仙女不要错过哦~ 第一本:<去看星星好不好>作者:咬春饼 书评:治愈美少女 x 冷面热心的酷哥儿,治愈暖 ...

  • 三伢子如何用哲学思想 看待世间万物

    三伢子如何用哲学思想 看待世间万物

  • 世间万物,皆有成本。人生最大的两个成本,...

    世间万物,皆有成本. 人生最大的两个成本,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生命". 时间是结果的成本, 生命是事业的成本. 如果想盈利,就要降低成本,而唯一的方式是&q ...

  • 世间万物, 好看便罢了

    229块芝士档案05-21 盛夏的滤镜下花儿们更加艳丽了 只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 她们说的玫瑰月季藤萝龙舌兰 我好像统统对不上 只觉得好看便罢了 她们指着我说我不是女孩子 并摘下花朵在我眼前晃悠 她们眼 ...